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 子网掩码 网关
A類、B類、C類IP地址區別
IP地址(其實這個是IPV4)是一個32位的二進制數,由四個八位字段組成。每個IP地址包括兩部分:一部分為網絡標識,一部分為主機標識。
A類地址前8位為網絡標識。后24位為主機標識
B類地址前16位為網絡標識。后16位為主機標識
C類地址前24位為網絡標識。后8位為主機標識
a類地址 : A類地址前8位為網絡標識,后24位為主機標識。范圍從0-127,0是保留的并且表示所有ip地址,而127也是保留的地址,并且是用于測試環回用的。因此a類地址的范圍其實是從1-126之間。 如:10.0.0.1,第一段號碼為網絡號碼(這就是網絡標識),剩下的三段號碼(指的是主機標識)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轉換為2進制來說,一個a類ip地址由1字節的網絡地址和3字節主機地址組成,網絡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0”, 地址范圍從0.0.0.1 到126.0.0.0。可用的a類網絡有126個,每個網絡能容納1億多個主機(2的24次方的主機數目)。 以子網掩碼來進行區別:255.0.0.0.
b類地址:范圍從128-191,如172.168.1.1,第一和第二段號碼為網絡號碼,剩下的2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轉換為2進制來說,一個b類ip地址由2個字節的網絡地址和2個字節的主機地址組成,網絡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0”,地址范圍從128.0.0.0到191.255.255.255。可用的b類網絡有16382個,每個網絡能容納6萬多個主機 。 以子網掩碼來進行區別:255.255.0.0
c類地址:范圍從192-223,如192.168.1.1,第一,第二,第三段號碼為網絡號碼,剩下的最后一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轉換為2進制來說,一個c類ip地址由3字節的網絡地址和1字節的主機地址組成,網絡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10”。范圍從192.0.0.0到223.255.255.255。c類網絡可達209萬余個,每個網絡能容納254個主機。 以子網掩碼來進行區別: 255.255.255.0
子網掩碼
子網掩碼定義(subnet mask)又叫網絡掩碼,地址掩碼,子網掩碼就是將主機地址的幾位用來做網絡地址來將網絡劃分成若干個子網,它是一種用來指明一個IP地址的哪些位標識的是主機所在的子網,以及哪些位標識的是主機的位掩碼。子網掩碼不能單獨存在,它必須結合IP地址一起使用。
子網掩碼只有一個作用,就是將某個IP地址劃分成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兩部分
計算方式
由于子網掩碼的位數決定于可能的子網數目和每個子網的主機數目。在定義子網掩碼前,必須弄清楚本來使用的子網數和主機數目
方法一:利用子網數來計算:
1.首先,將子網數目從十進制數轉化為二進制數;
2.接著,統計得到的二進制數的位數,設為N;
3.最后,先求出此IP地址對應的地址類別的子網掩碼。再將求出的子網掩碼的主機地址部分(也就是“主機號”)的前N位全部置1,這樣即可得出該IP地址劃分子網的子網掩碼。
例如:需將B類IP地址167.194.0.0劃分成28個子網:
1)(28)10=(11100)2;
2)此二進制的位數是5,則N=5;
3)此IP地址為B類地址,而B類地址的子網掩碼是255.255.0.0,且B類地址的主機地址是后2位(即0-255.1-254)。于是將子網掩碼255.255.0.0中的主機地址前5位全部置1,就可得到255.255.248.0,而這組數值就是劃分成28個子網的B類IP地址 167.194.0.0的子網掩碼
網關定義
要實現這兩個網絡之間的通信,則必須通過網關。如果網絡A中的主機發現數據包的目的主機不在本地網絡中,就把數據包轉發給它自己的網關,再由網關轉發給網絡B的網關,網絡B的網關再轉發給網絡B的某個主機
網關 DNS服務器 DHCP 定義 https://blog.csdn.net/zhaisharap/article/details/102719392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IP地址 子网掩码 网关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明令禁止工作“996”,是对“生而为人”
- 下一篇: C#中IEnumerableT.Jo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