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法师:在家居士吃饭的规矩
在家居士吃飯也有規矩,這規矩只限用素食,葷腥食為凡食,不得用此法。凡吃飯前先合掌稱念(人少默念亦可):“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蹦町叿耪疲宰笫种赣|筷子尾端,以右手捏筷子上端。佛教齋堂擺筷子都是橫式擺法,主要怕所披之僧衣大袖把筷子打落地上??曜幽闷饋硐纫钥曜佑|手端著右邊飯米粒默念:“愿修一切善。”次用筷子觸左邊飯米粒默念:“愿斷一切惡。”再用筷子觸中間飯米粒默念:“愿度一切眾”。此是禪門規矩,行者加此運用,功德更大。用齋時不可打妄想、不得偏食、不得雜語、筷碗均不可有碰撞聲,吃食也不可有吞吐聲,要默然無聲,碗內及面前菜盤內俱不可剩有殘食。食畢稱為結齋,在大眾用齋時有僧值師,見大眾用齋畢居中向上站,默示結齋,維那師舉腔,大眾隨念:“薩多喃,三藐三菩陀,俱胍喃,怛女至他,,折隸主隸準提娑婆訶”。接念:“飯食已訖,當愿眾生,所作皆辦,具諸佛法”。然后順序出堂。禪宗把吃飯的地方叫做觀堂,把飯菜卻藥石,觀餓為病,觀飯為藥,禪宗以禪悅法食,故在未達此法食時,作此觀想。
齋的意思是,也就是時食(午前食)之意。諸天早食、佛午食、餓鬼于夜間出覓食,以咽喉出三毒火故,雖食不得,佛以慈悲故,乃過午不食,稱之為持午。所以我們凡夫不能持午而需晚間一食的,不必念供養文,不必念結齋咒偈,只要發慚愧心即可。后人將齋之意思改為吃素不吃肉,這也是慈悲的轉化吧!其實齋的意思很廣泛,不限于吃素,因其中尚有凈心止念屏絕嗜欲的意思。吃素的人不能說成不吃葷,應該說不吃葷腥。要知道葷是指五辛而言,所謂辛是指有辛味的蔬菜,這種帶辛味的蔬菜,雖然吃素的人也不可吃。什么是五辛呢?是指蒜、蔥(含洋蔥)、薤(像蒜之樣子,但不是一瓣一瓣的,而是如洋蔥一層一層的),韭、興渠(一說是中藥的阿魏)等五樣。其中常見的是前四種。后一種興渠,相傳生長西域于闐,中國不生。此五辛何以稱葷,其氣上沖于腦可令頭暈,依戒律言,若故食犯輕垢罪,實則此五種辛物皆有穢氣味,天龍八部不樂此昧,而護法遠離,魑魁精怪反喜此物,而障正道,復多增淫欲,故佛律此。止葷不指肉而言,甚為明確。獸、畜、水族類為腥,皆帶有腥臭臊膻之味,此味障慈悲心,惟羅剎喜好此味,故不可食,今言吃素者,不可說不吃葷,應該說不吃葷腥,才是正確的全名。
又在家居士皈依之后,是否一定要吃素呢?吃肉食的眾生,是多生累劫的習氣,互相啖食,無有了期。但是一旦信佛,立刻叫他吃素,或許很難斷,甚至退道心;所以佛開方便有三凈肉之說,即“見殺不吃,聞殺不吃,為我而殺不吃”,除此三凈肉之外,皆與殺因太近,尚未修行,業報現前,要注意的是,一切大小生命,絕不可殺害,否則殺生必定墮落,沒有僥幸可言。三凈肉也非佛教就此準許可以吃肉了,乃是不得已所開的方便之門。在家居士應學習漸斷葷腥,起初可以:
有人念佛,念久一吃葷腥就嘔吐干凈,此為身心不受,自然斷卻。如果仍未吃素的,不要吃牛、狗、蛇、狐、貓及各種野獸肉,以及無鱗魚之類,如鱉、龜、泥鰍、鱔魚、河蚌,有鱗魚如鯉、鯽魚等。十方佛、菩薩皆以斷肉食而興慈運悲,所以學佛的人最后一定要斷肉食,修行才有進步和成就,否則如蒸沙成飯,決無成功的道理;所以楞嚴經上說的很好,如果修行人,不斷肉食的,不管智慧如何現前,仍要依因果律往羅剎鬼道里去報到受報一番,那又何苦來哉?!因為肉食者的行為是與羅剎相通的。大乘菩薩要長養慈悲心,最后是一定要斷肉食的,才能與佛、菩薩相應。
或有人問蛋可以吃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惜福法师:在家居士吃饭的规矩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惊叹!苦乐吉凶竟是自己的罪福所感召
- 下一篇: 戒色是你一辈子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