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古代中国真的没有西方世界的“贵族文化”么?专家:有点遗憾
原標題:古代中國真的沒有西方世界的“貴族文化”么?專家:有點遺憾
現如今的社會上有這樣一種看法,他們認為吃西餐,看歌劇,打高爾夫球等視金錢如糞土的“高雅”生活才是他們向往的“貴族生活”。可是,這真的是“貴族”生活么?真正的貴族文化又該是怎么樣的?我們古代中國到底有沒有西方世界的“貴族文化”呢?長亭君就通過本文來聊一下自己的看法。
什么是貴族文化?
其實,正如歷史學者張宏杰所言,那些人們普遍意義上認為的“貴族文化”其實不過是一種“暴發戶心態”而已。“貴族文化”的根本在于一種“貴族精神”,這在西方文化中有很好的代表,那就是“騎士精神”。而我們提起騎士,往往就能和“榮譽”這個詞聯想在一起。影視作品中,擁有騎士精神的紳士們常常會喊一句“為了榮譽而戰”。
那也就是,說白了,所謂“貴族精神”就是視為生命的尊嚴,以及有著一套公平且正義的行事準則。
如果單單看這個標準的話,我們印象中,古代中國似乎除了圣人們能做到外,其他人是沒有這個覺悟的,不然,孔圣人周游了七十二國也沒有找到志同道合的君王實現“理想”呢?
其實,這樣看也無可厚非,畢竟我們是以現在的價值觀來看待幾千年前的人事的。那么,問題又繞回來了:古代中國真的沒有西方世界的“貴族文化”么?答案是肯定的:有!
古代中國的“貴族文化”
我也不去談太過泛泛而談的東西,就拿2個簡單的歷史故事,我們一起來細細的品一下。
第一個故事就是春秋時期的“泓水之戰”。
而這個戰役的主人公宋襄公也被當成的刻板“仁義”的代名詞。故事的內容大概是這樣的,據《韓非子》記載,宋楚兩國準備交兵。宋襄公帶人在泓水岸邊整裝待發。而楚國軍隊此時正在渡河。于是,宋襄公的屬下就建議宋襄公趁楚國渡河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宋襄公卻不同意,說了這么一句話“君子不重傷,不擒二毛……不鼓不成列”,意思是說,(是)君子就要不打重傷的人,不打老人和小孩,打仗更要等對方準備好,吹響號角才行。
結果可想而知,楚國大勝宋國。宋襄公也因濫用“仁義”而被嘲笑了兩千多年。
第二個故事是楚國和晉國之間的“邲之戰”。
戰爭結果是晉國敗了,準備撤退。不湊巧,在戰前剛好下過雨,道路泥濘不堪,晉國戰車很多都深陷泥淖,士兵也是舉步維艱。在這個時候,按照我們的“經驗”這可是乘勝追擊的好機會。但是,“滑稽”的是,前一刻還拿命廝殺的“敵人”楚軍反而上前幫晉國軍隊沖出泥潭。晉國軍人臨走還回頭喊,謝謝哦,還是你們有逃跑經驗啊!
這些故事在今天的我們讀來總有一種忍俊不禁的感覺,認為古人真是太笨了,戰爭還講什么仁義道德,太刻板了。可是,這也正是我們祖先有“貴族精神”的真實案例。在他們看來,戰爭本身并不是非要爭個血流成河相互仇視,相反,他們認為戰爭也是“禮”的重要體現。
這種對“禮”的追求正是我們古人的“貴族文化”下的貴族精神。而這也正是孔子畢生所追求的“理想”世界。那么,也就不難理解,深受“貴族文化”熏陶的宋襄公為何會如此的“愚蠢”和呆板了。
可惜的是,我們祖先的這種“貴族精神”隨著戰國時代的到來而逐漸遭到了拋棄。這里面有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越國滅了吳國。
在戰國之前,各個諸侯國之間的戰爭往往的為了爭奪霸主,并不是以消滅對方為目的。可是,越國卻開了個不好的頭,開啟了諸侯國之間的“滅國”之戰。到了戰國時代,“周禮”儼然成了“過眼云煙”,成了各個諸侯一統天下的絆腳石。直到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古代中國的“貴族文化”也才逐漸地退出了歷史。
而我們如今的中國人,在面對兩千多年前的宋襄公的“仁義”的時候,非但不能理解他,反而嘲笑他的愚蠢的時候,就表示,我們現如今的精神世界已經和數千年前的祖先們之間形成了深深的隔閡了。而這也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吧。
參考資料:李定一《中華史綱》、張宏杰《中國史簡讀》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古代中国真的没有西方世界的“贵族文化”么?专家:有点遗憾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暗区突围哪个图出金率最高 最容易出金位置
- 下一篇: 原创:《三国》八大箭法高手,赵云上榜,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