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美国教育为何走向失败?
美國教育為何走向失敗?
因為學區房殺死了公平,
還是教師工會不負責任,
才讓美國依賴移民人才。
(一)公立學校
美國教育歷史開始于1636年建立哈佛學院,獨立前教育都是移植英國宗主國教育模式,從初等學校到高等學校,都是教會壟斷教育,但獨立后政教分離國策,讓公共學校與宗教分離,也讓美國教育擺脫歐洲模式,奠定了現代美國公立學校基礎。
美國公共學校成立背景是一個具有長期地方自治傳統國家,需要有共同民族精神、政治理念和價值觀,來實現國家統一,同時歐洲移民不同習俗背景,無法同化到美國社會之中,危害一個年輕國家共和政體實驗,也需要公共學校幫助歐洲移民美國化。
不過1787年通過《美利堅合眾國憲法》,沒有授予聯邦政府管理教育權力,而是將教育權力完全保留給各州,提供了各州自辦教育法律依據,也鼓勵各州辦教育積極性,同時發現只有依靠固定稅收,才能保證學校正常運行,從此建立起征稅辦學制度。
此后隨著美國領土擴張和工業革命推動,普及初等教育成為美國迫切解決問題,從1820年代起美國工人階級掀起了免費公立學校斗爭,工商資產階級為了擴大社會各階層選舉權,也開始支持公立學校教育事業,這兩股勢力聯合推動以公共稅收維持公立學校,不僅奠定了美國資本主義教育制度基礎,也成為美國普及義務教育運動開端。
同時美國政府曾試圖設立國立大學,但各州堅持自由發展原則,反對國立大學建立,主張建立州立大學,由此美國教育領導權,還是實行典型地方分權,州教育委員會為州最高教育行政機構,下面設學區作為地方教育行政機關,1868年開始設立教育總署,但并不領導各州實際教育決策。
由此我們發現美國公立學校,從開始就有兩個深刻烙印,其一是地方自治,美國聯邦政府無權干涉各州教育,其二是征稅辦學,教育經費來自政府稅收,有房產納稅人每年必須繳納數目不等學區教育稅,所有公立學校必須努力為納稅人服務,采取學區制和就近入學原則,形成學區房概念。
從此公立學校和房地產就相互影響,經濟差的地方房產稅收少,投入到教育系統錢很少,久而久之就形成差學區,經濟好的地方房產稅收多,而且由于房價過濾掉一大批家境不好孩子,這樣在投入和生源雙重作用下形成好學區,隨便拉出個小學初中都是9分和10分的,壟斷高等教育升學機會。
換句話說,學區房就是一種利用錢,把整個社會分層制度,我們學區房制度就是借鑒美國,區別在于現在還沒收房產稅,但已經通過居高不下房價實現社會分層,我們80后和90后上學時,還能與高官土豪子女在同一所學校上學,但我們下一代就不可能了,因為他們達官貴人孩子上的都是貴族學校和國際學校,就連窮人家孩子和普通中產孩子,也因為學區房存在,從此不可能有交集,窮人家孩子通過讀書翻身困難越來越大。
(二)教師工會
美國早期公立學校老師,往往由家庭主婦擔任,薪酬也不高,教師工會目的只是為了保證弱勢低收入人群就業,但是借助教育特殊地位和龐大會員,在1960-1970年代公民政治運動中,美國教師工會逐漸成為一個特殊利益集團。
這要從美國選舉說起,有一項選舉比較特殊,那就是學區董事會,這個機構算是整個學區內學校管理層,負責管理學區教育事務、指定地方課綱,并決定地方教育政策,即由人民選舉產生獨立管理層來管理公立學校。
此時 學生家長缺乏相關信息,更缺乏組織性,甚至對學區選舉缺乏足夠興趣,因此投票率通常低于20%,而學區董事會政策直接決定教師工資和退休待遇,與教師利益切身相關,教師工會又具有良好組織和資金資源團體,有著充足人才和財力支持候選人競選,因此教師工會成為既有利益又有能力,決定學區董事會選舉結果的唯一群體。
同時美國是兩黨政治,全國教育協會和美國教師聯合會,又是美國兩個最大競選贊助方,每年超過5500萬競選資金,捐助到各級議會選舉中,總額都超過全美卡車工會和步槍協會,介于兩黨和教師工會緊密關系,從聯邦到州政府各個層級,都不愿與教師工會發生矛盾,美國教育體系也因此向教師工會大幅度傾斜。
其中最嚴重是學校在工會干預下與教師簽訂勞工協議中有一項終身任職制度,導致平均2500個老師才有一個被開除,相對應美國平均每57個醫生就有一個被吊銷行醫執照,平均每97個律師中就有一個被吊銷律師執照,可見美國教師成為最難開除職業。
美國終身任職制度源自于大學教育,主要是為了保護學術自由而規定教授終身任職,但大學終身任職教授資格評定標準繁瑣漫長,而美國公立學校教師卻在任教兩年后自動獲得終身任期,與教學質量完全沒關系,曾經有一位校長試圖開除一個在錄像下看報、讓學生閑聊老師,但最后在教師工會干預下,不得不付出一年薪資將他重新聘回來.
此外美國公立學校校長,不僅在人事問題上寸步難行,同時在績效管理上也束手無策,因為教師工會奉行一個宗旨,就是所有教師必須一致對待,不能有個體差異,由此全力阻撓有助于提升教育效率法案,如1998年加州教師工會,花700萬美元挫敗Prop法案,該提案要求把學生表現列為教師考評因素,并要求教師通過科目認證考試。
由此全美國公立學校校長,既不能開除差的教師,也不能對優秀老師給予績效獎勵,這讓底層教師成為最大受害者,因為公立學校教師工資并不高,甚至可以說很低而且是死工資,尤其是連年教育經費縮減和社會福利萎縮背景下,比起醫生律師來說,教師待遇非常不好.
然而教師面臨工作環境和工作壓力卻更加惡劣了,隨著社會貧富分化越發嚴重,干好干壞又一個樣,就形成了教師們怠工極端情況,即使有理想有能力老師,也只能那種劣勝優汰環境下,將熱情和壓力消磨殆盡,而壞老師與日俱增則加重了好老師教學負擔,從而讓學校進入惡性循環, 在一些犯罪率高的低收入社區學校,教師還面臨打架、斗毆和槍擊危險。
更離譜是那些極度不稱職教師,被送入調職中心等待聽證處理,在漫長聽證期間還能享受全薪和福利,這個聽證過程可長達三年時間,僅僅在紐約州調職中心,就有700多名公立教師無所事事等待聽證,他們涉及曠工、犯事和性騷擾,但紐約州政府每年卻要花費1億美元供養他們,這個費用足以供養20所中國內地不錯縣級高中。
此外美國長期地方自治傳統,尤其是美國聯邦政府對州教育無權干涉,沒有教育部發行統一教材,教師不負責任幾乎沒有作業,以致美國公立學校學生基本能力培養效果不佳,許多學生到四年級還不具備正常閱讀能力,數理化成績更在各類國際評估中處于落后位置,有部分學生進入大學后,還要先接受補償性預科教育,但美國人卻還在迷之自信說搞素質教育。
(三)移民人才
美國公立學校問題最早在1957年就已被發現,那年前蘇聯成功發射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這讓美國政府感到震驚,而美國公眾則把目光投向公立學校的教育質量上,責備美國宇航技術落后是教育質量下降結果,由此美國政府將國防建設和教育緊密聯系在一起,于1958年頒布《國防教育法》,確立了以培養高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教學新體系。
然后是1965年隨著民權運動興起,美國國會通過了《初中等教育法案》,要求根據各學區貧窮兒童數量分配資金,通過提供課本、器具和實物來確保貧困學生有足夠學習資料,但資金由地方州政府控制,到70年代則促進教育機會平等,通過禁止性別歧視的《教育修正法案》,以及《全體殘障兒童教育法案》。
但到80年代里根政府期間全國范圍測試,依舊發現老美學生成績不斷下降,從而引發又一波教改浪潮,但這次沒有采取加大政府投入方式,而是引入市場機制,一方面是對學生實行搖號擇校制度,那些想追求進步學生不必限制在輟學工廠,可以通過擇校選擇中意學校,但是好學校往往是稀缺資源,不可能滿足所有人需求,所以法律規定申請人大于開放名額時,就需要公開搖號,這種制度本意是讓美國公立學校管理,從過去政治行政模式轉變為經濟市場模式.
另一方面是對公立學校改革,州政府可以與一些團體、企業和個人簽訂合同,將某些公立學校主辦權交付給他們,直白說就是公校委托私營,到90年代克林頓政府支持下,公校私營現象流行全美,被社會輿論認為是美國公立教育發展新方向和新希望。
其中最著名是1994年實行的KIPP知識就是力量項目,這些KIPP學校重視標準化考試,延長學生在校時間,要求學生按規定完成家庭作業,并在周六和暑假補課,用獎罰改變過度寬松學習環境,用勤奮和紀律嚴格要求落后學生,還對教師建立完善激勵機制,尤其是對優秀教師獎勵不設上限,最大程度激發他們教學熱情和潛力,這就是典型東亞式教育模式。
實際上KIPP寓意就是知識改變命運,特別是今天美國如果沒有大學學位,那就是文盲很難找到工作,因為底層工作要么外包給中印越三國,要么就被非法移民老墨給占據了,如果一個老黑輟學,就只能走邪路和領救濟了.
由此KIPP超常壓力,就是讓你知道上大學是唯一出口,而KIPP系統超過80%大學升學率,也成為所在州公立學校里面最好的,也能得到大量社會捐款,從而受到美國窮學生哄搶,需要抽簽才能入學。
同時美國私立學校,相比學區房隔離不同的階層更進一步,更是一種金錢說話,每年光學費在7萬美元左右,這還不算捐款,不算參與各種活動費用,這些學校學習強度,一點不比國內的小,但也確實培養了不少人才,如比爾蓋茨和扎克伯格等美國精英階層主要來自私立學校.
至此美國公立學校已經走向失敗,雖然它曾經相當有效,為這個超級大國培養了大量工程師、科研人員和政治家,其中20世紀以來產出過10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10位總統,但現在公立學校成為很多美國家長最后選擇,有能力首選私立學校,沒能力的擠破頭也想將孩子送進KIPP這種公校私營特許學校。
此外美國公立學校培養人才不足,也讓美國不得不依賴移民人才發展高端產業,最明顯是中印兩國移民人才占領美國硅谷,我們清華北大相傳是美國人才培訓基地,其中赫赫有名清華姚班、北大圖靈班、中科大少年班和上海交大ACM班,他們背后都有美國大學影子,籠絡都是我們學科競賽大佬和各省狀元,相當于收集了我們基礎教育體系下最優秀學生,他們很多人本科畢業后,都會前往美國留學科研,助力美國高端產業發展。
最后美國為了讓留學人才全部 為己所用,特朗普承諾再次當選總統后,所有就讀美國高校外國留學生一旦畢業,美國政府將自動向他們發放永久居留許可證,即俗稱綠卡,以免他們離開美國去其他國家創業,可見美國為了搶奪他國人才已經達到了瘋狂地步,也側面反映美國本土人才培養有多缺乏,尤其是美國本土基礎教育有多爛,這就是美國教育走向失敗不得不承認事實。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深度好文:美国教育为何走向失败?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inux两个进程交换信息,如何在Lin
- 下一篇: linux 查看opengl版本,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