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水平和收入不是正相关!数据揭秘什么职业最无忧?
喪文化從什么時候開始登峰造極了,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無聲無息地就門可羅雀了,低齡化的喪式評論什么時候開始一度在網上蛙聲一片了,曾經的“網抑云”是都經歷遭遇了什么,開始在深夜“費酒”、“費煙”,喪、苦逆流成河?
喪文化,在這場全民的狂歡中,別人的悲慘見得越來越多,難道這就開始要走向麻木了?
我們是時候該人間清醒了,要有大局觀,來客觀看看現在這個人類的世界:
2021年,抑郁癥患者全球累計超3.5億人,其中職場人群是 “主力”。
WHO數據顯示:中國有超過5400萬人患有抑郁癥,占總人口的4.2% ,相當于每100個人里約有4個人是抑郁癥患者。在患者中,終生患病率為6.8%,12個月患病率為3.6%。
研究發現,18-34歲的青年的焦慮平均水平高于成人期的其他年齡段,無業/失業/退休人員的抑郁水平最高,其次是學生群體,主體是大學生,再次是服務業人員、個體經營者和公司職員,抑郁得分最低的是專業技術人員。
有人評論:上班的時候沒時間抑郁。
另外,學歷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特別是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更低學歷人群,其中高中及以下學歷人群抑郁高風險的檢出率為18.1%,比大學本科及以上人群高出近5個百分點。
有人說,世界上80%的幸福與金錢無關,但世界上80%的痛苦卻都與金錢息息相關。那么,收入越高,人越無郁嗎?
數據指出,心理健康水平的差異主要表現為月收入2000元以下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顯著低于其他人群,但并未發現月收入水平中等與較高人群之間存在顯著差異。這表示收入與心理健康水平之間并非線性關系,過低收入不利于心理健康,但在中等收入以上,收入的升高對心理健康水平并沒有明顯改善。
抑郁癥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屬于慢性病,抗抑郁的藥物不是短時間能有效果的,首次發作的患者大約需要6-9個月的維持治療。而申請抑郁癥門診慢性病,到門診拿藥可以報銷一部分藥費,一年下來總計可以節省2000~3000元。但有很多省市并沒有將抑郁癥納入門診慢性病。這也是為什么2021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微博話題“人大代表建議抑郁癥納入醫?!钡巧蠠崴选?/p>
最后,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快速轉型期,社會壓力大啊,生活節奏快啊,在我國的累計發病率已達到了7%,而且還有繼續升高的趨勢。
我們要正確認識、識別、應對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特別是抑郁癥、焦慮癥。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抑郁水平和收入不是正相关!数据揭秘什么职业最无忧?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315汽车大型排雷现场,数据总结避雷规律
- 下一篇: 结婚率连7年下降,数据揭秘单身背后复杂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