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聊三国:诸葛亮的儿子为何不如司马懿的孩子们
原標題:趣聊三國:諸葛亮的兒子為何不如司馬懿的孩子們
不熟悉三國歷史的人,最起碼也會知道諸葛亮,但是即使熟悉是三國歷史的人,也未必了解諸葛亮的孩子們。
再加上諸葛亮的老對頭司馬懿,有兩個名垂青史的“好”兒子,所以很多人都認為,諸葛亮在教育子女方面,應該是不如司馬懿的。
那么如果這是真的,原因會是什么呢?
據(jù)相關史料記載,諸葛亮真正意義上的孩子一共有兩個,一個親生的,一個過繼的。
諸葛亮智略過人,但是生育能力這塊,的確比司馬懿要差一些,在諸葛亮四十六歲之前,諸葛亮一直沒有親生子女的記錄,而在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古代,這顯然是不合適的,于是諸葛亮就從哥哥諸葛瑾那里過繼了一個男孩,這個男孩叫諸葛喬。
諸葛喬過繼給諸葛亮的時候,劉備應該還活著,所以當時的諸葛亮的主要工作,應該是負責劉備這邊“足兵足食”的內(nèi)政。
因為不用軍政一把抓,所以諸葛亮有精力來教育諸葛喬,史書中對此的記載,也多是諸葛亮對自己的養(yǎng)子非常重視,不光耳提面命,還會讓他去一線磨礪,可以說是非常的用心。
但是,諸葛喬卻沒有成長起來,這倒不是因為諸葛喬自己不上進,而是他在公元228年,在時年才25歲的時候就英年早逝了。
這對于花盡了心思培養(yǎng)他的諸葛亮來說,自然是十分悲痛的,但好在諸葛亮在諸葛喬去世的前一年,終于有了自己的親生兒子諸葛瞻。
不過諸葛瞻的家庭教育,就趕不上已經(jīng)去世的諸葛喬了。
為什么呢,因為諸葛瞻出生于公元227年。
公元223年,劉備創(chuàng)業(yè)未成,而中道崩殂了,劉備在死之前,立下了兩位托孤大臣,一是掌管外部軍事的李嚴,二是主持內(nèi)政的諸葛亮,從劉備的這個人事安排上,我們不難看出,劉備并不打算讓諸葛亮一手遮天。
公元224年,不甘心只抓內(nèi)政的諸葛亮開始利用益州牧這個崗位,開始染指軍事,為下一步的計劃做鋪墊。
公元225年,擁有了一定軍事權力的諸葛亮,開始了實際并不需要自己親自出馬的南征,在這次的軍事行動中,李嚴被排除在外了,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諸葛亮在這一年,還招募了一個叫姜維的猛將,諸葛亮還安排他編練了一支精兵。
公元226年,曹家的二代目曹丕去世,諸葛亮感覺此時的曹魏會因此產(chǎn)生問題,于是很開心的決定北伐,值得一提的是,從諸葛瞻的出生時間來看,似乎諸葛瞻就是這一年有的,丞相當年可算是雙喜臨門。
公元227年,丞相為了北伐,親自率兵駐扎到了漢中,諸葛瞻正是在這一年出生,此后諸葛亮就開始了自己的北伐之旅,諸葛瞻出生時,諸葛亮可能都沒時間在產(chǎn)房門口等著。
據(jù)相關史書記載,丞相此后的工作非常繁忙:事無巨細,亮皆專之。
因此在小說《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曾寫了這么一段,大意是說諸葛亮為了讓防守為主的司馬懿主動出兵,曾安排使者跑去給司馬懿送女人的衣服,結果司馬懿并不在意,反而向諸葛亮派來的使者套話。
使者哪是老戲骨的對手,于是輕易的向司馬懿道出,自家的丞相: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所啖之食,日不過數(shù)升。
司馬懿聽后的評價是:食少事煩,其能久乎?
從各種記錄來看,諸葛亮自從北伐以后,絕對是忙的團團轉,而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了他去世,在這種情況之下,他上哪有時間去教育兒子,因此諸葛亮的兒子才表現(xiàn)的不如司馬懿的兒子。
那么這算是真相嗎?
答案其實是否定的。
公元234年,諸葛亮曾給哥哥寫信,說諸葛瞻從小就非常聰明,自己擔心他小時了了,大時未必佳,諸葛亮既然已經(jīng)這么說,自然就會防微杜漸,后來他臨終之前,還給諸葛瞻留下了一篇《誡子書》。
諸葛亮去世之后,諸葛瞻憑借父親的遺澤進入了蜀漢體制,從史書對他的相關記載來看,諸葛瑾并沒有長廢,反而是很有一番作為的,當和曹魏名將鄧艾對決時,諸葛瞻的表現(xiàn)也可圈可點。
那么諸葛瞻的表現(xiàn)既然還行,為什么大家會說諸葛亮的孩子不如司馬懿的孩子呢?
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他爹的名頭太大了,他無論做什么事,人們都會說:葛侯之所為也。
第二,蜀漢當時的實力太弱了,丞相又去世的早,所以諸葛瞻在各種資源上,遠不如司馬懿的孩子們,如果同樣的成長和發(fā)育條件,諸葛瞻的表現(xiàn),未必會給丞相砸牌子。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趣聊三国:诸葛亮的儿子为何不如司马懿的孩子们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姜子牙封神时,平平无奇的伯邑考为何
- 下一篇: 为何历史上的“太宗”皇帝都是非正常继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