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学历的非要考研,多半输得更惨
導讀:寫這個,是想破除一個迷信,就是“讀書有用論”。
作者:格總
來源:格總在人間(ID:I-Gargamel)
01
他的簡介很普通,出身城市小康家庭,學歷是烘培專業,大專在讀,今年21歲。
他準備自考專升本,還有考研啥的。
他打聽了,本專業師兄師姐們工作三年,也就在月薪三四千,好的話五六千左右,感覺太低了,他希望通過提升學歷,實現“更換行業”。
至于換哪個行業呢?
他說不知道,最好能去熱門行業吧,想問我的意見。
大家看,他的規劃怎樣,有沒啥問題?
我覺得問題挺大,給他建議了另一條路,他說啊,原來是這樣啊。
先說下,他這樣的規劃特別常見,提升學歷,通常是低學歷的孩子最容易想到的路,作為高學歷的受益者(相對高而已,別杠),我很理解,知道一個好的學歷對即將進入社會的年輕人,到底意味著什么。
但我永遠不會對每一個人都說,快找個機會提升學歷,下一份好工作等著你!不會的。
不是因為難。
而是因為性價比,太低,太低太低。
我對他說,專升本很難,考研更難,我們假設你拼盡全力,掉了三層皮終于考上,三年研究生讀出來,然后呢?
然后你的對手換了一撥人,你會面對那些直接本科,直接上研,甚至海外留過學,一口雙語的孩子。
對手在學歷上,依然碾壓你。
我們假設你又一次很幸運地,以“碩士研究生”身份進到一家公司,你會發現你得到的薪酬,比以前確實高了點,但是工作的技術含量依然很低,相比之前付出的那么多那么多……的努力,還有時間,根本不成正比。
這就是未來五六年,你超級努力、超級幸運之后,會面對的現實。
至于熱門行業,互聯網?金融?高端制造?
跟你基本上沒啥關系。
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你“起點學歷”太低。
“3000塊可以招到大學生,但是3000塊招不到農民工”,現在學歷貶值的速度,比通貨膨脹還快,你的規劃不是不可以走,而是,性價比真的太低了,太低太低了。
我為你感到不值。
而這些還只是小概率事件。
大概率是你的專升本、考研會受挫,這太正常了,專科學歷說明你并不擅長考試。
你看,那些一路考研到26、27還是考不上,接近30歲還不知道自己究竟該干嘛的人,網上可不一抓一大把么。
02
那么,怎么辦?他問。
我說,今天你找我,是想聊“職業規劃”。
如果你已經30歲,已經結婚有了孩子,每個月要還房貸買奶粉,收入必須足夠高且不能中斷,等于說,一開始條件就限制死了。
那么,我直接聊職業規劃就好。
再或者,你起點學歷夠高,就算打工也不會混太差,那打工就打工吧。
可現實是:
你學歷真的太低了;
家境又還可以,父母不需要你反哺;
你才21歲,一切都還來得及。
所以,我不忍心僅僅和你討論這些“術”層面的事,我得告訴你一些“道”層面的事。
之前忘了在哪里聽來一句話:
如果我們去學校是為了高學歷,高學歷是為了好工作,好工作是為了賺大錢……既然這樣,為什么不繞過這些,直接學會如何賺錢呢?
對,學歷低的人賺錢,越直接越好。
怎么賺錢?我看過你寫的公眾號,還有你拍的視頻,我們也聊過你在知乎、B站上的心得體會,我能看出你的興趣所在,甚至一點點天賦。
你公號現在閱讀量并不大,這很正常,你的視頻,我作為一個內容創作者來看,也談不上特別驚艷。
但是,但是。
這是一顆已經像樣的種子了。
這就是你最可能賺到錢的機會,是的,就在互聯網上靠這個創業。
有人說,創業很可怕,說這話的人多半一輩子都在打工。
他們不知道所謂創業,不是非要第一次就成功,失敗了再來,再失敗,再來,很常見。
我一開始打工,后來在傳統行業創業,失敗了,又去打工,現在這個公號算是微創業,做得還算可以。
創業有多可怕,創過業的人說了才算。
而所謂創業失敗可怕,更多是指傳統行業。
因為你要投錢買設備,租門面,押貨款……本金最寶貴,沒了就沒了。
但是互聯網上寫文章做視頻,成本只有時間,時間不拿來用,還不是一天天就這么混沒了。
所以,如果我是你,就這么安排:
把學習當做副業,盡量少花時間,畢業后找一份本行業的工作。
把拍視頻作為主業,仔細研究那些爆款視頻,究竟牛在哪里,前3秒什么效果?第7秒什么效果?用戶畫像都是誰?怎么引爆?怎么轉化?……
你試著拿身邊事兒比如烘培、比如去酒店工作那些事兒來拍視頻,烘培也好酒店也好,大家都知道,又不懂,還好奇,找準你的用戶,你是科班出身的專業人士,這個差異化,就是優勢。
我也很樂意跟你討論內容創作的事。
雖然我是寫文字的,但是內容創造很多邏輯都相通,你干得足夠好,我也可以幫你介紹一些資源。
唯一的問題,就是這條路啥時候走通?
我也不知道。
那不是我該向你承諾的,而是你應該解決的問題。
不過不要緊,你才21歲。
退一萬步講,這條路最差最差的情況,就是你比如23歲時,做的視頻還沒火,那個確實還看運氣。
沒關系呀,你已經有非常非常好的作品了。
自媒體這個行業,作品就是一切。
你找家公司打工,視頻扔過去,收入跟你的老行業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就好比,我現在傳統行業打工不想干了,又不愿意自己當老板。
好,把我的公眾號當做名片扔出去。
來搶我的機構要排隊的,你信不信。
03
好了,這個咨詢的經過就寫到這里,今天專門寫這個,是想破除一個迷信,就是“讀書有用論”。
什么?讀書無用論你聽說過,怎么還有“讀書有用論”?
沒錯,把學歷當做靈丹妙藥,任何問題總想靠提升學歷來解決,這個就是讀書有用論。
讀書有沒有用?有用。
我本人一直就是“讀書有用論”最堅定的支持者,之前我在很多文章里都講過。
因為讀書,是為人生不斷積攢資本,不斷擴大選擇面。
讓你有資格在:
“知名基金領投天使輪創業搏一把,還是去百年老店做管培生新鮮人?”
“繼續讀國內熱門專業碩博,還是去國外名校頂尖實驗室留學?”
“大廠A年薪60萬職級偏低加班少,還是大廠B年薪80萬加期權團隊壓力大天天996?”
……這樣的問題中間,自由做選擇。
但我們必須承認,讀書這個事兒,多少還看天賦。
是有一些孩子,家境貧寒,底層,窮困,就是會讀書,窮鄉僻壤也能考清華北大。
還有些孩子,就是不適合讀書。
就像上面21歲這個,他從小讀書很一般,拼盡全力,再說一遍是拼盡全力,也就混個中專大專啥的,那咋辦呢?
那就別讀了。
如果你確定自己不是讀書這塊料,就別跟人家拼學歷,就自己去找出一條新路來,哪怕這條路崎嶇、坎坷、結果未知。
總好過用自己的劣勢,去追趕別人的優勢。
所以一個人的優勢是什么?
這是人生的戰略問題。
解決了戰略,談細節才有意義,在錯誤的道路上蒙眼狂奔,跑得再快,也到不了目的地。
關于作者:格總,白天上市公司高管,晚上原創公號號主,匿名寫作500篇好文,抖職場秘密,解成長難題。微信公眾號:格總在人間(ID:I-Gargamel)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底層邏輯》
干貨直達👇
一圖看懂邊緣計算整體架構
這4種分析方法,大牛產品經理都在用
一圖梳理企業數據治理的8項舉措
終于有人把Knative講明白了
更多精彩👇
在公眾號對話框輸入以下關鍵詞
查看更多優質內容!
讀書?|?書單?|?干貨?|?講明白?|?神操作?|?手把手
大數據?|?云計算?|?數據庫?|?Python?|?爬蟲?|?可視化
AI?|?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深度學習?|?NLP
5G?|?中臺?|?用戶畫像?|?數學?|?算法?|?數字孿生
據統計,99%的大咖都關注了這個公眾號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低学历的非要考研,多半输得更惨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长三角,也开始“东北化”了
- 下一篇: DP-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