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创业者浴火涅磐的自白——对话阿里云MVP孙琦
云棲號資訊:【點擊查看更多行業資訊】
在這里您可以找到不同行業的第一手的上云資訊,還在等什么,快來!
- 簡介: 孫琦喜歡調侃自己為“一個失敗的創業者”。跟他聊過之后,我卻發現他跟以往的創業者不同,并非出于追逐創業風潮,也不將重心放在迎來送往的商業公關,而是踏實地迭代技術,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
以下為孫琦的個人專訪,推薦閱讀(約3分鐘)。
一個純粹的技術人
我有很多標簽,萬博智云CTO,Ceph中國社區聯合創始人,基金會亞太大使等等,但我最喜歡做的角色還是布道師。身為創業者,我不得不成為多元化角色,需要考慮營銷、市場、社交等各種復雜事務。而在做技術布道的時候,我只需要關注技術本身,輕松、簡單、純粹。
這也是我最早辭職創業的初心。2011年,公司分配給我一個小團隊研究云計算的方向,當時選型OpenStack,從此徹底走進了IaaS的世界。轉眼到了2013年,那一年幾乎是所有創業者的春天,我看好自己所做技術的前景,于是毅然決然的辭職去創業,研發基于OpenStack私有云的產品。
事實證明,技術創業者最大的問題,是過于技術理想化,容易自嗨,而忽略用戶真正的需求,再好的技術沒有落地場景也是紙上談兵。現在,OpenStack已經成為了私有云的規范之一,但在2013年-2016年,多少用戶會真正認可這一點呢?那時與用戶的交流幾乎都是技術普及過程。To B行業不同于To C行業,To B在價格之外,更看重案例和背景。當IT巨頭們決定要進入這個領域后,創業公司所謂的積累瞬間蕩然無存,能生存下來的只有鳳毛菱角。
一次跨越舒適圈的轉變
于是在2016年,最初的創業合伙人和我對產品方向出現了分歧,公司面臨危機。最終團隊被一拆為二,我經歷了一段掙扎的時光。那時候對自己的初心開始產生懷疑,也曾幾度想過放棄,但實在心有不甘。同時給了我很大信心和勇氣的還有我的團隊,他們在最艱難的時期默默支撐著我,成為我的盔甲。這幫兄弟們陪我風雨同舟一路走來,我自己輕言放棄又怎么對得起他們的信任。人心一散,再想聚就難了。
于是我們決心轉型,轉型的契機是當年一個金融行業私有云項目。我們搭建云平臺只花了兩周時間,但是僅僅遷移十幾套業務系統,我們前前后后花了半年的時間才完成。這個項目是在一個不通高鐵的縣城實施的,從北京3小時高鐵到徐州,再乘4小時大巴到縣城。總共有6名同事去了40多次才把項目完成。這給了我很大的觸動,為什么看似簡單的遷移,卻讓我們付出了如此高昂的成本,同時也堅定了團隊轉型做云遷移這個細分領域的決心。
一些技術創業者需要具備的特質
洞察——深入理解用戶需求。做技術的人在聽用戶講需求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去想技術實現細節,而缺乏對用戶需求源的理解,這就容易造成你滿意的產品,對用戶毫無用處的情況。所以在和用戶交流的時候,一定要了解用戶為什么會提出這個需求,只有理解了這一點才能把產品做好。
長遠——關注歷史。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個新的技術產生必然有其歷史發展過程,機械式的學習往往讓人覺得更加困惑。關注歷史的發展過程,更容易讓人懂得最早的設計者的想法,加深對現狀的理解。目前很多新的技術,并不是絕對意義的創新,更多偏向模式創新,就像容器一樣。所以關注歷史,能夠更快領悟新技術。
廣闊——深挖洞、廣積糧。IT行業在近10年發展迅猛,變的是層出不窮的新技術,不變的是學習新技術的方法論。云計算從業者需要掌握的內容則更多,前幾年還是OpenStack,現在已經全面進入無服務化了。所以從業者應該時刻保持危機意識,對目前工作的內容深入理解,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也要關注。
灑脫——學會斷舍離。到達一定階段以后,就要有勇氣放棄自己所堅持的一些事物,比如市場不需要的東西。面臨這種情況,能否在堅持大方向的前提下,于細微處斷舍離,對人是很大的考驗。很多時候,學會放棄最難。
創業過程讓孫琦完成了自我突破,他似乎變了很多,又好像從未改變。他像每一位阿里云 MVP一樣,堅守自己相信的,堅持自己熱愛的。
我要成為阿里云 MVP
【云棲號在線課堂】每天都有產品技術專家分享!
課程地址:https://yqh.aliyun.com/live
立即加入社群,與專家面對面,及時了解課程最新動態!
【云棲號在線課堂 社群】https://c.tb.cn/F3.Z8gvnK
原文鏈接
本文為云棲社區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一名创业者浴火涅磐的自白——对话阿里云MVP孙琦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60TB 数据量的作业从 Hive 迁移
- 下一篇: 阿里云李飞飞:今年将帮1000家企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