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传参怎么理解_如何理解Java的值传递
結論
為了加深印象,先把結論放在文章開頭。
++Java中只有值傳遞++。
形參與實參
在理解Java的值傳遞
實參Argument
實際參數,主調用函數傳遞給調用函數的參數
形參Parameter
形式參數,并非實際存在的變量,只在函數定義的函數內部使用。在調用函數時,實參將會給形參賦值,從而實現主調函數向調用函數傳輸數據的目的。
所謂的傳遞,就是實參給形參賦值的過程。這是我們理解值傳遞和引用傳遞的基礎。
基本類型與引用類型
基本類型的變量保存值,即值就是變量自身。
而引用類型的變量的值表示對象的引用地址,而非對象自身。
Java內存空間分為 heap 和 stack。對于基本類型的局部變量而言,空間直接在 stack 中分配(例如int a,虛擬機會為a在 stack 中分配一個四字節的內存空間,用來存放a的值),而對于引用類型的局部變量而言,虛擬機會現在 stack 中分配一個四字節的空間,用來存放指向 heap 的地址,同時在 heap中分配一塊地址用來存放對象。
按值傳遞和引用傳遞
按值傳遞
所謂值傳遞,就是在實參為形參賦值的時候,將值賦給形參。
而引用傳遞,是是在實參為形參賦值的時候,直接將引用(即地址)賦給形參。
所謂的 Java 按值傳遞,就是說明實參為形參賦值時,只存在值副本的拷貝。
測試代碼
一個簡單的測試代碼:
public class ValOrRef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SCENE 1:--------------------");
scene1();
System.out.println("SCENE 2:--------------------");
scene2();
System.out.println("SCENE 3:--------------------");
scene3();
}
protected static void scene1(){
int argument = 1;
incrVal(argument);
System.out.println("After method invoke, argument: " + argument);
}
protected static void scene2(){
Foo argument = new Foo("original");
changeStr(argument);
System.out.println("After method invoke, argument: " + argument);
}
protected static void scene3(){
Foo argument = new Foo("original");
createNewInstance(argument);
System.out.println("After method invoke, argument: " + argument);
}
private static void incrVal(int parameter){
parameter = parameter + 1;
System.out.println("parameter: " + parameter);
}
private static void changeStr(Foo parameter){
parameter.setStr("changed");
System.out.println("parameter: " + parameter);
}
private static void createNewInstance(Foo parameter){
parameter = new Foo("Brand New");
System.out.println("parameter: " + parameter);
}
static class Foo{
private String str;
public Foo(String str){
this.str = str;
}
public String getStr() {
return str;
}
public void setStr(String str) {
this.str = str;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Foo{" +
"str='" + str + '\'' +
'}';
}
}
}
先看輸出的測試結果:
SCENE 1:--------------------
parameter: 2
After method invoke, argument: 1
SCENE 2:--------------------
parameter: Foo{str='changed'}
After method invoke, argument: Foo{str='changed'}
SCENE 3:--------------------
parameter: Foo{str='Brand New'}
After method invoke, argument: Foo{str='original'}
Scene1分析
對于Scene1而言,首先主調函數scene1()方法在 自己的函數調用棧上分配了一個四字節的空間,用來存放 argument的值(值為1)。然后在調用incrVal(int val)時,會在incrVal()自己的函數調用棧上,為parameter同樣分配一個四字節的空間,同時拷貝一份argument的值(值為1)賦給parameter。
此時argument和parameter除了值相等之外,沒有任何聯系。因此在incrVal()內部修改了parameter的值對argument沒有任何影響。
Scene2分析
同樣對于Scene2而言,主調函數在自己的函數調用棧上分配了一個四字節空間,用來存放argument的引用,其值是指向 heap 的一個地址,虛擬機可以通過地址值從 heap 中找到指定的對象。主調函數在調用changeStr()時,虛擬機為changeStr()同樣分配了四字節空間存放paramter的值,并將argument的值(指向 heap的地址)賦值給parameter。
和Scene1相同,argument 和 parameter 除了值相等外,沒有其他關聯。
當changeStr()內部調用paramter.setStr()時,虛擬機會根據paramter的值找到 heap 上對應的Foo對象,然后修改了Foo對象上str所指的值。
由于paramter和argument的值指向了相同的對象,因此argument的對象也發生了改變。
但賦值的過程依舊是按值傳遞。
Scene3分析
對于Scene3,argument保存在主調函數的函數調用棧上,然后在調用createNewInstance時,把值(表示 heap 上的某個空間地址)賦值給了parameter。而在函數內部,parameter的值又被修改成了新創建對象的地址。但是外部argument的值仍然是指向之前的對象。因此argument并未發生改變。
總結
最后在總結一次,Java 只存在按值傳遞。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java传参怎么理解_如何理解Java的值传递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java的编译和连接方法_Java:编译
- 下一篇: python中map函数字典映射_p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