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强力废除汉字45年后,这个中国小邻国,为何在教科书上恢复用汉字?
直至上個世紀50年代以前,將漢字作為官方文字的國家一共有四個,分別為越南、韓國、朝鮮、日本,在其他的一些地區,如緬甸的佤邦地區,這里的民眾不僅用漢字也全部說漢語,如果不看他們的國旗,你還真會以為就在中國。但隨著二戰結束后,歐洲強大的工業、科技、文明的強勢入侵,強烈地沖擊著這些國家的原有儒家文化基礎,加上很多國家為了增強文化自信,執意脫離與中國的文化紐帶,竟開始不顧后果地開始強力廢除漢字。
越南是在1945年以后,正式停止了漢字的使用,但越南的中學則直到1975年仍然還保留有漢字教育,但隨著越南的統一,越南后來也廢除了漢字教育,漢字在越南也就銷聲匿跡了。好歹越南還從1919年廢除科舉制度時,就已經做了廢除漢字的準備,有近百年的過渡期。
而我們的另一個海上鄰國韓國,對于漢字的態度上就明顯有點過于極端,且操之過急,完全沒有考慮到后果,以至于在強力廢除漢字45年后,中國這個最小的鄰國,現在又已經在教科書中恢復了使用漢字。那么,韓國當初為什么要廢除漢字,如今又要頗費周折地恢復漢字呢?
韓國使用漢字的歷史同樣悠久,尤其是在漢武帝在位時,我國迎來了歷史上又一個鼎盛時期,漢武帝不僅滅掉了朝鮮半島的未滿政權,還在朝鮮半島設立了漢四郡,這讓先進的儒家文化首次比較全面地進入到了朝鮮半島,此后,儒家文化便在朝鮮半島逐漸普及,漢字也成了當時朝鮮半島統治階級所倡導的主要交流文字。而朝鮮半島的原生土著語言是一種只有語言而沒有文字的語言,由于兩種語言的語氣不同,說著韓語寫著漢字不太便利,所以韓國的第四代國王便組織了一大批學者,創造了適合標記韓語語音的文字體系即韓字。因為是根據漢語的演變而來,所以韓國當時在造字的過程中,也都是到中國來深入學習音律,將兩者結合演變,所以此前的韓語到處都有漢語的影子。
但是隨著20世紀70年代末期,韓國創造了漢江奇跡的經濟大騰飛,經濟實力的迅猛增長,使得韓國迫切地需要尋找歷史文化層面的自信,于是韓國直接開啟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漢字廢止運動,韓國在全國范圍內開始大力地推動新韓文的教育,在小學教育上甚至完全廢除了漢字的存在,經過一番大規模的整改以后,韓國上下也只能找到三所大學設中文系,漢字也已經逐漸地退出了韓國人的生活,韓國也開始將一些歷史遺跡上的漢字進行剔除。
俗話講,創造創新是異常艱難,但是破壞損毀則是輕而易舉,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隨著時間的推移,韓國的目標終于開始顯露成果,目標也基本達成了,人們日常使用收看的報紙,新聞雜志等媒介一律采用韓文。到了90年代后期,可以說漢字已經在韓國銷聲匿跡般的存在,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輕人,根本不知道也不認識漢字,都不如看英語熟悉,從正面角度來講,韓國的這一做法確實對提升韓國的民族自我認同感有了很大的幫助,但也是這場廢除漢字運動的唯一好處。
很快,韓國強力推行的韓文弊端就大量涌現,全國年輕人對于朝鮮民族長達千百年的過程中,積累鑄造的文化瑰寶,全然不識,眾多的歷史典籍、重要文獻和千百年積累編撰的法律條文,由于此前都有大量漢字書寫,故而這些韓國新一代年輕人完全不認識,也不熟悉。博物館精美絕倫的國寶,也只因為是漢字書寫的,竟然導致年輕人無法鑒賞。
相反,由于文化領域造成了巨大斷層,身處在文化空白的韓國年輕人則開始大量接收快速入侵的西方文化,時至今日,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韓國是一個基督教國家,儒家的仁義禮智信的優良傳統早就不見蹤影,西方文化的價值觀快速普及到了韓國年輕人的心目中。
除此之外,新韓文發音重疊率頗高,文藝表達并不廣泛,都時刻困擾著韓國民眾,更為重要的是,本民族的歷史英雄、英雄事跡大家都不能深入地了解學習,只能只聞其人,不聞其事,于是,大家也經常聽說什么韓國歷史上的國土大到數百萬平方公里的謬論,這就是不能熟讀本民族歷史的悲哀,因為他們自己大部分也都不認識自己的史書,道聽途說一些謠言后慢慢地傳來傳去也就變味了,大部分人不能通過查實史料來印證自己的懷疑。
廢止漢字數十年后,韓國民眾生活上的不便利,尤其是漢字對韓國教育的影響是一部分韓國人希望能夠恢復漢字教育,這種學生家長的意愿是最強的,所以經過長時間的走訪、調查、論證后,2015年起,韓國小學課本上消失了近45年的漢字又重新復活了。說到這兒,小編想說,一個國家不能沒有歷史,更不能沒有文化,更不能沒有民族英雄。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强力废除汉字45年后,这个中国小邻国,为何在教科书上恢复用汉字?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ストアドプロシージャ(存储过程)
- 下一篇: bash builtin e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