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编码原则有码还是无码
大部分物料很明顯是需要一個編碼的。但是有一些卻不是很明顯。單是決定要不要為它們編碼就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比如,辦公用品,電腦耗材,勞保用品,清潔用品。
以墨盒為例。我這里是指作為辦公用品使用的墨盒,可不是墨盒生產廠家的那個墨盒。如果是墨盒生產廠家要上SAP,不給墨盒編碼那會是天理不容的事。
墨盒這東西,如果用量比較大,需要常備存貨,應該是采用直接費用性采購呢,還是給它們編上物料編碼并且實行庫存管理?兩種方案肯定各有利弊。
如果純粹采用費用性采購,系統上操作簡便,但實際管理時往往需要線外再走一本賬,用傳統的紙質憑證進行采購、入庫、領料等操作。費用劃分方面,有時候由綜合辦統一采購回來,按需發放給各個部門,那么在系統采購的時候記哪個成本中心?而且,實物管理方面會留下一些漏洞,因為系統中是無法看到當前有多少庫存的。不進行庫存管理,當然也無法計算需求,要人工提報采購申請。
如果編上碼,采用庫存管理方式呢?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要確定物料主數據吧?要設立單獨的庫存地點吧?要收貨入庫吧?要發貨吧?這一切都會增加操作上的復雜程度,增加需要培訓的人員,而且更重要的是,往往需要增加用戶數——這個東西可是要銀子的!
其他勞保用品之類也是一樣。如,手套。這東西,不值幾個錢,可是在系統中怎么處理也是個比較煩的事。你要編個碼給它,就會產生所有物料共有的問題:如何設置采購單位和基本單位?如何處理差錯?誰來管理實物庫存,誰來進行庫存記賬?
另一類有這種問題的物料是所謂的非標物料。在離散制造型行業里,這種物料尤其常見。很多時候,設計書出來之后,有些備件根本在市場上是找不到的,必須要向廠家定制。這種定制的物料,要不要編個碼給它?如果不編,它的實物買回來之后會在倉庫里放上很久,有一定的實物管理風險;如果編個碼呢,將來再次用到它的機會將會很少很少。編碼費時費力,還不討好。
答案?不要問我答案,這種問題沒有答案。
這種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只有適合企業本身的最不壞的答案。本副總認為,一般來說,對于低值易耗品,應該由各部門聯合制定一個標準用來確定是否為物料編碼。就象國家規定的固定資產標準一樣,兩千元,使用期限一年以上,可以單獨使用,就作為固定資產。在一個特定的企業里,由財務、物流、采購、生產等部門共同確定一個標準,對于符合該標準的物料進行編碼,否則直接以費用性采購方式執行。而這個標準中,最重要的一條應該是金額標準,其次應該是庫存狀況,即是否經常需要進行實物庫存管理。
對于不能通用的非標物料,應以不編碼為主要原則。
與50位技術專家面對面20年技術見證,附贈技術全景圖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物料编码原则有码还是无码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生产订单修改记录的跟踪方法!
- 下一篇: 物料编码原则外部分配还是内部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