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十年科学争论,张辰宇团队阐明食物miRNA被胃吸收的分子机制,miRNA跨界调控再添力证...
生物信息學習的正確姿勢
NGS系列文章包括NGS基礎、在線繪圖、轉錄組分析?(Nature重磅綜述|關于RNA-seq你想知道的全在這)、ChIP-seq分析?(ChIP-seq基本分析流程)、單細胞測序分析?(重磅綜述:三萬字長文讀懂單細胞RNA測序分析的最佳實踐教程)、DNA甲基化分析、重測序分析、GEO數據挖掘(典型醫學設計實驗GEO數據分析 (step-by-step))、批次效應處理等內容。
2020年8月17日,南京大學張辰宇教授團隊在?Cell Research?雜志發表最新研究成果:SIDT1-dependent absorption in the stomach mediates host uptake of dietary and orally administered microRNAs。
該研究發現,哺乳動物胃中的SIDT1蛋白介導食物miRNA的吸收,進而使其在動物體內發揮生物學功能。
早在2011年,張辰宇團隊首次發現了食物中的植物miRNA可以被哺乳動物吸收,并跨界調控動物靶基因的表達,顛覆了此前外源核酸不能被哺乳動物的消化道完整吸收,并在體內有生物學功能的經典生物化學概念,也從一種新的維度對于俗語“人如其食(You are what you eat)”進行了科學解釋:一定程度上,食物可以影響攝食者。
2014年,張辰宇團隊在?Cell Research?雜志發表論文,首次證明了植物miRNA可能是中藥的活性成分,發現一種在金銀花中豐富的植物miRNA——MIR2911,可直接靶向包括H1N1、H5N1和H7N9在內的甲型流感病毒(IAV),飲用金銀花湯劑可以抑制病毒復制,預防IAV感染,并減少H5N1誘導的小鼠死亡。
2020年8月,張辰宇團隊在?Cell Discovery?雜志發表論文,通過臨床試驗證實,金銀花MIR2911能夠直接抑制新冠病毒的復制,加速新冠肺炎患者的核酸轉陰時間。
點擊查看:張辰宇團隊等通過臨床試驗證實,金銀花可抑制新冠病毒復制,加速患者好轉
此外,2015年,張辰宇團隊在?Protein & Cell?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外源植物miRNAs以及人工合成的siRNAs可通過胎盤轉移,直接調控胎兒的基因表達,也顛覆了核酸不能通過哺乳動物胎盤的傳統觀點。
雖然這一系列研究,以及越來越多的來自其他科研團隊相關的研究,都支持了外源miRNA可以跨界調控這一新觀點,但仍遺留了一個最大的問題和爭論:
外源miRNA如何在消化道保持穩定并被吸收,其吸收的具體機制是什么??
因為在傳統的觀念中,如果RNA能被完整地吸收,需要克服兩大障礙:
1、RNA的降解問題,RNase存在非常廣泛,對比DNA等其他分子,RNA極其容易降解,因此,RNA這種生物大分子不太可能在消化道中保持完整;
2、RNA是核酸大分子,其化學性質決定了RNA不能自由穿透細胞膜進入細胞,需要有特定的轉運機制才能進入細胞,而之前在哺乳動物體內并沒有發現負責轉運RNA的蛋白。
基于以上的觀點,人們推定:口服RNA或者食物中的RNA,即完整的外源RNA不能被哺乳動物消化道吸收。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張辰宇團隊首次揭示了食物miRNA的吸收機制,證明了動物體內的胃粘膜頂細胞上的SIDT1是攝取食物miRNA的關鍵蛋白。SIDT1敲除小鼠的血液中外源miRNA的基礎水平顯著降低,且對外源miRNA的吸收功能受損。
在傳統的觀念里,人們一直認為胃只在機械性消化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大多數營養素——包括單糖,氨基酸,單核苷酸和無機鹽,主要吸收在含有豐富消化酶的小腸之中。
有趣的是,和傳統的生理學觀點不同,他們明確了胃是食物miRNA吸收的主要部位,而SIDT1敲除小鼠的胃呈現顯著減弱的食物miRNA吸收。進一步的機理分析表明,胃粘膜頂細胞經SIDT1介導吸收外源miRNA依賴低pH環境。
此外,通過口服給藥的方式,MIR2911經SIDT1介導吸收后,可以起到改善小鼠肝纖維化的治療作用,而在SIDT1敲除小鼠的療效卻并不明顯,這為口服的小RNA療法提供了啟示。
總體來說,這項研究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這項研究首次揭示了SIDT1介導食物miRNA吸收的分子機制,為“哺乳動物能吸收并利用食物miRNA——近十年來細胞外RNA研究領域中最具突破性和爭議性的發現之一”提供了有力證據,從而結束了這個領域長達10年的爭論。
2、從傳統消化生理學的角度,胃是儲存食物的器官,本身的吸收功能很弱,僅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和少數的幾種物質(如酒精和阿司匹林)等,而大分子核酸需經腸道先消化成小分子的核苷酸、核苷和堿基,再被吸收入腸上皮細胞。這項研究突破了這一傳統認知,發現了胃的新功能和核酸吸收的新途徑——胃直接吸收食物中的miRNA。
3、SIDT1介導食物miRNA的吸收依賴低pH環境,也從進化的角度解釋了為什么動物消化系統能完整地吸收利用外源miRNA——在胃內的pH值始終保持低水平的酸性環境中,RNase基本沒有活性,保證了外源miRNA在胃里的穩定性。
4、通過口服給藥的方式,MIR2911經SIDT1介導吸收后,能減輕小鼠的肝纖維化。這種天然的吸收途徑,為基于小RNA的治療提供了新的策略,也為基于RNA的藥物開發提供了潛在方向。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2-020-0389-3
往期精品(點擊圖片直達文字對應教程)
后臺回復“生信寶典福利第一波”或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教程合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结束十年科学争论,张辰宇团队阐明食物miRNA被胃吸收的分子机制,miRNA跨界调控再添力证...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值得思考,机器学习模型做出的决策是你想要
- 下一篇: Nucleic Acids Res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