【运营】策划朋友圈营销必知的微信八大“封杀”规则
去年春節,微信推出微信紅包,讓全國數億微信用戶為之“瘋狂”,被馬云稱為“珍珠港偷襲”。而就在今年距離春節還有兩周多的時間,支付寶、新浪微博、陌陌、手機QQ等先后推出紅包功能,網絡紅包大戰已經提前打響。
而比這場網絡紅包更耐人尋味的,則是微信對支付寶的封殺。1月26日,支付寶錢包8.5版正式上線,該版本增加了紅包功能。紅包的形式主要有個人紅包、接龍紅包、群紅包、面對面紅包和討紅包五種玩法。個人紅包幫助用戶通過支付寶錢包聯系人與手機聯系人列表發放給朋友。接龍紅包可以到朋友群,要求用戶猜紅包金額,最先猜中的用戶將與該用戶所在鏈上所有人平分紅包。接龍紅包不僅可以在支付寶錢包內,還可以在微信、朋友圈、QQ、來往、新浪微博等平臺。由于該種玩法互動性強,一出現便迅速走紅微信、朋友圈。不過在短短數小時之后,不少網友表示,支付寶紅包無法在微信平臺打開與。支付寶工作人員確認,支付寶紅包遭到微信“封殺”。
關于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先來帶大家理一下:
2月2日下午,支付寶宣布增加了支付寶紅包在微信、朋友圈、QQ 和 QQ 空間的分享入口。
2月2日晚間,有消息稱微信已經全面封鎖了支付寶的分享接口,導致支付寶紅包徹底無法分享到微信平臺。 2月2日晚 11 點,支付寶紅包已經不能分享到微信平臺,分享內容提示“存在安全隱患”,但是還能正常分享給 QQ 好友。
2月3日上午,QQ也屏蔽了支付寶分享接口,支付寶端提示“紅包已發送”,但 QQ 用戶會發現該紅包旁帶有“發送失敗”的感嘆號標識。(點擊重發有彩蛋)
同時微信也在公眾平臺做出回應:微信的朋友圈是一個由熟人關系鏈構建而成的小眾、私密的圈子,微信紅包則是好友之間的一種趣味互動,表達情感的方式,我們絕不容許有人打著紅包的名義進行朋友圈惡意營銷,破壞朋友圈體驗。近期我們會對此類掛羊頭賣狗肉的違規行為進行逐步打擊。
2月3日下午2點,支付寶發布微博,表示微信公眾平臺開設的店鋪無法使用支付寶收銀臺的服務,微信用戶也無法進行支付。“今天支付寶客戶中心接到多位商戶來電,從昨天下午開始,商戶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開設的店鋪無法使用支付寶收付款。”
2月3日傍晚,兩大“阿里系”的音樂 App 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都已經無法分享歌曲到朋友圈或微信好友了。當嘗試在蝦米上分享歌曲到微信好友或朋友圈,微信提示: 由于當前你分享的內容存在安全隱患,無法分享到微信。
2月4日白天,騰訊正式回應封殺行動。其中,最為奪目的一句話就是“等什么時候阿里系接入了微信支付,我們再來談這個問題。”
稍晚一些時候,網易云音樂同樣“中槍”,無法分享到微信平臺。
從以上的種種來看,微信此次可謂是大開殺戒,尤其是于阿里之間的廝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損害了眾多網友的權益。我們僅僅扒一扒這一系列的相關事實,來看看事情的前因后果。
從微信的封殺行動來看,一,我們很容易感知就是競爭對手之間的比拼。阿里、騰訊作為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的其中的巨頭,中間的利益糾葛自然少不了,而與競爭對手的攻與受、還有共處,所有的行動都是正常的。
而再往深處探究,我們可以找來在2014年移動互聯網圈內非常火熱的一個詞--“生態”。無疑在微信種種的行動之下,我們都可以解讀為維護微信生態。而在過去的2014年,我們確實還可以找到微信的各大“封殺”行動。下面也請各位跟隨艾媒君的腳步,來回顧下微信在過去的幾次封殺。
NO.1 “來往”紅包
●“封殺”措施:微信朋友圈來往紅包打不開
●“封殺”理由:發布疑似釣魚特征的鏈接
2013年“雙十一”前夕,阿里巴巴旗下移動IM來往啟動“6000萬天貓雙11紅包”發放,吸引眾多網友在微信圈分享。活動開始不久,用戶發現分享至微信朋友圈的紅包鏈接竟無法點開。
2014年11月1日,來往指責微信封殺其分享鏈接。微信回應稱,其沒有封殺來往的域名。微信稱,是來往通過發布疑似釣魚特征的鏈接觸發了微信后臺的自動保護機制,被系統自動屏蔽。
“微信是一個開放的平臺,我們歡迎所有正常使用開放接口的行為,切勿自作聰明,無端制造‘事件’。好產品是做出來的,不是炒作出來的。”微信團隊稱。
NO.2 朋友圈集贊
●“封殺”措施:暫時封號或永久封號
●“封殺”理由:無視平臺規則和用戶體驗
集贊送旅行、送金條、送手機……此類營銷泛濫最終觸及了微信的底線。2014年6月,微信宣布清理集贊行為,對于違反相關規定的,前三次將進行7-30天不等的暫時封號,對于違規四次以上的公眾賬號,將永久封號。
微信團隊稱,部分商家無視平臺規則和用戶體驗,屢次利用朋友圈“集贊”,甚至出現預付郵費欺詐、騷擾用戶等現象。微信從2014年6月9日起,升級全新技術手段,采用技術+人工舉報的方式對“集贊”行為進行全平臺清理和規范。
此前,微信已經表明態度,“如果用戶發現有公眾號存在誘導分享行為的,歡迎通過微信的舉報功能進行檢舉”。
NO.3 刷量刷粉
●“封殺”措施:或封號
●“封殺”理由:違規
2014年7月,微信公眾平臺新增文章“閱讀數”和“點贊”功能,很快催生刷量的繁榮。在淘寶上以“微信刷閱讀量”為關鍵詞搜索,立即跳出過百個賣家。報價上來看,百次文章閱讀從8元、10元到15元不等。
騰訊“棒打”緊跟其后,據淘寶店主反映,7月29日起,全網微信閱讀數刷量陷入癱瘓。當日晚間,微信公眾平臺發布“近期打擊違規行為計劃措施”稱,“近期接到舉報,部分公眾賬號出現了虛假點擊和集贊等違規行為,我們非常重視這個情況。”
騰訊此前已表示過,對于用惡劣手段刷閱讀量的行為,微信團隊已制定嚴格的防范措施和處罰機制。“刷量”者一經查實,將嚴格懲罰,不排除微信后臺采取封號措施。
NO.4 第三方視頻
●“封殺”措施:不支持第三方
●“封殺”理由:暫無
2014年9月,微信6.0版本上線新增小視頻功能,引爆“視頻時代”。早在2014年4月那一次微信公眾平臺改版,公眾賬號圖文消息里面即開始支持視頻。
在微信公眾平臺上,點擊視頻圖標會彈出視頻嵌入框,用戶可以將視頻URL地址輸入完成視頻嵌入。不過這里并不支持第三方,只支持來自v.qq.com的內容。即用戶要將本地視頻上傳至騰訊視頻才能完成嵌入動作。
搜狐視頻產品技術中心高級總監、56網總經理馬義告訴記者,作為主打UGC、PGC的視頻平臺,56網重視視頻分享。“但你會發現,刷朋友圈時看到最多的還是騰訊視頻。”他表示,期待微信視頻資源進一步開放,比如將公眾賬號視頻開放給第三方。
NO.5 快的紅包
●“封殺”措施:無法分享紅包至朋友圈等
●“封殺”理由:惡意營銷、誘導分享
2014年11月底,微信正式“封殺”快的“紅包”分享功能。用戶發現無法在朋友圈中分享快的“紅包”,之后群組中的“紅包”亦無法打開。
快的于2014年11月24日發表聲明“抗議”,稱騰訊是在“選擇性開放”,因為騰訊旗下滴滴打車的紅包可以暢通無阻地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
對此,騰訊則回應表示,“微信非常注重用戶體驗。對涉及誘導分享以及惡意營銷的行為都會進行打擊,決不姑息。”
微信此次的確對于“盟友”滴滴“網開一面”。不過據了解,微信也曾于去年6月封禁過滴滴打車的營銷內容,之后很快解禁。
NO.6 微軟“小冰”
●“封殺”措施:群聊“無應答”“回答混亂”
●“封殺”理由:涉嫌泄露用戶信息
2014年6月,在上線3天后,微軟的智能機器人“小冰”遭遇“封殺”。
“小冰”是微軟Bing搜索中國團隊于2014年5月29日發布的一款智能聊天機器人,兼具群提醒、百科、天氣、星座、笑話、交通指南、餐飲點評等實用技能。“小冰”上線不久就在部分微信聊天群對話中出現了“無應答”、“回答混亂”等現象。
微軟發布的一份聲明稱,故障原因是由于“小冰”上線首日對話量激增大大超過預估,同時部分“小冰”被騰訊微信系統誤判為SPAM賬號所致。
微信聲明中稱“封殺”原因在于“涉嫌泄露用戶信息”。其回應稱,“我們接到了大量用戶詢問,擔心這款產品的運營方式是否會泄露用戶聊天內容。微信團隊對此高度重視,經過查證后發現該產品涉及模擬用戶操作、誘導用戶拉群、批量注冊垃圾賬號等影響平臺規則和用戶體驗的違規行為。”
NO.7 營銷大號
●“封殺”措施:不能添加新好友、拉群
●“封殺”理由:“微信不是營銷平臺!”
2014年剛開始,微信就對個人好友過萬的微信賬號大批“封殺”。微信過萬好友的用戶發現,不能繼續添加新的好友、不能拉群。廣告營銷味道正在變重的微信經歷了一次清洗。
2014年5月份,微信再次出臺政策打擊營銷行為,用戶關注好友以及公眾賬號數量的上限調整為5000,一旦超過5000,用戶將無法繼續添加。此舉給普通用戶造成了一些不便,“之前被加很多,現在要辛苦刪除了!”有用戶稱。
騰訊聲明表示,“微信朋友圈是由熟人關系鏈構成的小眾、私密的圈子,它不是營銷平臺。不鼓勵利用個人微信號進行營銷,為保護用戶體驗,凈化平臺環境,微信會對部分通過大量添加好友從事商業營銷的個人微信號進行聯系人數量限制。”
在2012年、2013年,微信已經多次對草根賬號“動手”,限制發送廣告、取消互推、分享朋友圈按鈕,迫使草根營銷號轉型。
NO.8 HTML5游戲
●“封殺”措施:限制IP數量
●“封殺”理由:誘導用戶分享朋友圈等
HTML5經過2010年的火熱,沉寂兩年之后,于2014年突然在微信朋友圈爆發。
這一年涌現了圍住神經貓、全民尋找房祖名、家和萬事興等游戲或營銷范本。其中又以“神經貓”的成功為最,3天達到500萬用戶、1億訪問量。
不過,微信已主動限制HTML5游戲在朋友圈中的傳播。據開發者透露,微信在一款H5游戲達到一定數量IP訪問時,會限制其傳播,使分享內容在朋友圈不可見。對于IP數量的要求,有的在十幾萬,有的在上百萬。
2014年12月11日,在騰訊舉辦的“微信公開課Pro版”活動上,播放了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張小龍事先錄制的一段視頻。他提到,對于誘導用戶分享朋友圈的、一些有版權問題的、一些H5游戲,已經做了限制。
除去以上微信的多個封殺行動,去年跟封殺掛上勾的,還有阿里關閉了微信跳轉到淘寶商品和店鋪的通道,還有微博緊抓關于微信的推廣。而來到2015年,最新的封殺版本就是我們在文章前面回顧的紅包大戰。
隨著兩巨頭的發展,阿里在商業、騰訊在社交上,已經擁有了絕對優勢。同時兩者也都有不可忽視的弱點,即阿里的社交和騰訊的商業。對于阿里而言,既不能讓用戶在微信平臺養成購物習慣,也不能讓商家在微信公眾號開店賣貨,更不能讓微信成為移動電商渠道和平臺,因為這會威脅到整個阿里的未來。而對于騰訊而言,當然不會讓阿里借助自己的關系鏈進行營銷,甚至踩在微信的肩上踏出一條社交路來。
另外,我們從用戶的角度來說,阿里以及騰訊的平臺無疑已經積累了不少的用戶。而對與兩者來說,經常在產品中讓用戶讓用戶做出二選一的選擇,對于自己的用戶是極其不公平的。
在行業人士看來,所謂互聯網的開放從來都是一句空話,對大公司來說,生意賺錢永遠是第一的。不能共享兩大資源平臺,對于商家和用戶來說無疑都是損失。而從商業角度來講卻也很難判定對錯,保證自己的利益、對公司和員工負責、讓公司在殘酷的市場中生存下去或許才是最大責任感的體現,兩家企業都在為保護自身生態、保護未來的發展進行博弈和競爭。
其實,對于BAT而言,都曾經宣揚開放的互聯網精神,但具體到某些產品,比如微信,卻變成了“選擇性開放”。而 這種“選擇性開放”傷害的不僅是用戶,還有自己的產品體驗。雖然用戶無法反抗,但當有其他選擇時,用戶自然會用實際行動給出答案,用戶也有選擇自由的權利。
當下,微信等產品對中國移動互聯網具有非凡甚至劃時代的意義,但能否持續發展,不僅是產品要好,還要看產品內涵以及是否真心從用戶角度換位思考。包括回到上月末掀起一陣營銷熱潮的微信廣告,同樣帶給行業的啟示也是,商業無疑是騰訊作為公司的職能,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口碑用著不容忽視的力量,這股力量也左右著產品的存亡。在這點上,我們任何一個移動互聯網行業的從業人士都必須重視。
文章的最后,我們還為大家找來了網上關于阿里和騰訊恩怨情仇的圖說,只為博君一笑。
文章來源:艾媒咨詢
感謝PMcaff智囊團杜驍的推薦
歡迎大家關注pmcaff公眾賬號,近期會有產品經理免費培訓活動。
1.請回復公眾賬號“免費培訓”查看詳情。
2.點擊原文鏈接可直接參與報名。
pmcaff合作媒體:Chinaz
更多精彩推薦
回復“31”——【干貨】騰訊產品大拿告訴你,用戶體驗是這樣設計的!!!
回復“32”——【專訪】小米產品經理顛覆早教行業,欲送給孩子1000萬美金的人生
回復“33”——【產品】阿里產品經理內訓:能力模型解讀
回復“34”——【重溫經典】張小龍:微信背后的產品觀
回復“35”——【專訪】PP租車張丙軍:“打虎親兄弟“,好團隊才能書寫互聯網傳奇
回復“36”——【干貨】產品經理的需求管理
回復“37”——【干貨】APP解構重構,讓你用戶不再流失
回復“38”——【干貨】產品經理解決問題七步法則
回復“39”——【運營】你不知道的HTML5的概念、方法和推廣實戰指南
回復“40”——【干貨】從蘋果ios8的發布,來細數那些精彩紛呈的引導頁
文章推薦可直接回復公眾賬號或者發送至xiaoxi@pmcaff.com,可根據推薦質量將推薦人邀請至pmcaff智囊團預備群中,原創或者推薦均可,歡迎來稿~
pmcaff愿見證你的成長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运营】策划朋友圈营销必知的微信八大“封杀”规则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运营】如何有效率的进行“用户访谈”
- 下一篇: 【干货】策划一个线上活动的整体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