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核动力巡洋舰将点火,排水量是055两倍,俄海军迎来新时代?
文/熊姐
據觀察者網報道11月18日報道,俄羅斯海軍重型核動力導彈巡洋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可能將在本月底啟動核反應堆。
(“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同級別的“彼得大帝”號)
此前,俄防長紹伊古曾稱,這艘巡洋艦將在今年年底進行性能試驗,明年完成現代化改造,明年下半年開始海試。最近的消息顯示,其海試可能會提前到今年年底,不過狀態并不完備,所以重新入役要等到明年,屆時會頂替開始維修的“彼得大帝”號,在北方艦隊撐場面。
(改造中的“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
“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是俄羅斯“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3號艦,被大眾熟知的“彼得大帝”核動力巡洋艦則是同級別的4號艦。這型重型巡洋艦是二戰后全球排水量最大的水面戰斗艦艇,在1970年代一經問世,就震驚了整個西方。
平心而論,無論是設計建造還是戰術設想,“基洛夫級”巡洋艦都是前蘇聯“暴力美學”巔峰作品之一。
從技術參數來看,其艦長達252米,寬28.5米,吃水9.1米,標準排水量為19000噸,滿載排水量達24300噸,使用核動力,可以搭載400多枚各式導彈。與之相對的,我們如今的萬噸大驅055型驅逐艦,艦長183米,寬22米,吃水8米,標準排水量9000噸,滿載排水量12300噸,才是“基洛夫”級的一半。如果兩艦放在一起,055大驅將很明顯比“基洛夫級”小上一圈。
(“基洛夫”級巡洋艦排水量是055大驅兩倍)
而蘇聯人使用“基洛夫級”的戰術思路也相當暴力硬核。他們打算讓其在戰時與其他艦船、潛艇、轟炸機組成編隊,直接突入美軍航母戰斗群500公里的防空圈,然后從水下、空中水面一起,短時間內發射超100枚重型反艦導彈,進行立體式飽和攻擊,摧毀美國海上作戰體系的核心目標。
(“基洛夫”級巡洋艦設計圖)
不過,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
在90年代初蘇聯解體后,俄羅斯人實在是養不起“基洛夫”級這種“吞金巨獸”,只能將其砍掉,最終只留下了相當較新的4號艦“彼得大帝”,在1988年才入役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也在服役僅僅3年就被停航。
這一停就是二十多年,直到2014年,俄羅斯海軍才將其開進了船廠,開始了現代化改造。他們計劃給其加裝數據鏈、四面相控陣雷達、衛星通訊、最先進的海上作戰集團指揮系統等設備,并將上層建筑幾乎全部翻新,更換了導彈發射系統,從而提升其防空、反艦和反潛能力,并最終讓它再服役20年。
但受限于俄羅斯造船能力的退化,原本計劃的500億盧布(約40億人民幣)、5年工期完成的改造,卻變成了超過2000億盧布(約163億人民幣)、10年都不一定交工的“大工程”,無論是資金還是工程量,都遠遠超過了中國新建一艘055大驅的成本。
(船廠中的“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
當然,這對于俄羅斯來說也是沒辦法的事。
以目前俄羅斯造船業的能力,他們短期內根本沒辦法為海軍提供新一代大型水面艦艇。但與此同時,其他國家的海軍實力卻在持續增長。尤其是在遠東,日本海自、韓國海軍等,都開始在水面戰斗艦艇上趕超俄羅斯,這讓俄羅斯海軍不得不想辦法在短期內加強自身水面力量,改裝修復一些仍具潛力并且威力強大的老式艦艇,就成為了他們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
(日本海自都開始趕超俄羅斯)
不過,對于“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這艘2萬噸級巨艦來說,重新入役僅僅是一個開始,后續的維護、保養、形成戰斗力,對俄羅斯來說同樣是艱巨的考驗。所以,雖然其紙面戰斗力相當強悍,但就此說俄海軍迎來新時代,恐怕也為時過早。
這也就難怪此前曾有專家建議,俄羅斯其實可以考慮將水面艦艇核反應堆技術賣給中國,以此換來中方的一些技術支持和幫助,當然,不到山窮水盡之時,俄羅斯人是不會考慮這項提議的。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俄核动力巡洋舰将点火,排水量是055两倍,俄海军迎来新时代?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用开水烫餐具,到底有没有必要?真相来了!
- 下一篇: 明查|阿尔及利亚正式向以色列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