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为何作品没有编入教科书,反而受世人谩骂?
在2008年的時候,西班牙《國家報》記者前往中國采訪中國著名的作家莫言時。詢問了一個犀利的問題,問的就是中國的本土作家,何時可以摘得諾貝爾獎的桂冠之時。莫言似是認真,又似是玩笑般的回答了一句:“也許再過100年吧”。
但命運總是愛和世界上的生物開玩笑,在2012年的時候,諾貝爾獎組委會的電話就打到了中國。而接到這個電話的,正是當年說再過100年的莫言。而這時候,莫言還是諾貝爾獎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的中國本土人。
但諷刺的是,這個獎項莫言拿的著實燙手。并不是說其沒有資格拿到這個獎項,而是在拿到這個獎項之后,其備受國內之人攻殲。當年莫言要是知道馬不停蹄的去斯德哥爾摩領回這個獎項,會得到如今下場的話。會不會不去領獎了?
因為在國內,對于中國首位,也是唯一一位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國人的態度甚是不滿,可以說以憎恨居多。在其得獎之后,諸如《莫言批判》之類的書籍在市面上層出不窮。導致這個獲獎之前還在文學界大受尊敬的文學家,獲獎后反而成為“臭老九”了。
而網絡上攻殲莫言的緣由,無外乎以下幾點。第一就是對其作品獲獎水準的質疑,因為他們認為,莫言絕對算不上是中國最好的作家。莫言的獲獎,乃是豎子成名,德不配位。甚至有反對激烈著,日夜不停的打電話騷擾斯德哥爾摩的評獎組委會,質問為何要將獎項頒給莫言。
其二就是認為莫言的作品,一向聚集中國的社會陰暗面。筆下的故事俱是扭曲的,充滿著負能量。特別是獲獎作品《蛙》,更是極致扭曲當年計劃生育這一國策。且不至于此,其筆下還最愛描寫臍下三寸之事,沉迷于渲染低級趣味的民間立場。
而其三則與其二緊密連接。也是十分顯著的癥結,聽起來似乎也有那么些道理。就是認為莫言的書籍丑化中國,抹黑自己的國家。而諾貝爾獎特意挑選莫言這種陰暗的書籍,是西方的政治陰謀。
而莫言自己身為中國人,竟然對此視而不見。甚至去迎合他們的政治需求,實則是罪惡昭著。而國內相關文學界的“大師”對此表示,像莫言這樣總是揭露社會陰暗面,揭露黑暗的作家。都是“不夠深明大義”的,想起這樣的人,都影響了他們喝咖啡的心情。
但事實上,莫言的小說風格就是“批判性文學”。而這樣的文學家在世界上還有許多許多。而莫言只不過是“樹大招風”了而已,諾貝爾獎的權威性太高。莫言獲獎之后,自然而然的就變為了“中國當代文學界第一人”。
自古就有句俗語叫做“行高于人,眾必非之”,還有一句話叫做“槍打出頭鳥”。莫言只不過是作為一只出頭鳥,被觸犯了利益之人棒擊而已。實際上許多人并沒有深刻的去閱讀過莫言的作品,也沒有那個耐心去閱讀,不過是跟風所致罷了。
但也有一些真正的愛國之人,真心覺得莫言的作品獲獎不好。因為莫言的作品黑暗面太深,太透徹。而諾貝爾獎影響力又十分之大,對于國際影響力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對此,也確實是無法逃脫的一個枷鎖。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为何作品没有编入教科书,反而受世人谩骂?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诗鬼李贺为何天生鬼相,终身无缘科考
- 下一篇: 金庸100年,你还记得那个江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