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师习题笔记-重点习题五
1.虛擬存儲體系由(主存-輔存)兩級存儲器構成。
解析:
本題考查計算機組成基礎知識。
計算機中不同容量、不同速度、不同訪問形式、不同用途的各種存儲器形成的是一種層次結構的存儲系統。所有的存儲器設備按照一定的層次邏輯關系通過軟硬件連接起來,并進行有效的管理,就形成了存儲體系。不同層次上的存儲器發揮著不同的作用。-般計算機系統中主要有兩種存儲體系:Cache存儲體系由Cache和主存儲器構成,主要目的是提高存儲器速度,對系統程序員以上均透明;虛擬存儲體系由主存儲器和在線磁盤存儲器等輔存構成,主要目的是擴大存儲器容量,對應用程序員透明。
2.在機器指令的地址字段中,直接指出操作數本身的尋址方式稱為(立即尋址)。
解析:
本題考查計算機組成基礎知識。
隨著主存增加,指令本身很難保證直接反映操作數的值或其地址,必須通過某種映射方式實現對所需操作數的獲取。指令系統中將這種映射方式稱為尋址方式,即指令按什么方式尋找(或訪問)到所需的操作數或信息(例如轉移地址信息等)。可以被指令訪問到的數據和信息包括通用寄存器、主存、堆棧及外設端口寄存器等。
指令中地址碼字段直接給出操作數本身,而不是其訪存地址,不需要訪問任何地址的尋址方式被稱為立即尋址。
3.(流量分析)不屬于主動攻擊。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網絡攻擊的基礎知識。
網絡攻擊有主動攻擊和被動攻擊兩類。其中主動攻擊是指通過一系列的方法,主動向被攻擊對象實施破壞的一種攻擊方式,例如重放攻擊、IP地址欺騙、拒絕服務攻擊等均屬于攻擊者主動向攻擊對象發起破壞性攻擊的方式。流量分析攻擊是通過持續檢測現有網絡中的流量變化或者變化趨勢,而得到相應信息的一種被動攻擊方式。
4.根據下圖所示的輸出信息,可以確定的是:(本地主機與202.100.112.12建立了安全連接)
解析:
本題考查網管命令netstat-n的含義以及端口的作用。
從netstat -n的輸出信息中可以看出,本地主機192.168.0.200使用的端口號2011、2038、2052都不是公共端口號。
根據狀態提示信息,其中己經與主機128.105.129.30的80端口建立了普通連接, 與主機100.29.200.110正在等待建立連接, 與主機202.100.112.12的443端口建立連接,由于443端口主要用于HTTPS服務,是提供加密和通過安全端口傳輸的另一種HTTP協議,所以是建立了安全連接。
5.以下著作權權利中,(發表權)的保護期受時間限制。
解析:
我國著作權法在第10條對權利內容作了較為詳盡而具體的規定,指明著作權的內容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著作人身權是指作者享有的與其作品有關的以人格利益為內容的權利,也稱為精神權利,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著作人身權與作者的身份緊密聯系,永遠屬于作者本人,即使作者死亡,其他任何人不能再擁有它。所以,我國著作權法第20條規定“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發表權是屬于人身權利,但發表權是一次性權利,即發表權行使一次后,不再享有發表權。發表權是指決定作品是否公之于眾的權利,作品一經發表,就處于公知狀恣,對處于公知狀態的作品,作者不再享有發表權,以后再次使用作品與發表權無關,而是行使作品的使用權。
6.若用戶需求不清晰且經常發生變化,但系統規模不太大且不太復雜,則最適宜采用(原型化)開發方法,對于數據處理領域的問題,若系統規模不太大且不太復雜,需求變化也不大,則最適宜采用(結構化)開發方法。
解析:
本題考查軟件開發方法的基礎知識。
要求考生掌握典型的軟件開發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應用場合。需求不清晰且規模不太大時采用原型化方法最合適,而數據處理領域的不太復雜的軟件,適于用結構化方法進行開發。
7.編譯器和解釋器是兩種基本的高級語言處理程序。編譯器對高級語言源程序的處理過程可以劃分為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分析、中間代碼生成、代碼優化、目標代碼生成等階段,其中,(中間代碼生成和代碼優化)并不是每個編譯器都必需的,與編譯器相比,解釋器(參與運行控制,程序執行的速度慢)。
8.在如下所示的進程資源圖中(P2是阻塞節點,P1、P3是非阻塞節點,該圖可以化簡,所以是非死鎖的)。
解析:
R2資源有3個,已分配2個,P3申請1個R2資源可以得到滿足,故進程P3可以運行完畢釋放其占有的資源。這樣可以使得P1、P3都變為非阻塞節點,得到所需資源運行完畢,因此,該進程資源圖是可化簡的。
9.在支持多線程的操作系統中,假設進程P創建了若干個線程,那么(該進程中某線程的棧指針)是不能被這些線程共享的。
解析:
在同一進程中的各個線程都可以共享該進程所擁有的資源,如訪問進程地址空間中的每一個虛地址;訪問進程所擁有的已打開文件、定時器、信號量機構等,但是不能共享進程中某線程的棧指針。
10.某開發小組欲開發一個超大規模軟件:使用通信衛星,在訂閱者中提供、監視和控制移動電話通信,則最不適宜采用(原型)過程模型。
解析:
本題考査軟件開發過程模型的基礎知識。
瀑布模型將開發階段描述為從一個階段瀑布般地轉換到另一個階段的過程。
原型模型中,開發人員快速地構造整個系統或者系統的一部分以理解或澄清問題。螺旋模型將開發活動和風險管理結合起來,以減小風險。
噴泉模型開發過程模型以用戶需求為動力,以對象為驅動,適合于面向對象的開發方法。
在這幾種開發過程模型中,原型模型不適宜大規模軟件的開發。
11.(噴泉)開發過程模型以用戶需求為動力,以對象為驅動,適合于面向對象的開發方法。
解析:
本題考查軟件開發過程模型的基礎知識。
根據題干描述,合適的開發過程模型為噴泉模型。
12.數據流圖中某個加工的一組動作依賴于多個邏輯條件的取值,則用(NS盒圖)能夠清楚地表示復雜的條件組合與應做的動作之間的對應關系。
解析:
本題考查結構化分析方面的基礎知識。
在結構化分析中,用數據流圖對軟件功能建模,加工是數據流的一個重要要素,可以用多種方式描述,如流程圖、NS盒圖等,其中決策樹和決策表適于用來表示加工中涉及多個邏輯條件的情況。
13.根據軟件過程活動對軟件工具進行分類,則逆向工程工具屬于(軟件維護)工具。
解析:
本題考查軟件工程過程及軟件工具的基礎知識。
逆向工程從源代碼得到軟件系統的規格說明和設計信息,屬于軟件維護階段行為,因此逆向工程工具屬于軟件維護工具。
14.若用白盒測試方法測試以下代碼,并滿足條件覆蓋,則至少需要(4)個測試用例。采用McCabe度量法算出該程序的環路復雜性為(4)。
解析:
本題考查軟件測試的基礎知識。
畫出該代碼的流程圖,如下
要滿足條件覆蓋,要求三個判斷框的Y和N至少要經過一次,即1Y2Y;1Y2N;1N3Y;1N3N,至少需要4個測試用例。
McCabe度量法是一種基于程序控制流的復雜性度量方法,環路復雜性為V(G)=m-n+2,圖中m=9,n=7,V(G)=9-7+2=4。
15.在面向對象的系統中,對象是運行時實體,其組成部分不包括(消息);一個類定義了一組大體相似的對象,這些對象共享(屬性和行為)。
解析:
本題考查面向對象的基本知識。
在面向對象系統中,對象是基本的運行時的實體,它既包括數據(屬性),也包括作用于數據的操作(行為)。所以,一個對象把屬性和行為封裝為一個整體。封裝是一種信息隱蔽技術,它的目的是使對象的使用者和生產者分離,使對象的定義和實現分開。從程序設計者來看,對象是一個程序模塊;從用戶來看,對象為他們提供了所希望的行為。在對象內的操作通常叫做方法。一個對象通常可由對象名、屬性和方法三部分組成。
一個類定義了一組大體上相似的對象。一個類所包含的方法和數據描述一組對象的共同行為和屬性,這些對象共享這些行為和屬性。
16.如下所示的UML類圖中,Car和Boat類中的move()方法(覆蓋(重置))了Transport類中的move()方法。
解析:
本題考查面向對象和統一建模語言(UML)的基本知識。
一個類定義了一組大體上相似的對象。一個類所包含的方法和數據描述一組對象的共同行為和屬性。有些類之間存在一般和特殊關系,即一些類是某個類的特殊情況,某個類是一些類的一般情況,即繼承關系。繼承是父類和子類之間共享數據和方法的機制。父類描述了這些子類的公共屬性和方法。一個子類可以繼承它的父類(或祖先類)中的屬性和方法,這些屬性和操作在子類中不必定義,子類中還可以定義自己的屬性和方法,也可以重新定義父類中己經定義的方法,即重置或覆蓋(overriding)。UML類圖中,如果父類中已有方法名在子類中不出現,表示子類繼承父類中的方法;如果父類中已有方法名在子類中出規了,就表示子類在繼承父類接口定義的前提下,用適 合于自己要求的 實現去置換父類中的相應實現,即覆蓋了父類中的方法。
17.在分布式數據庫中有分片透明、復制透明、位置透明和邏輯透明等基本概念,其中:(邏輯透明)是指局部數據模型透明,即用戶或應用程序無需知道局部使用的是哪種數據模型;(分片透明)是指用戶或應用程序不需要知道邏輯上訪問的表具體是如何分塊存儲的。
解析:
本題考查分布式數據庫基本概念。
分片透明是指用戶或應用程序不需要知道邏輯上訪問的表具體是怎么分塊存儲的,復制透明是指采用復制技術的分布方法,用戶不需要知道數據是復制到哪些節點,如何復制的。位置透明是指用戶無須知道數據存放的物理位置,邏輯透明,即局部數據模型透明,是指用戶或應用程序無須知道局部場地使用的是哪種數據模型。
18.設一個包含n個頂點、e條弧的簡單有向圖采用鄰接矩陣存儲結構(即矩陣元素A[i][j]等于1或0,分別表示頂點i與頂點j之間有弧或無弧),則該矩陣的非零元素數目為(e)。
解析:
本題考查數據結構基礎知識。
通過一個例子說明。某有向圖及其鄰接矩陣如下圖所示。
鄰接矩陣中的每個非零元素都表示一條弧,所以非零元素數目為弧的個數e。
19.已知算法A的運行時間函數為T(n)=8T(n/2)+n2,其中n表示問題的規模,則該算法的時間復雜度為(θ(n^3))。另已知算法B的運行時間函數為T(n)=XT(n/4)+n2,其中n表示問題的規模。對充分大的n,若要算法B比算法A快,則X的最大值為(63)。
20.在某應用中,需要先排序一組大規模的記錄,其關鍵字為整數。若這組記錄的關鍵字基本上有序,則適宜采用(插入)排序算法。若這組記錄的關鍵字的取值均在0到9之間(含),則適宜采用(計數)排序算法。
解析:
本題考查算法設計和排序的基礎知識。
排序是一類最基本的操作,因此要求考生熟悉一些典型的排序算法,包括其算法思想、時空復雜度以及應用場合。若數據基本有序,插入排序應該是最佳選擇,輸入數據是否有序對歸并和計數排序算法并沒有影響。對傳統的快速排序算法,輸入數據有序反而使其效率最低。若關鍵字取值范圍較小,則計數排序是最佳選擇,因為在該情況下,該算法的時間復雜度為線性時間。
21.集線器與網橋的區別是:(集線器是物理層設備,而網橋是數據鏈路層設備)。
解析:
集線器是物理層設備,相當于在10BASE2局域網中把連接工作站的同軸電纜收攏在一個盒子里,這個盒子只起到接收和發送的功能,可以檢測發送沖突,但不能識別數據鏈路層的幀。網橋是數據鏈路層設備,它可以識別數據鏈路層MAC地址,有選擇地把幀發送到輸出端口,網橋也可以有多個端口,如果網橋端口很多,并配置了加快轉發的硬件,就成為局域網交換機。
22.以下4種路由中,(主機)路由的子網掩碼是255.255.255.255。
解析:
主機路由的子網掩碼是255.255.255.255。網絡路由要指明一個子網,所以不可能為全1,默認路由是訪問默認網關,而默認網關與本地主機屬于同一個子網,其子網掩碼也應該與網絡路由相同,對靜態路由也是同樣的道理。
23.以下關于層次化局域網模型中核心層的敘述,正確的是(將分組從一個區域高速地轉發到另一個區域)。
解析:
在層次化局域網模型中,核心層的主要功能是將分組從一個區域高速地轉發到另一個區域。核心層是因特網絡的高速骨干,由于其重要性,因此在設計中應該采用冗余組件設計,使其具備高可靠性,能快速適應變化。在設計核心層設備的功能時,應盡量避免使用數據包過濾、策略路由等降低數據包轉發處理的特性,以優化核心層獲得低延遲和良好的可管理性。
匯聚層是核心層和接入層的分界點,應盡量將資源訪問控制、核心層流量的控制等都在匯聚層實施。匯聚層應向核心層隱藏接入層的詳細信息,匯聚層向核心層路由器進行路由宣告時,僅宣告多個子網地址匯聚而形成的一個網絡。另外,匯聚層也會對接入層屏蔽網絡其他部分的信息,匯聚層路由器可以不向接入路由器宣告其他網絡部分的路由,而僅僅向接入設備宣告自己為默認路由。
接入層為用戶提供了在本地網段訪問應用系統的能力,接入層要解決相鄰用戶之間的互訪需要,并且為這些訪問提供足夠的帶寬。接入層還應該適當負責一些用戶管理功能,包括地址認證、用戶認證和計費管理等內容。接入層還負責一些用戶信息收集工作,例如用戶的IP地址、MAC地址和訪問日志等信息。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软件设计师习题笔记-重点习题五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解决mysql ERROR 1045(2
- 下一篇: C++ opengl 线段的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