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蒋校长的浙江乡党“四绝”,为何不敌主席“五湖四海”?
原標題:蔣校長的浙江鄉黨“四絕”,為何不敵主席“五湖四海”?
作者:相忘于江湖
聲明:兵說原創首發,已開通全網維權,抄襲洗稿搬運必究
解放戰爭之初,我軍實力尚弱,和蔣軍差距很大。
僅僅4年后,看似強大的蔣家王朝就土崩瓦解、分崩離析。當初的430萬大軍所剩無幾,最后灰溜溜離開大陸。而我軍在逆襲的同時,也從126萬人一步步發展到500萬人。
蔣校長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用人狹隘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
就連他最親密的伙伴和助手陳誠,晚年時對蔣校長專用“浙江系”也頗有微詞,認為蔣校長偏愛浙江系,阻斷了其他省份優秀將領的上升通道和積極性,失敗自然在所難免。
和蔣校長任人唯親不同,主席匯集了五湖四海的能人志士。
【主席在抗大講課】
我軍的高級將領,既有四川、兩湖、兩廣等南方省份的戰將,也有來自陜西、山西、河北、山東等北方省份的戰將,還有一些是來自海外的優秀歸國華僑將領。
巧合的是,來自主席家鄉湖南的高級將領,在開國將帥中也占了很大比重。十大元帥有其三,十大將有其六,57位開國上將有19位,177位開國中將湖南也走出了45位。
蔣校長的浙江系和出身湖南的我軍將領,哪一方能笑到最后?
【陳誠】
蔣校長偏愛“浙江系”,是盡人皆知的“秘密”。
以至于在敵軍內部,都廣泛流傳著所謂的“四絕”現象:
奉化的總統,江山的軍統,湖州的中統,以及青田的將軍。
這四句話,實際上高度概括了蔣校長從骨子里透露出來的“家鄉情結”。
在晚年反躬自省的時候,蔣校長也流露出不得已的苦衷:重用黃埔系,重用浙江系,重用陸大系尤其是陸大十一期的土木系,實在是因為其他地方派系都指望不上。
奉化的總統,是指蔣校長父子,都出自寧波奉化溪口;
江山的軍統,是指軍統戴笠、毛人鳳,以及毛森、毛萬里都出自衢州江山;
湖州的中統,是指中統的創始人陳立夫、陳果夫都來自湖州;
青田的將軍,是指蔣校長最為倚重的陳誠,來自青田。
實際上,所謂“四絕”不過是世人對于蔣校長偏愛“浙江系”的調侃而已。除了偏愛“浙江系”,蔣校長還特別器重黃埔系、陸軍大學科班生,對其中的浙江將領更是寵愛有加。
蔣校長對“浙江系”的偏愛和倚重,甚至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
除了政、經、文領域,軍事上也特別依仗浙江籍高級將領,比如陳誠:胡宗南、湯恩伯、李士珍、蔣鼎文、俞濟時、俞飛鵬、孫元良、周至柔、邱清泉等等。
【戴笠】
蔣校長偏愛“浙江系”,有著復雜的背景。
早年留學日本、混跡上海灘,浙江同鄉給了蔣校長莫大的幫助。
正是借助幾個拜把子兄弟陳其美、黃郛和戴季陶等人的大力扶持,蔣校長才積累了第一桶金。此外,浙江同鄉周駿彥、張靜江、戴傳賢也給了很大支持,陳其美死后,陳立夫、陳果夫很快被扶上位,并開創了臭名昭著的中統組織。
除了前面提到的“四絕”,經濟大員朱家驊、翁文灝、蔣夢麟,有“文膽”之譽的陳布雷,都是浙江名士。此外,集報人、政客、銀行大亨等多個角色于一身的吳鼎昌,說起來出生天府之國成都,但祖籍也是在浙江的吳興。
由于蔣校長骨子里的“鄉黨情節”,除了軍統四巨頭“三毛一戴”都是浙江人,就連侍衛長王世和、蔣孝鎮、蔣孝先也都是浙江人,侍從室主任俞濟時、林蔚,也是浙江人。
蔣校長偏愛“浙江鄉黨”,最大原因還是地方派系的離心離德。
像曾經一個戰壕里的馮玉祥、閻錫山、張學良、李宗仁、白崇禧等人,或者面和心不和,或者由于利益關系反目成仇,或者一直同床異夢。總之,沒有一個能給蔣校長安全感。
【胡宗南】
反觀主席身邊,則聚攏了五湖四海的人中龍鳳。
十大元帥,有4個來自四川,有3個來自湖南,還各有1個來自湖北、廣東和山西。至于開國大將、上將、中將愛那個和少將,則幾乎遍布全國各個省市,可以說是群賢畢至。
就拿湖南的開國將帥來說,完全可以碾壓蔣校長的“浙江系”。
在大西北戰場,彭總和“西北王”胡宗南的對決,彭大將軍完勝“天子一號門生”,最后,賀老總又在成都痛打落水狗,協助劉鄧大軍給了當初不可一世的胡宗南最后一擊。
在華東戰場,湯恩伯先是在山東被粟裕“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在孟良崮地區硬生生打掉了敵軍重點進攻的絕對主力整編74師。僅僅2年后,這位京滬杭警備總司令已經完全不是粟裕的對手,號稱“固若金湯”的長江防線一觸即潰。
有“邱瘋子”之稱的邱清泉,在解放戰爭初期率領第5軍擊退華中野戰軍攻占淮南、圍攻定陶的晉冀魯豫解放軍,風頭一時無兩。可是,在豫東戰役,邱清泉眼睜睜看著區壽年兵團被殲,只能在開封城內彷徨觀望,以至被蔣校長痛罵貪生怕死。
到了決戰淮海,這個蔣校長的死忠粉救援黃百韜兵團無功而返,最終在陳官莊地區全軍覆沒,邱清泉本人也在逃往張廟堂途中被我軍亂搶擊斃,最終“殺身成仁”。
【淮海戰役戰場】
除了胡宗南、湯恩伯和邱清泉,浙江系鮮有表現的機會。
像蔣校長“五虎上將”之一的蔣鼎文,曾任黃埔一期二隊區隊長。在早期的軍閥混戰、“圍剿”蘇區和西安事變中,表現非常突出。但是,抗戰時期的豫桂湘戰役一潰千里,在全國人民的巨大壓力下被迫引咎辭職,后來棄官從商,旅居國外。
解放戰爭后期,蔣鼎文被重新啟用防御東南,只是垂垂老矣,福州失守后逃亡孤島,退役前好歹混了一個陸軍二級上將。
黃埔一期的俞濟時,和蔣校長同為奉化老鄉。但是,解放戰爭時期出任軍務局中將局長、總裁辦公廳主任,掌管禁衛部隊,也遠離了一線,所以,一直沒有和我軍對壘。
和陳賡同在黃埔一期學生三隊一區隊的孫元良,淮海戰役擺在粟裕手下,兵團全軍覆沒,只身化裝逃脫。但是,跑得了初一跑不了十五,隨后在四川什邡被賀老總、楊勇等部四面合圍,被迫戰場起義。可是,幾個月后孫元良再次孤身逃亡孤島。
“浙江系”和我軍湖南將領對決,唯一有些優勢的可能是周至柔。
由于我軍解放戰爭時期沒有空軍,所以建國之前的周至柔對我沿海地區形成了很大威脅。但是,隨著我軍空軍的組建和逐漸強大,周至柔橫行無忌的好日子也走到了頭。
【蔣氏視察部隊】
自負的蔣校長,喜歡拿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自比。
可是,他所信賴的“浙江系”終究沒有成為劉邦的“彭城幫”和朱元璋的“淮西幫”。而笑到最后的還是“海納百川”的主席,依靠來自五湖四海的千萬將士迎來了新中國。
參考資料:
1、《蔣介石傳》,楊樹標、楊菁著,浙江大學出版;
2、《蔣介石的五虎上將》,周溯源著,團結出版社。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蒋校长的浙江乡党“四绝”,为何不敌主席“五湖四海”?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高铁退票手续费新规定2024
- 下一篇: 原创:墨索里尼的最后一日究竟是如何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