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光机电算到软硬芯云,华为影像XMAGE希望继续为移动影像做些什么?
當影像有了品牌,我們應該期待什么?
2022 年,作為引領移動影像發展的重要角色之一,華為影像「XMAGE」橫空出世。不同于自身以往、包括其它品牌常見的與傳統老牌相機或光學廠商聯名,華為整合了多年來在移動影像領域的創新和積累,以 XMAGE 為名發布了專屬的移動影像品牌。
XMAGE 是華為在移動影像領域的全新探索,從「光機電算」(光學系統、機械結構、成像技術、圖像處理)四個維度,構建起了華為移動影像未來發展的技術范式;與此同時,它亦更深層次地追求手機影像帶來的情感層面的體驗,鼓勵使用者用手機記錄生活中的美好與樂趣,表達稍縱即逝、彌足珍貴的情感。
昨天,在結束于上海的「華為影像 XMAGE 品牌之夜」活動里,我們看到華為既回顧了過去十數年來自身在影像領域的探索與進步,也預告了在未來更長時間內,XMAGE 對其品牌理念「影像力量」的全新定義:以極致的影像技術和體驗,激發消費者的想象力、創造力、鑒賞力,讓每一張影像作品呈現超越表象的力量感。
華為影像 XMAGE 品牌之夜現場
當手機影像從機械、冰冷且功能性的「描述」,變成一個獨立且個性的「品牌」,你會發現 XMAGE 并不只聚焦于「創造更強的影像硬件」,它還代表著華為在移動影像領域特有的思考和洞察。
▍以「共創」為名,開啟華為影像的下一個十年
「共創」是當下互聯網最熱門的關鍵詞之一,XMAGE 的大方擁抱更不顯意外。
2017 年,華為舉辦首屆全球影像大賽(時稱「新影像大賽」,NEXT-IMAGE Awards),開創了中國市場手機品牌探索移動影像文化的先河。至今,大賽面向全球已連續舉辦 8 屆,共有 17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參與活動,作品投稿累計數量超過 400 萬件。華為影像大賽(XMAGE Awards)已成為當今最大規模、最具影響力的影像盛事。
彼時尚未形成共創浪潮,但華為就已經開始從全球手機用戶作品中洞察用戶拍攝心理和喜好,以此推動并引領移動影像技術革新與突破,慢慢地這也成為了 XMAGE 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 年,華為聯合國際攝影中心(ICP)共同撰寫手機影像趨勢報告,總結了 15 大手機影像趨勢;2022 年,華為與法新社旗下的研究機構 FactStory 合作撰寫《華為影像 XMAGE 2023 年度趨勢報告》,與全球消費者共同探索全新影像表達方式和藝術追求。
2024 年,華為首次啟動全球影像巡展,繼迪拜、柏林之后,華為影像優秀作品也將在吉隆坡、墨西哥城、上海等地巡展。這是華為史上規模最大的影像展覽,旨在讓更多人看見、感受、傳遞影像力量。這不僅重大利好移動影像乃至整個攝影文化藝術圈,對華為自己、以及 XMAGE 來說,也是一次重要的「積累」。
于是「共創」也就來的順其自然、亦理所應當。
華為影像 XMAGE 共創計劃概要
▍「光機電算」常在,「軟硬芯云」新來
XMAGE 之后,華為影像的邊界一直在被拓寬,若說「光機電算」是過去華為對影像技術的執著與突破,而現在所談及的「軟硬芯云」(軟件、硬件、芯片、AI 端云協同),則更像是華為試圖對整個影像系統的革新和重新定義。
在數碼攝影領域,有一對矛盾一直是所有廠商都致力于解決的問題,那就是「工程師對產品硬件和參數指標層面的不懈追求」和「拍攝者對個性化、風格化、小型化的強烈需求」之間的矛盾。在手機攝影上,這一矛盾更為凸顯——工程師為了讓影像效果更好,必須為手機盡可能配備更大的傳感器和鏡組,并搭載更復雜的算法,而用戶真正想要的是手機拍照清晰、啟動速度快、不發熱,同時還要控制體積和重量。
此前,許多手機廠商處理這對矛盾的方式更像是單點突破——硬件素質不夠,那就嘗試堆高算力、研究算法以彌補硬件缺失;算法跟不上,那就采購更強大的硬件、塞進更多鏡頭,彌補算法不足。因此,當手機發展到今天,所有旗艦影像手機都變成了體積厚重、背后掛著碩大相機模組的「怪物」。同時,用戶還要學習相機應用中不斷增加的各種繁瑣選項和功能——手機攝影這件事,已經來到了變革的臨界點。
面對這一現狀,華為的選擇是對手機影像進行重新思考和解構。「XMAGE 未來發展的十大趨勢」就是他們的答案。
在「XMAGE 未來發展的十大趨勢」中,人們傳統定義影像的方式——清晰度、畫質、動態范圍、影像風格、AI 增強等,被華為影像 XMAGE 以新的視角重新解讀,并融入了代表未來的新維度。
例如,在華為影像 XMAGE 看來,影像模組不是體積越大就一定越強,新型光學材料、高性能傳感器以及超精密模組的應用都能有效控制體積,同時帶來出色的成像效果。在華為 Pura 70 系列上,旋動伸縮鏡頭結構令人印象深刻,在厚度僅為 8.4mm 的機身空間內實現 1 英寸大底和 f/1.6 大光圈,讓進光量和極限畫質再次實現突破。
再比如,風格化是近年來手機影像的另一趨勢,相較于置入一套靜態的風格化算法,華為影像 XMAGE 選擇讓 AI 與大模型加入影像創作,幫助用戶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個性化風格。基于 AI 算法和鴻蒙生態,用戶在拍攝時相機會根據場景智能化推薦拍攝風格,并結合 XD Motion 運動引擎、XD Fusion 超清圖像引擎和 XD Optics 計算光學來針對性地優化照片畫質及細節,幫助用戶獲得「符合預期但又超越預期」的精彩之作。
此外,端云協同也是鴻蒙生態的傳統強項。本地拍攝完成并不是一張照片的終點,通過端云協同,華為影像 XMAGE 還能借助大模型實現圖像 AI 云增強及 AI 修圖等功能,讓手機的算力不受本地硬件限制,徹底釋放端云協同帶來的生態潛力。
手機影像行業在持續發展,也在顯著進步。但當無節制的「堆料」和「堆功能」已經成立當下行業的常態,我們更樂于見到的是像華為影像 XMAGE 這樣,對移動影像的重新思考、深入解構和顛覆革新。在華為 Pura 70 系列身上,我們已經見到了「XMAGE 未來發展的十大趨勢」的落地和應用,它代表著華為在影像領域的深耕和總結,代表著華為對當下移動影像行業的理解和答案,也代表著華為對下一個 10 年的引領和期待。
12 年的深耕,新 10 年的探索。這是 XMAGE 未來將會構筑的影像力量,卻也是當下華為 Pura 70 系列的可見一斑。
在華為 Pura 70 系列身上,我們能看到華為影像團隊對「XMAGE 未來發展的十大趨勢」的探索和詮釋,在那些或精心建構、或隨手一拍的攝影作品里,我們看到了華為眼中的影像,和 XMAGE 影像的未來。
生活中的無數美好時刻就發生在那短暫的一瞬。在華為 Pura 70 系列的鏡頭里,每一個動人瞬間都可以被持久凝固,飄逸的發絲、泛起的水花、躍起的姿態,都通過華為影像 XMAGE 營造出了「剎那即永恒」的靈魂瞬間。
照片來自華為
Hojisan
攝影師貓本
畫質、反差、色彩、構圖——當我們談起這些詞匯的時候,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看到畫面,就仿佛看到了那一刻」的動人情緒,也是「如同親眼所見」的代入感和臨場感。華為 Pura 70 系列將底層圖像引擎及算法與超精密的鏡頭模組相結合,無論遠近、明暗、有序或失序、清晰或模糊,華為影像 XMAGE 都能帶你身處畫外卻如置身畫中。
照片來自華為
happy惚惚
法帝斯丁
安冉
葉巨
每個人都有自己偏好的色彩和影像風格,但人類對于「美」的理解又是趨同的。通過引入 AI 算法、場景化推薦和個性化風格設置,基于對色彩、光影及細節的精準表達,華為 Pura 70 系列在不同攝影師的手中呈現出了多姿多彩的個人風格。這些風格各異的照片匯聚在一起,共同詮釋了華為影像 XMAGE 眼中攝影的美好。
攝影師路子野
梁征
法帝斯丁
安冉
貓本
照片來自華為
而在這些或絢麗、或真實、或動感、或深沉的畫面背后,鴻蒙生態和華為影像 XMAGE 的 AI 能力讓超越人眼的多攝、多模態拍攝成為可能。它們是微距鏡頭下細膩的水滴、是人像模式里清晰的發絲、是街頭攝影里濃郁的色彩、是夜景模式下通透的燈火。在幕后的工程師手中,這些算法復雜而冰冷;但在拍攝者眼中,它們呈現出的影像溫暖而動人。
光影蜀黎
梁征
貓本
隨著「XMAGE 未來發展的十大趨勢」的正式發布,華為以及華為 Pura 70 系列也成為華為影像的新起點。華為的目標不只是打造一款好產品,而是建設全球影像文化,開啟移動影像新十年。這注定將是一段遙遠而漫長的征程,但這段旅程中的故事一定會如同經由 XMAGE 拍出的影像一樣,多彩而絢爛。
于是,我們再回到文首的那個問題,華為影像 XMAGE 已經給出了答案。當影像有了品牌,我們當不只滿足于愈發強悍的硬件,還應該期待一種純粹的影像力量——它廣納多元、留存時光;它是趁手的工具,亦是浩瀚的靈感與啟發,聚焦現實,也超然于現實。
硬件或許有極限,但影像的力量無限。
讓我們共同迎接下移動攝影的下一個十年吧。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从光机电算到软硬芯云,华为影像XMAGE希望继续为移动影像做些什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一觉醒来,学校倒闭了……”英美大学接连
- 下一篇: 什么时代了,高考没达到本科线你还选择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