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也开始“东北化”了
導讀:人口負增長,不只是東北。
作者:凱風
來源:國民經略(ID:guominjinglve)
01?長三角首個人口負增長省份誕生
少子化,長三角直追東北。
2021年,長三角首次出現人口自然負增長的省份。
近日,江蘇省統計局發布數據,2021年江蘇常住人口出生率為5.65‰,死亡率為6.7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12‰。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江蘇年度人口自然增長率首次轉負。
雖然靠著人口流入,江蘇常住人口勉強維持住正增長的局面,但出生率下滑態勢之猛、生育形勢之嚴峻,直追東北。
與江蘇相比,上海、浙江形勢同樣不容樂觀。
浙江人口自然增長率雖然尚未轉負,但也創下了新低。
2021年,浙江人口出生率為6.90‰;死亡率為5.90‰;自然增長率為1.00‰,創下40年來新低。
這與同為經濟大省的廣東對比極其明顯。
廣東人口結構更為年輕,出生率在經濟大省中遙遙領先。
2021年,廣東人口出生率雖然同樣下滑,但仍高達9.35‰,相當于江蘇的1.65倍。
同時,廣東年輕人居多,老齡化率相對較低,且遠遠低于江浙兩省,由此帶動廣東人口自然增長率達4.52%。
廣東的人口出生率、自然人口增長率,在經濟大省中位列第一,在全國僅次于西北幾個邊疆省份。
這是不可多得的人口紅利優勢。
02 直追東北,長三角老齡化率有多高?
老齡化,長三角比東北有過之而無不及。
目前,江浙滬三省市均已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江蘇與東北人口老齡化程度相差無幾。
2021年,江蘇65歲以上人口占比為17%,浙江為14.2%,而上海早在2020年這一比例就已超過16%。
按照國際通行標準,65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即為進入老齡化社會;超過14%,為深度老齡化;超過20%,為超老齡化社會。
不僅如此,全國最“老”的城市,不在東北,而在江蘇。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2020年,江蘇南通老齡化率高達22.67%,超過東北所有地市,位居全國第一。
作為萬億城市,南通的人口形勢,比東北還要嚴峻。
根據最新統計公報,2021年南通全市人口出生率4.47‰,人口死亡率9.61‰,人口自然增長率-5.14‰。
這種情況已經存在了近20年之久。
根據官方數據,早在2002年,南通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就已轉負,人口出生率長期低于死亡率。
由于自然增長人口拖累,南通雖然GDP躍升到萬億俱樂部,但常住人口始終停滯不前,未能實現突破。
03 長三角人口,為何“東北化”?
長三角與珠三角,人口形勢為何大相徑庭?
我們曾用“二十歲的珠三角,四十歲的長三角”來形象概括兩地的人口格局。
長三角出生率過低,背后主要是經濟發達、城鎮化率高的因素,這是國際慣例。
經濟越發達,受教育水平越高,觀念就越進步,社會保障體系就越發達,養兒防老的必要性就越低。
同時,發達地區生育成本過高,因此父母傾向生育更少的孩子,而在既有的孩子身上付出更多的投入。
但這并非決定性因素,畢竟廣東與長三角相比經濟同樣發達,為何卻沒有以如此之快的速度陷入人口困境?
相比生育意愿,當地過去生育政策執行力度過嚴,無疑是核心因素。
以江蘇為例,江蘇是全國最早執行計劃生育的省份之一,生育政策相較中西部省份和廣東都更為嚴厲,出生率一直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在主要省市中墊底。
由于人口生育存在代際周期,20多年前的人口生育形勢,直接影響到了當下的生育率。
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由于嚴格的生育政策,江蘇人口出生率出現了斷崖式下滑的局面,且長期跑輸全國水平。
如今,80后、90后乃至00后,已經成為生育的主力。代際人口的斷崖式下滑,直到導致如今育齡婦女的嚴重縮減。
一般而言,20-39歲為育齡年齡,即使生育意愿不下滑,育齡女性的減少,也會導致出生人口的降低。
根據江蘇統計局發布的數據,江蘇全省20-39歲女性人數,從2000年的1305萬人,見到到2021年的1115萬,少了15%左右。?
雪上加霜的是,連初婚年齡、結婚率也在下滑,更不用說生育意愿了。
數據顯示,江蘇女性平均初婚年齡,從2000年為23.22歲提高到2020年的29.66歲。
初婚年齡整整推遲了6歲多,對于生育的影響可想而知。
04 長三角人口之困,影響有多大?
人口流入,是長三角相比東北最大的優勢。
作為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長三角產業發達,能夠吸引到來自全國各地人口涌入。
外來人口流入,在短期可以彌補人口自然負增長帶來的損失,長三角地區整體人口不至于轉向負增長。
而東北地區,面臨的是人口自然負增長與年輕人不斷流失的雙重尷尬,人口之于東北,始終是個無解之題。
然而,對于長三角來說,形勢未必能一直如此樂觀。
且不說浙江、上海自然人口也已逼近負增長的邊緣,未來除了安徽之外,江浙滬“包郵區”很快會出現自然人口集體負增長的局面。
更關鍵的是,全國人口的總盤子已經觸及天花板,當人口競爭淪為零和博弈之時,各地能搶到的人口必然大打折扣。
要知道,2021年全國僅凈增48萬人,負增長已經為時不遠了。
目前,全國超過一半省份人口負增長,未來這個數字還會增加。
同時,隨著產業升級與產業轉移趨勢的加速,全國性的人口大流動也在逐步放緩。
產業升級,意味著高新產業取代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對普通勞動力的需求可能不及過去。
產業轉移,意味著一些中低端產業,要么向東南亞轉移,要么像內地遷移,一些勞動力人口則會開始向內陸省份回流。
這在廣東已經有所體現。
2021年,廣東僅新增60萬常住人口,與過去每年219萬的平均增量相比,可謂大幅下滑。
這種背景下,東部地區或許還能吸引到足夠多的高學歷人口,但外來人口的總盤子勢必開始萎縮,整體的人口形勢也會受到影響。
這是所有東部省份,無法避開的時代大趨勢。
刷刷視頻👇
▲出生率新低!1978-2020中國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長率排行榜
關注數據叔視頻號,看更多好玩視頻👇
干貨直達👇
首次公開,用了三年的 pandas 速查表!
盤點數據治理的6個價值
3.14圓周率節,這5本書帶你領略數學的魅力
終于有人把辛普森悖論講明白了
更多精彩👇
在公眾號對話框輸入以下關鍵詞
查看更多優質內容!
讀書?|?書單?|?干貨?|?講明白?|?神操作?|?手把手
大數據?|?云計算?|?數據庫?|?Python?|?爬蟲?|?可視化
AI?|?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深度學習?|?NLP
5G?|?中臺?|?用戶畫像?|?數學?|?算法?|?數字孿生
據統計,99%的大咖都關注了這個公眾號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长三角,也开始“东北化”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Net页面中使用在线编辑框实例
- 下一篇: 低学历的非要考研,多半输得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