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秦国因商鞅变法成为强国,嬴驷即位之后,为何要处死功臣商鞅?
原標題:秦國因商鞅變法成為強國,嬴駟即位之后,為何要處死功臣商鞅?
商鞅入秦時期的秦國背景,剛經歷數代亂政,獻公本人就是被政變流亡,又歸國政變奪位,雖然平穩傳位給了孝公,但是仍然中央權力不集中,世家大族坐大,民間以村落宗族為單位私斗成風。商鞅力推的中央集權和重律嚴刑,絕對是有利于當時普通百姓的生活環境的。
公叔座向魏惠王舉薦商鞅,結果魏惠王沒聽,商鞅跳槽到了秦國,實行了三部的改革,廢除了井田制,鼓勵開荒,開了歸自己所有,重農抑商。二戶籍制度(為了讓人口變多)一家成年男子不許超過兩個。三,軍功制度,人頭(首級)多可以,升官,當官的也需要立軍功,因為動了貴族的蛋糕,秦孝公死后就沒人給商鞅撐腰。
商鞅變法就是硬生生的打開了底層向上的通道,還把這條通道用律法的形式牢牢固定在秦國命脈上,利益受損的只有大貴族。王權也得到進一步強化。商鞅的死因只能是秦孝公死前沒有徹底消滅老貴族,孝公死后就是這群人瘋狂反撲。對于秦孝公來說,商鞅變法使得國家機器強勁起來,王的權力更加集中,底層邏輯就是削弱貴族權勢。底層百姓通過軍功進入朝堂,擠占貴族朝堂話語權,更多勢力相互制衡,秦孝公權力穩固。對普通老百姓來說,作為奴隸或普通農民,貴族的欺壓只會更狠,整體國力弱,普通百姓只能更慘,流亡別國,只有自己祖國家鄉強盛,他們也才有更好的生活。
秦惠文王殺商鞅有很多理由,但私仇應該是最不重要的一個,惠文王的心胸不至于小到這種程度。個人認為最主要的有兩點,其一是為了安撫貴族,商鞅的變法和歷史上的其他變法還不同,歷史其他變法誰都沒有像商鞅一樣變的這么徹底,從某種意義上說商鞅的這次變法直接推進了奴隸變封建,對貴族的打擊是極其徹底的,所以惠文王殺商鞅就是為了穩住貴族,讓自己坐穩位子。
其二,從宏觀來看,商鞅變法之后形成了封建法治體系,并且在惠文王上位的時候法治的觀念就已經深深烙在秦人心中了,已經不需要商鞅再去監督執行了,而當時的秦國有兩個人凌駕于法律之上那就秦王和商鞅,而封建法治體系最多能接受一人在法律之上,所以商鞅的存在其實也是在沖擊自己的變法成果,所以他的死也是必然。
商鞅權力太大,朝廷里商鞅位居高職的朋友太多,并且他有自己的封地,還有自己的軍隊,功高蓋主。秦惠文王作為新王必須得除商鞅,但是商鞅是功臣毋庸置疑,所以他就借了贏虔和老世族的手殺了商鞅,然后再以商鞅之死限制了老世族的復出。商鞅惹怒了貴族,貴族之怒全部集中于商鞅一人,為了平息他們怒氣,秦惠文王殺了商鞅,后來又給商鞅平反,把這幫阻撓變法的貴族全部殺了,從此秦國再無一人反對變法,秦法得以一直實行下去。
商鞅至少開辟了個晉升通道,擱在奴隸社會,奴隸世世輩輩為奴,在軍國統治下百姓在變法之前也從未閑著。馭民術在這之前孔游歷時就宣傳過,晉升通道也一直都在改善,賞罰分明,舉薦孝廉,九品中正,科舉,高考,無不都是和所謂的馭民術的背道而馳的,都是對固有上層階級的沖擊。馭民術在商鞅之前就被孔提出,如果商鞅率先提出馭民,那和變法就是自相矛盾的,這矛盾可能就是對貴族的妥協,個人覺得當時百姓奴隸都是感謝他的,這在當時奴隸社會至少是一道曙光。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秦国因商鞅变法成为强国,嬴驷即位之后,为何要处死功臣商鞅?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学校私自设置收费或者改变收费的项目,主要
- 下一篇: 买洋酒可以开增值税发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