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名高校教师被降级!打破职称终身制,山东在行动!
近日,媒體《學知報》刊發了方言的文章,介紹了威海職業學院深化教育改革工作情況。方言稱,盡管該院的改革有些還處于探索階段,有些只是初見成效,但該院必將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攻堅,以更實舉措提高改革成效。
>>>>
據報道,這所高職主動告別“終身制”,破除“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五唯”桎梏。
該校剛剛結束的第五聘期專業技術崗位競聘在校內外引起震動:1名教授、4名副教授因為業績處于同級競聘崗位末尾被降級低聘,同時有14名青年教師則因業績突出而被破格直聘為副教授。
職稱制度的改革給長期沉悶的校園帶來的活力,也在全國院校中激起波瀾。
在威海這樣一個非中心城市,一個人口不多的濱海小城,卻有著這么一所堪為職教表率的努力者,其實無他,就是一個詞——“主動”。這大概就是威海職業學院能夠脫穎而出的根本。
這個“主動”,既包括向外的主動亮相、主動爭取,又包括向內的主動挖潛、主動“揮淚斬馬謖”。
用該校領導帶著些自嘲也尷尬的話說,就是“充分發揚‘小事不要臉,大事不要命’的精神,抓住一切機會,全力爭取,以“一切資源都是教學資源”“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辦學理念成為當地的職教擔當。
在該校的簡介中,有一段話引起了筆者的關注:“推進‘放管服’改革,編制下放事項清單,逐項推進流程再造。”
這段話常見于政府部門的“簡政放權”介紹,在高校中卻不多見。
大學作為一個學術共同體,其管理運行理應尊重教育的規律。然而,在當下的高校制度設計下,往往采用行政管理的手段來處理學校各項事務。
雖然高校的“去行政化”一直是業內外的共識,但是知易行難,部分高校“行政化”甚至“官僚化”的傾向,已經成為制約高校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行政化”的主要特征就是“被動”“不擔當”“不作為”。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威海職業學院勇于“刀刃向內”,從“還教育本來面目”入手,從根本上為全校上下的“主動作為”清除制度障礙。
這些事情沒有誰讓學校和校領導班子去做,但是他們自己主動想到了,想到了之后,規劃到了,規劃之后還做到了,做到了之后還持續不斷地做深做系統、做好做鏈接。
這就是主動性,這就是一種力量和朝氣,更是希望。
想干事和想干成事的人和院校,其實就是要向威海職業學院這樣的表率學習,學習他們不懈的努力和不計較的胸懷,只要有利于學校發展有利于學生發展,就積極主動地改革,就積極主動地去捅破天花板,盡力打開所有的可能性。
—THE END—
編輯?∑Gemini
來源:山東教育發布,摘編自《學知報》、威海職業學院
文章推薦
?清華“最強本科生”揭曉!網友:我大概是來湊數的……
?喝酒、看劇、吃火鍋……這些硬核選修課,我怎么沒趕上?
?哲思 | 情商高的人,都懂得這五種處事方式
?陳省身訪談錄:數學是我唯一能做的事
?神經網絡其實和人一樣懶惰,喜歡走捷徑......
?霍金承認有鬼神,為什么霍金和牛頓這些人最后都信神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12名高校教师被降级!打破职称终身制,山东在行动!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奖励超10万!交大超牛本科生:成果达博士
- 下一篇: 天才王垠惊人言论炸翻网友:相对论是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