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比我拥有什么更重要
我是什么,比我擁有什么更重要
精神追求,包括信仰、崇高的人生信念和相應的道德準則。
說到精神追求,不少人可能覺得有點空洞,有點陌生。在物欲橫流的今天,大家熟悉的是物質追求,是各種產品的升級換代。精神追求是什么?又該如何追求?
我曾應“戈友會”(重走玄奘路的企業家們)之邀,為他們講過“玄奘的精神”。在一千多年前,玄奘靠什么支撐他穿越茫茫戈壁,在嚴酷的自然環境中獨行萬里?
除了對信仰的虔誠,還有“勤奮好學、為法忘軀、淡泊名利、臨危不懼、無我利他”的精神追求,這是他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的動力所在。
人的存在包括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在我們內心,既有不良心理活動,也有正向心理因素,這將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生命狀態。沒有健康的身體固然痛苦,但沒有健康的心靈,更會讓人生不如死。
近年來,憂郁癥患者與日俱增,不少人為此飽受折磨,走上絕路。即使看似健康的群體,也往往被焦慮、茫然、缺乏安全感所困擾,心事重重,不得自在。如果我們有過這樣的經歷,或周圍人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會真切感受到,心理健康究竟有多么重要。
高尚的精神追求,可以引導我們開發生命內在的良性潛質,成就健康的心態和人格。現代人關注的往往是“我擁有什么”,卻不重視“我是什么”。
其實,一個人是什么比擁有什么重要得多。你擁有什么,和你只有暫時的關系,而你是什么樣的心態和人格,則會長久影響你的生命。不僅在這一生,還會生生世世地產生作用。
經濟蓬勃發展,對物質壓抑已久的渴望得到釋放。
這種爆發力是如此之強,幾乎以席卷一切的態勢,沖擊著所剩無多的傳統道德。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流行著“道德多少錢一斤,良心多少錢一斤”的調侃。如果沒有精神追求,道德自然就一文不值。由此帶來的問題是什么?是個人心態的扭曲,是家庭倫理的喪失,是社會公德的缺位,是生態環境的破壞。新聞中,觸目可見各種惡性案件,正是道德缺失后的必然結果。
只有重建高尚的精神追求,我們才會知道道德的重要性。作為企業家來說,雖然要創造物質財富,但同時應該有精神追求,并具備相應的道德修養。因為道德是鍛造人格的原材料。
只有通過對道德的踐行,才能成就健康的心靈,高尚的生命品質。這種精神財富是物質不可比擬的,是每個生命需要的,也是整個社會需要的。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我是什么,比我拥有什么更重要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我们所谓的佛是真正的佛的信仰吗?
- 下一篇: 戒淫11法————请广为流传,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