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 KPI 绑架的百度贴吧
閱讀本文大概需要 2.1 分鐘。
你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嗎?
可能有的人有,有的人沒有。但于百度而言,這段往事想必與百度貼吧相關。
據易觀千帆數據顯示,短短 5 年時間,百度貼吧流失了近九成用戶。?
圖數據源于易觀千帆
看到這個消息,或許很多人也都只是一聲搖頭嘆息吧。
曾被網友們譽為「互聯網文化發源地」的百度貼吧,由貼吧之父俞軍老師創建。
曾在 2015 年,創造貼吧注冊用戶總量破 10 億,MAU 超過 3 億,共有逾 1000 萬個主題吧的輝煌。
那時候的百度貼吧,是百度的高光時刻??墒?#xff0c;曾經的輝煌,卻不再復返。
為什么會有百度貼吧?
當時?Google 還沒有退出中國市場,國內搜索引擎主要是百度和 Google。作為搜索引擎,它不是生產內容,更像是搬運內容,它做的,是通過算法去連接已經互聯網已經生產出來的內容,也就是一個又一個網頁,然后匹配給用戶。
但當用戶搜索不到自己想要的內容,也就是上游內容和下游用戶都發生了質變,那么搜索引擎作為「中間商」就會面臨新的問題,用戶覺得內容不夠用了,是不是該生產內容了呢?
基于此,百度就開始自己伸手搭建一些平臺,比如貼吧、知道、百科等內容生態體系,來作為對內容的補充和完整。
在這樣的情況下,于 2003 年,百度貼吧誕生了。
百度貼吧在那會算是一個開放式的在線論壇,里面包括了各個主題的分論壇,比如讀書吧,電影吧、NBA 吧等等,用戶可以在當中發帖、評論等。?
簡言之,這里就像一個聚集很多興趣相投的人,討論共同感興趣的話題的廣場。
百度貼吧在當時屬于一個極具重新的產品形態,在巔峰時期的貼吧,能夠占到百度整站的流量的 11%,這個成績可以說是非常優秀的。
起初?Google 并沒有像百度一樣,做內容資源層的建設,但后面百度貼吧的發展愈發牛逼,Google 便跟天涯合作「來吧」與「問吧」等大量的本土化運營工作,其實跟百度貼吧幾乎是一樣的。?
2005 年到 2009 年,百度做的幾個產品,諸如百度貼吧,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都在這時期羽翼漸豐。而這正是百度面臨 Google 壓力最大的階段,那會還算是自由競爭的年代。
按照百度貼吧原有的發展趨勢,它應該是越來越好才對,但現實卻是相反的。
后面百度貼吧開始變味了,除了貼吧里到處彌漫著廣告外,最傷害用戶的是賣吧。
也就是兜售吧主的位置的場景。比如 2016 年「血友病吧」貼吧就被爆出,新的吧主付費取得了貼吧的經營權。
只要有錢,就能買你吧主的位置,然后新來的吧主就能隨意經營該貼吧社區,不論是割韭菜還是干別的,不論是隨意刪帖,還是輿情控制等等,都是這些花錢買了吧主的人的自由。
關于百度貼吧,還出現一個非常搞笑的事情,那就是「同名不同義」造成的問題和矛盾。比如去年發生的「艾斯吧」事件。
當時在百度貼吧里,有人創立了「艾斯吧」,這個艾斯吧最早是專門為了「艾斯·奧特曼」的粉絲而建的,后面海賊王火了,就有很多「波特卡斯·D·艾斯」的粉絲慕名而來。
因為貼吧取名字具有唯一性,「艾斯」這個名字就被占用了,所以喜歡海賊王艾斯的粉絲們也在這個吧里活躍。
一位披著海賊王外衣的奧特曼粉絲,在艾斯吧里天天發海賊王艾斯的帖子,慢慢積累聲望和人氣,用了五年時間終于擠掉了原吧主,成功當上了艾斯吧的新吧主。然后上任當天就以雷霆手段,把所有關于海賊王艾斯的帖子都刪了,趕走了海賊王艾斯的粉絲,頭像也換成了艾斯·奧特曼的頭像,這個艾斯吧也恢復成了最早討論艾斯·奧特曼的貼吧。
「艾斯吧」事件其實就反映出百度貼吧產權不明晰的問題。比如在一個「三體貼吧」里面,三體是劉慈欣著作的,但有吧主維護,而百度是承擔著負擔成本,所以一個貼吧的產權究竟屬于誰不得而知。
正因如此,那會有很多人抱怨百度貼吧對于同名關鍵詞的無所作為,其實百度貼吧對此沒作出動作,是因為那時候它在百度內部已經接近于一個邊緣化的產品了,所以也沒多少資源能給到百度貼吧,去更好地維護和服務好百度貼吧的用戶。
那為什么曾經風光無限的百度貼吧,會最終沒落成這樣呢?
這就要回顧一下歷史了,2009 年的時候,創造百度貼吧的大神俞軍老師離開百度。次年,也就是 2010 年,Google 離開中國,百度順勢而為占領了 Google 在中國市場的份額。
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百度在此后的一年,市值超越騰訊成為中國互聯網企業之首。本來這也是個不錯的事情,成為大佬了,那好好運營下百度貼吧,是不是也沒什么問題?
但在 Google 退出中國后,百度在產品上的進化似乎也戛然而止,雖然后面一段時間,一直位居大佬,但卻再沒有能做出一款能夠與貼吧、知道相提并論的產品。在這樣的情況下,百度開始在內部提出了十年內達到 1000 億收入的長線戰略目標。
目標很宏大,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呢?那就是把 KPI 細分到百度內部的每個項目產品上面。百度貼吧也因此被 KPI 綁架,那會的它,被百度認為只有流量,沒有收入。
而維護這樣一個社區,公司還需要承擔一定的服務器成本,可以說彼時的百度貼吧,于百度而言,更像是一個負資產。而這樣一個項目,在大公司里如果不能貢獻一定的 KPI,那么即便是講情懷也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
于是,被綁上 KPI 的百度貼吧,開始走上了它的沒落之路。
所以就有了前面提到的,百度貼吧里開始有很多煩人的廣告,以及在?2016 年「血友病吧」貼吧就被爆出賣吧的行為。將賣吧美名其曰為百度合伙人制度,其實不過就是臭名昭著的收割管控。
被賣掉的貼吧主,不只是一張網頁這么簡單,里面包含的是無數個活生生的人,在共同建造一個討論的廣場。如果你把這些人淪為商業化的犧牲品,你看到的只有數字與利益,那就會喪失掉最基本的敬畏和尊重。
同年發生的魏則西事件,使得百度和貼吧的公眾形象一落千丈,即便到了今天,大家對百度也一直沒有好的觀感。
在利益和道德之間,百度選擇了利益,而這也是它造成惡果的開始。
誠然,企業是需要賺錢的,進行商業化也是正常的操作。只是,如何能體面和聰明的賺錢,才是企業最應該考慮的事情。
那時候的百度貼吧,是一個極具創新的產品形態,有著近乎?10?億?的注冊用戶,這么龐大的用戶基礎,如果利用起來,里面可發揮的價值是巨大的。如果貼吧能被很好經營,不被?KPI?綁架,那或許百度能開辟社交領域的土地。
前面也說了,當時的百度已經是互聯網大佬了,其實還是有能力繼續維護好百度貼吧的,只是他們急于想開展新的目標,說白了,就是急于再占領更多的市場,再賺更多的錢。
KPI 沒錯,錯在只把 KPI 當做唯一的目標。
放長線釣大魚,這句話我們都知道,但我們很多人就是做不到知行合一。這才是最大的悲哀。
最后,今天大家對百度的觀感其實很差,但很多人對那時候的百度做出的百度貼吧卻異常懷念。很多互聯網上的梗也多是從貼吧學來的,到現在還有誰記得,曾經在貼吧上看到的「賈君鵬,你媽喊你回家吃飯」,「我和小伙伴們都驚呆了」、「我偷電瓶車養你」……
時至今日,依舊有許多人會懷念那時候的百度貼吧,說到底很多人也是在懷念那時候的自己。但是,如今的百度貼吧難以復返,正如我們也無法回到過去是一樣的。
只不過,我們現在選擇為美好的未來努力奮斗,但百度貼吧還會嗎?
推薦閱讀:
拖雙十一的后腿了
蘋果要收割智商稅了?
之前不少讀者后臺留言問我問題,說句抱歉,留言很多,沒法一一回復。
如果平時有問題的話,建議關注我視頻號,以后視頻號直播的時候可以在線回答問題,創業很忙,盡量抽空在視頻號跟大家嘮嘮,一起加油!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被 KPI 绑架的百度贴吧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零知识证明从0到1,ZK简介
- 下一篇: 卡斯柯经验谈│流程驱动项目管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