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接受美育教育?这所学校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diào):“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
如何更好地讓美育教育在學校落地生根?5月10日,北京市第十九中學附屬實驗小學在十九中學禮堂舉辦“金色童年 揚帆遠航”巴揚室內(nèi)樂團專場音樂會暨“翼之光”巴揚室內(nèi)樂團揭牌儀式,這也是巴揚樂團成立三年來第一次集體“亮相”。
樂團成立三年來,孩子們不僅僅在演奏水平上有了提升,更重要的是收獲了心智的成長、性情上的磨練。藝術(shù)教育到底能夠給學生帶來怎樣的成長與收獲?北京市第十九中學附屬實驗小學,交出了屬于自己的答卷。
01.“孩子有了小目標,開始奮發(fā)了”
專場音樂會后,樂團的負責人王燕老師就收到了一封來自一年級薛智文家長的微信,原來是一封薛同學的“計劃表”,上面清晰的寫明了對自己的上課要求,比如要專心聽講、坐姿端正、腳放好等,同時還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說每天要堅持有半個小時的練琴時間。
薛智文告訴老師,在這次音樂會上,他被舞臺上那位獨奏的同學深深地震撼了,以后他也想有機會站到舞臺上獨奏一曲。
楊櫟澤剛剛加入樂團的時候,是一個有天賦但比較調(diào)皮的學生,王燕老師經(jīng)常單獨給他做指導,就是希望能夠激發(fā)起孩子對音樂的熱愛,同時形成認真、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王燕老師的耐心指導喚醒了孩子內(nèi)心的熱情。短短半個學期,楊櫟澤的變化不僅老師們看到了,家長也感受到了,用家長的話說“孩子現(xiàn)在有了小目標,相信以后會有更大進步的空間”。
在“翼之光”巴揚室內(nèi)樂團,像薛智文、楊櫟澤這樣內(nèi)驅(qū)力被喚醒的同學比比皆是。二年級任梓萱正在練習演奏中央音樂學院專業(yè)九級的曲目,因為曲目難度比較大、技術(shù)難度又很密集,為了更好地完成新作品,任梓萱每天都要練習曲目多達幾十次,這位只有7歲的小姑娘,身上透著自律與堅韌,而這種可貴的品質(zhì)正是在日復一日的練習中磨練出來的。
王燕老師告訴我們,她之所以對“翼之光”巴揚室內(nèi)樂團的小學員們?nèi)绱藝栏瘢褪窍胪ㄟ^學習音樂的過程,培養(yǎng)孩子在做事方面專業(yè)、認真的態(tài)度。在王燕老師看來,好的專注度和韌性,是一個人邁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年的時間,樂團的學員們從零起步,拾階成長。先從8貝斯到60貝斯,再到現(xiàn)在96貝斯,小小的身軀在一次次比賽和演出中釋放出巨大的能量。“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沒有任何成功是輕而易舉得來的,而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孩子們的拼搏精神密不可分。
樂團每年都會在重大節(jié)日進行演出,學員們?yōu)榱思w和團隊的榮譽,不斷克服身體不適、放棄很多假日出游的機會,始終將團隊榮譽放在第一位,王燕老師經(jīng)常說,“翼之光”的小學員們每個人都擁有集體第一的大局觀。憑借著高度的集體榮譽感,“翼之光”巴揚室內(nèi)樂團在一次次演出和比賽中屢次獲得大獎。
02.學習藝術(shù),更是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和對生活的態(tài)度
一個樂團的成立與發(fā)展,離不開一個強大的引路人。做為樂團的負責人,王燕老師當年以專業(yè)第一名成績考入山東師范大學音樂系,2001年赴俄羅斯沃羅涅日國立音樂學院攻讀巴揚演奏與教育專業(yè),并獲碩士學位。2003年9月赴莫斯科格涅辛音樂學院攻讀巴揚演奏與演奏教育博士。
留俄期間,她曾走進俄國的大中小學,與一線教師進行溝通交流與學習,系統(tǒng)研究俄羅斯巴揚音樂體系的教育理論,同時還進入俄羅斯巴揚樂器制造工廠,深入了解樂器的結(jié)構(gòu)和發(fā)音原理,并且翻閱大量俄版演奏教學書籍。之所以選擇從事教育行業(yè)并且牽頭成立巴揚樂團,就是希望將這么多年學到的專業(yè)知識,傳授給更多的學生,讓更多的學生喜歡音樂、喜歡巴揚,并且從中得到成長。王燕老師想要成立巴揚樂團的想法立刻到了學校的認可和大力支持。
作為俄羅斯的民族樂器,巴揚和大家熟知的手風琴相似度極高,其指法更靈活,音域?qū)拸V在歐洲非常盛行。而這種樂器更以體積小、易掌握的特點受到很多小學生們的喜歡。學校成立附屬實驗小學之初,本計劃從一年級招20名學員,結(jié)果一下報名近50人,王老師被學生和家長學習巴揚的熱情深深感動了。
為了巴揚樂團能夠快速進入正軌,王老師每天都堅持利用微信視頻和線下授課的方式,給孩子了指出在練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利用周末休息時間進行指導排練、不斷打磨參賽作品。王老師的全情投入和專業(yè)指導感動了很多家長,在家長們看來,王老師教給學生們的絕不僅僅是一門樂器,更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和對生活的態(tài)度!
短短三年的時間,樂團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擁有45位成員,能夠獨奏、重奏,獨立舉辦室內(nèi)專場音樂會的專業(yè)團隊。當年王燕老師的夢想也正在一步一步的成為現(xiàn)實,就如同巴揚樂團的LOGO“翼之光”的設計初衷一樣,希望更多熱愛藝術(shù)的孩子能夠通過學習巴揚,“張開羽翼,向光飛翔”。
03.送孩子學藝術(shù),到底能為他們帶來什么?
“成立巴揚樂團是學校堅持美育教育,推動高雅藝術(shù)進校園的又一舉措。”校長高新橋說。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始終對美育工作非常重視,多年來學校不斷深化美育綜合改革,堅持“五育并舉”,全面開齊開足美育課程的同時,陸續(xù)成立“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美術(shù)教育中心”等七大教育中心,目前學校擁有“金帆民樂團”“金帆書畫院”“銀帆京昆團”等在市區(qū)有影響力的學生社團。
對于高雅藝術(shù),可能每一位家長都會思考一個問題:送孩子去學藝術(shù)到底能為他們的人生帶來什么?
我也曾目睹過一個孩子接觸藝術(shù)后的變化:她是從3歲時開始大提琴的,從剛開始的懵懵懂懂,到能有板有眼的運弓。從勉勉強強能拉完一首完整的曲子,再到她自信坐在舞臺上參加比賽拿下第一名;經(jīng)過音樂十年的浸潤和打磨,她從一個稚嫩的小孩,逐漸變成了一個自信、懂得藝術(shù)且有著高雅氣質(zhì)的青少年.......是藝術(shù)帶給了她巨大的蛻變。
每個學習藝術(shù)的孩子,不僅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時間和精力,還要時刻保持耐心和毅力,因為這些都是藝術(shù)修習所必須具備的素質(zhì)。此外,他們還要堅持不懈的刻苦練習、不斷打磨自己的技巧,以及鍛煉對藝術(shù)的理解和欣賞能力。這份難得的品質(zhì),也正是孩子們在學習中需要的珍貴品質(zhì)。
孩子們終將長大,離開父母獨自成長,到那時,又有什么能代替我們陪伴著他們呢?
藝術(shù)無疑是一個很好的答案。孩子們在學習音樂、練習繪畫、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經(jīng)歷和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出來的精神,是永世難忘的。那些美妙的琴聲、斑斕的畫面、凝聚著心血的藝術(shù)作品、堅持不懈練習的時光,將會是他們永遠不會忘卻的美好記憶,在學習藝術(shù)中所收獲的優(yōu)秀品質(zhì)也將會成為他們?nèi)松膶氋F財富,陪伴終生。
編輯|京教君
內(nèi)容來源|北京市第十九中學
今日推薦視頻
歡迎掃碼加入
京教圈學習交流群
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
圈友們要是不給京城教育圈加星標,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親們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標!
重要的話說三遍!
然后,多點在看、多點贊、多分享,
不然我們就要失去彼此了……
親們,快加星標,風里雨里,
京教君在這里等你!
點分享
戳在看
求點贊
責任編輯: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接受美育教育?这所学校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国外大卖的三星手机,却被国产手机吊
- 下一篇: 原创:vivoY200系列四款新机配置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