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有人说桃园结义全是戏,张飞杀死关羽全家老小,为何刘备坐视不理?
原標題:有人說桃園結義全是戲,張飛殺死關羽全家老小,為何劉備坐視不理?
在中國的三國歷史中,劉備、關羽、張飛這三位桃園結義的兄弟素以忠義之名傳頌千古。然而,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張飛和關羽互相殺害對方家人的說法,卻源自上世紀60年代在上海明代宣姓墓葬中出土的《花關索傳》一書。這本成化年間的說唱詞話和傳奇刻本,揭示了一個離奇傳說,使得歷史中的英雄形象頗受爭議。
明清時期,小說和曲藝興盛,四大名著等巨著也是在這一時期問世?!痘P索傳》就是這個時代的一部作品,主要敘述了關羽的兒子關索學成武藝尋找父親的奇幻故事。然而,這個故事卻涉及到了一個頗為荒誕的情節,即關羽和張飛互相殺害對方的家人。故事始于桃園三結義后,劉備愁眉苦臉,心系家人,擔憂兄弟因事業而離家。關羽和張飛得知劉備心情不悅,主動詢問原因。劉備道出自己的顧慮,提出要求兄弟們回家過上幸福生活。關羽和張飛為了絕后路,提出相互殺害家人,以示決心。然而,張飛在面對自己家人時產生猶豫,最終只殺害了關羽的家人,而關羽則放過了張飛的家人。此后,關羽的妻子胡氏逃回娘家生下關索,而關羽繼續投身事業。七年后,關索被好心人收養,學成武藝,成為一位英俊少年。九年后,關索得知身世,決定尋找父親。在這個過程中,他以高超的武藝和英勇的行為贏得美女之心,最終成為獨霸一方的將領。然而,這個故事充滿了傳奇的色彩,我們不能將其視為真實歷史的寫照。歷史上的劉關張三兄弟并非在戰亂中互相殘殺家人。這一切只是《花關索傳》中為增添情節而虛構的故事情節,其目的可能是為了突顯劉備的虛偽和權謀。
近代有人對《三國演義》中劉備的仁義之舉提出質疑,認為其在文中表現得過于濃烈,顯得虛偽。魯迅先生在《史略》中指出:“至于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魯迅先生認為,劉備在文中顯得仁義過多,甚至有些假。這也從某種程度上解釋了為何《花關索傳》中選擇通過關索這一人物來批判劉備的形象。
而這個離奇的故事也讓我們不禁思考,為何古代的文人要通過虛構如此荒誕的情節來表達對歷史人物的質疑呢?或許,這是作者在反思當時的社會風氣,通過文學手法對歷史人物進行一種“二次創作”,以便于更深刻地反映時代的特點和社會觀念。
在現實中,劉關張三兄弟在歷史長河中確實是為國家為民族不懈努力的英雄。然而,文學作品的創作常常會賦予人物更加生動的形象,而《花關索傳》中的故事也許更像是作者對歷史的一種幻想和想象。
在總結這個故事時,我們不應將其視為歷史的真實反映,而更應將其看作是文學作品中的一種藝術創作。歷史人物的形象并非單一的,而是經過歷代文人不同的闡釋和演繹,變得豐富多彩。因此,我們在閱讀類似的作品時,應理性看待其中的虛構成分,了解歷史人物的真實面貌。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有人说桃园结义全是戏,张飞杀死关羽全家老小,为何刘备坐视不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晚清政府如何救灾赈灾?从清史档案入
- 下一篇: 原创:有六千年历史的大连,名字却是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