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中间商不会死,但是经销商可能会无店可供!
兩年生意難做,互聯網對線下實體沖擊越來越大,自從馬云提出新零售后,S2B概念深入人心,傳統產業結合互聯網做升級已經是行業共識,但是這個過程當中,大量傳統商貿流通經銷商,品牌商,以及行業的專家老師對結合互聯網的概念持否定態度,不認為經銷商會被互聯網替代掉,也不認為互聯網可以賦能供銷供應鏈體系,堅定的認為互聯網不能夠解決掉理貨,也解決不掉客情,退換貨等等大量非標準化的工作。
未來十年,中間商不會死,但是經銷商可能會無店可供!
作為深度研究傳統產業互聯網轉型的自媒體,《新經銷》一直深度觀察行業的變革趨勢,我們認為,傳統產業結合而互聯網新技術來提升行業效率,已經是大勢所趨,關鍵在于,互聯網將以哪種形式來對傳統產業改造,今天,筆者就站在行業變革趨勢的角度,來和各位探討一下,經銷商未來的價值還有多少?
B2B的意義,在于為650萬家小店實現賦能升級
B2B的特點,是規模下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集成。
大批量集約化的采購、高度信息化的倉儲管理系統,可視化,靈活的交易系統,公交化的物流體系,實現整個供應鏈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集成。這種集成帶來的特點,第一個是規模化帶來的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第二個是整個供應鏈變得透明,精準,可控。
這里面的代表有阿里巴巴零售通,京東新通路,百世店加,店商互聯,中商惠民,易久批等等近2000家B2B平臺。
在業務模式上,大概分成撮合和自營模式。之前新經銷深度解讀過該類內容,不再細述。
解讀快消品B2B對小店的價值:
品牌加盟,專業運營指導,提升門店經營能力;
集中采購,品類齊全,一站式購齊;
公交化物流,交付及時準確;
POS植入,高效信息化集成,實現一鍵下單補貨;
自帶金融屬性,通過數據,實現交易交互授信;
總結來說,B2B存在的價值,就是幫助小店解決后顧之憂,讓小店主專注前端用戶體驗。經銷商面對專業的B2B平臺,除了有代理單品的價格優勢,部分門店客情優勢外,從未來發展的角度來看,當B2B收編整合了大部分零售小店,面對高度連鎖化的供應鏈系統,經銷商將面臨無店可供的尷尬局面。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傳統產業的變革,是滲透式遷移的,中國供應鏈從來不是一個單一環節,品牌商到經銷商到零售商,是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多個維度的市場綜合生態,不是模塊化的磚頭拼接物,這種體系下,任何過于激進的商業模式,很有可能會被這個生態作為異物排斥掉。這也是目前國內B2B難過的原因。
《新經銷》認為快消品行業的變革,要以5-10年周期來看待。
但是這并不代表經銷商可以麻木大意,筆者一直有一個觀點:從來不是互聯網公司打敗了經銷商,而是高效率一定會取代低效率模式。
所以,區域內的經銷商,如果要轉型,就要對現在及未來的行業的問題有清晰的認知:
基于現有商品所謂的去層級,基本上是個偽命題
中國目前約有650萬家零售小店廣泛存在于中國T1-T6線市場,所有的連鎖店加起來,不足10萬家,可以說這是一個高顆粒度的行業。這些夫妻小店,基本上可以用散,亂,窮,小四個字來形容。
在過去,品牌商為了將商品分銷到這650萬家夫妻小店內。不得不找大量的經銷商和二批商來做為合作伙伴,幫助他完成本地化分銷。
FMCG行業約有80多萬家經銷商和二批商,這些經銷商和二批商的核心價值在于,幫助廠家完成當地市場的高密度覆蓋,資金回籠、商品蓄水能以及本地化的市場營銷工作等等,
過去,品牌商為了能夠讓經銷商專心的為他干活,大多采取區域代理商制,對經銷商實行區域保護制度,讓經銷商深度經營當地市場。
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原來多層級的渠道模式已經滿足不了品牌商對市場把控的需求,大量的品牌商分銷渠道已經高度扁平化,只有少量的二批存在于北上廣深以及縫隙市場,經銷商直控終端已經是快消品行業比較主流的業務模式。可以說,現階段的FMCG渠道現狀,已經是高度扁平,經過市場優化后的結果,至于B2B提出所謂的去層級,不過是把經銷商和二批干掉換成自己。
但是零售行業在向連鎖化,供應鏈一體化升級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未来十年,中间商不会死,但是经销商可能会无店可供!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实力说明跨境电商
- 下一篇: 环球易购选品:既然选品绕不过,那就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