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战国时期,数十万秦军征战天下,如何保障军粮供给
原標題:戰國時期,數十萬秦軍征戰天下,如何保障軍糧供給
在秦滅六國的統一戰爭期間,數十萬秦國常備軍四處征戰、所向披蘼。在這一過程中,充足的糧食供應室保證秦軍戰無不勝的重中之重。以秦軍伐楚為例,“王翦將兵六十萬”,遠赴楚地作戰兩年之久,其軍糧供應任務之沉重可想而知,那么秦國是如何建立強大的軍糧保障體系的呢?
制定國家法令保障農業生產
秦國從商鞅變法開始就專門制訂《田律》,以國家法律保障所有農戶都采用當時最先進的生產方法。戰國時期,牛開始代替人力耕田,秦國通過法令對牛進行保護,鼓勵農民大量使用鐵農具。同時,《田律》還對農作物播種進行了詳細規定:水稻種子每畝二又三分之二斗;谷子和麥子用一斗;小豆三分之二斗;大豆半斗。如果土地肥沃,每畝撒種還可以適當減少。
全力擴展肥沃耕地
歷史上,秦國都城經歷了由西向東的數次遷徙,最終遷徙到了灃水、渭水交匯地帶的咸陽,并將土地肥沃、農業生產條件優越的關中地區作為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秦國國尉司馬錯伐滅蜀國,奪得了農業生產條件更加優異的巴蜀平原,使得秦國的耕地面積成倍增長。
興修水利設施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兒子,主持修建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保證了大約300萬畝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為旱澇保收的“天府之國”,至今四川人民仍在享受其恩澤。在關中地區,秦國任用水利專家鄭國鑿開涇水,挖掘了3百里的運河,使大片干旱的不毛之地變成了膏腴沃土。
大力發展交通
糧食產量增加后,如何運輸也是大問題。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最普遍也最高效的當然是水運,但在中國北方的廣闊國土上,畢竟河流湖泊數量有限,因此,大批的糧草運輸只能依靠馬車來運輸。秦國本來就是一個對車輛極度迷戀的民族。不管是貴族或者平民,活著的時候以駕車為樂,死了也要帶上車輛陪葬,因此車輛的普及率很高。
此外,秦人的系駕方式非常先進,通過將兩匹驂馬的皮帶綁在馬的胸肌處,同時借助兩匹馬的肩胛和胸肌的力量來拉車;而同時代的歐洲,往往將系駕的皮帶勒在馬的喉部,經常導致高速奔跑的馬窒息而死。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战国时期,数十万秦军征战天下,如何保障军粮供给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axa绘制切线的步骤教学
- 下一篇: 原创:苏麻喇姑终年不洗澡,为何康熙还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