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指标SMA EMA WMA...
原理轉載于:http://www.cnblogs.com/xiaobajiu/p/7066490.html
一.函數(shù)簡介
MA(x,n)-移動平均,是最簡單的n日內的平均值
SMA(x,n,m)-簡單移動平均,m為當日的權重,是個0~1之間的值
EMA(x,n)-指數(shù)移動平均,這個函數(shù)以相關周期為權重進行計算
DMA(x,m)-動態(tài)移動平均,這個函數(shù)以動態(tài)設定的權重m進行計算
TMA(x,p,q)-遞歸移動平均,這個函數(shù)可以完全控制當前周期的權重和上一次值的權重
WMA(x,m)-加權移動平均,這個函數(shù)對于近日的權重會比其它函數(shù)敏感
二.通用公式
簡單移動平均(英語:simple moving average,SMA)是某變數(shù)之前n個數(shù)值的未作加權算術平均。例如,收市價的10日簡單移動平均指之前10日收市價的平均數(shù)。若設收市價為{\displaystyle p_{1}}至{\displaystyle p_{n}},則方程式為:
當計算連續(xù)的數(shù)值,一個新的數(shù)值加入,同時一個舊數(shù)值剔出,所以無需每次都重新逐個數(shù)值加起來:
加權移動平均(英語:weighted moving average,WMA)指計算平均值時將個別數(shù)據(jù)乘以不同數(shù)值,在技術分析中,n日WMA的最近期一個數(shù)值乘以n、次近的乘以n-1,如此類推,一直到0:
{\displaystyle WMA_{M}={np_{M}+(n-1)p_{M-1}+\cdots +2p_{M-n+2}+p_{M-n+1} \over n+(n-1)+\cdots +2+1}}
指數(shù)移動平均(英語: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EMA或EWMA)是以指數(shù)式遞減加權的移動平均。各數(shù)值的加權影響力隨時間而指數(shù)式遞減,越近期的數(shù)據(jù)加權影響力越重,但較舊的數(shù)據(jù)也給予一定的加權值。右圖是一例子。
加權的程度以常數(shù)α決定,α數(shù)值介乎0至1。α也可用天數(shù)N來代表:{\displaystyle \alpha ={2 \over {N+1}}},所以,N=19天,代表α=0.1。
設時間t的實際數(shù)值為Yt,而時間t的EMA則為St;時間t-1的EMA則為St-1,計算時間t≥2是方程式為:[1]
設今日(t1)價格為p,則今日(t1)EMA的方程式為:
將{\displaystyle {\text{EMA}}_{t0}}分拆開來如下:
轉載:https://journal.eyeprophet.com/%E6%95%99%E4%BD%A0%E7%9C%8B%E6%87%82-rsi-%E7%9B%B8%E5%B0%8D%E5%BC%B7%E5%BC%B1%E6%8C%87%E6%A8%99/
RSI?如何計算
RSI的公式微:
其中RS=相對強度
?
以6天RSI為例:
?
假設每天漲幅
?
?
計算RSI的步驟如下:
將6天上升的數(shù)目相加,除以6,上例中總共上升10元除以6得1.667
將6天下跌的數(shù)目相加,除以6,上例中總共下跌4元除以6得0.667
求出相對強度RS,即RS=1.667/0.6??67=2.4993
RSI在70以上表示買超現(xiàn)象,在30以下為賣超現(xiàn)象,但買超與賣超的數(shù)值是不代表買賣訊號的,僅表示走勢的折返機率變大。
計算方法
1.典型價格(TP)=當日最高價、最低價與收盤價的算術平均值
2.貨幣流量(MF)=典型價格(TP)×N日內成交量
3.如果當日MF>昨日MF,則將當日的MF值視為正貨幣流量(PMF)
4.如果當日MF<昨日MF,則將當日的MF值視為負貨幣流量(NMF)
5.MFI=100-[100/(1+PMF/NMF)]
6.參數(shù)N一般設為14日。
應用法則
1.顯示超買超賣是MFI指標最基本的功能。當MFI>80時為超買,在其回頭向下跌破80時,為短線賣出時機。
2.當MFI<20時為超賣,當其回頭向上突破20時,為短線買進時機。
3.當MFI>80,而產生背離現(xiàn)象時,視為賣出信號。
4.當MFI<20,而產生背離現(xiàn)象時,視為買進信號。
能量潮指標(On Balance Volume,OBV)
OBV指標的OBV值計算比較簡單,主要是計算累積成交量。
以日為計算周期為例,其計算公式為:
當日OBV=本日值+前一日的OBV值
如果本日收盤價或指數(shù)高于前一日收盤價或指數(shù),本日值則為正;如果本日的收盤價或指數(shù)低于前一日的收盤價,本日值則為負值;如果本日值與前一日的收盤價或指數(shù)持平,本日值則不于計算,然后計算累積成交量。這里的成交量是指成交股票的手數(shù)。
和其他指標的計算一樣,由于選用的計算周期的不同,OBV指標也包括日OBV指標、周OBV指標、月OBV指標年OBV指標以及分鐘OBV指標等各種類型。經常被用于股市研判的是日OBV指標和周OBV指標。雖然它們的計算時的取值有所不同,但基本的計算方法一樣。另外,隨著股市軟件分析技術的發(fā)展,投資者只需掌握OBV形成的基本原理和計算方法,無須去計算指標的數(shù)值,更為重要的是利用OBV指標去分析、研判股票行情。
OBV線是將OBV值繪于坐標圖上,以時間為橫坐標,成交量為縱坐標,將每一日計算所得的OBV值在坐標線上標出位置并連接起來成為OBV線。
1、當OBV線下降而股價卻上升,預示股票上升能量不足,股價可能隨時下跌,是賣出股票的信號。
2、當OBV線上升而股價卻小幅下跌,說明市場上人氣旺盛,下檔承接力較強,股價的下跌只是暫時的技術性回調,股價可能即將止跌回升。
3、當OBV線呈緩慢上升而股價也同步上漲時,表示行情穩(wěn)步向上,股市中長期投資形勢尚好,股價仍有上升空間,投資者應持股待漲。
4、當OBV線呈緩慢下降而股價也同步下跌時,表示行情逐步盤跌,股市中長期投資形勢不佳,股價仍有下跌空間,投資者應以賣出股票或持幣觀望為主。
5、一般情況下,當OBV線出現(xiàn)急速上升的現(xiàn)象時,表明市場上大部分買盤已全力涌進,而買方的能量的爆發(fā)不可能持續(xù)太久,行情可能將會出現(xiàn)回檔,投資者應考慮逢高賣出。尤其在OBV線急速上升后不久,而在盤面上出現(xiàn)鋸齒狀曲線并有掉頭向下跡象時,表明行情已經漲升乏力,行情即將轉勢,為更明顯的賣出信號。這點對于短期急升并漲幅較大的股票的研判更為準確。
6、一般情況下,當OBV線出現(xiàn)急速下跌的現(xiàn)象時,表明市場上大量賣盤洶涌而出,股市行情已經轉為跌勢,行價將進入一段較長時期的下跌過程中,此時,投資者還是應以持幣觀望為主,不要輕易搶反彈。只有當OBV線經過急跌后,在低部開始形成鋸齒狀的曲線時,才可以考慮進場介入,作短期反彈行情。
7、OBV線經過長期累積后的大波段的高點(即累積高點),經常成為行情再度上升的大阻力區(qū),股價常在這區(qū)域附近遭受強大的上升壓力而反轉下跌。而一旦股價突破這長期阻力區(qū)的話,其后續(xù)漲勢將更加強勁有力。
8、OBV線經過長期累積后的大波段的低點(即累積低點),則常會形成行情下跌的大支撐區(qū),股價會在這區(qū)域附近遇到極強的下跌支撐而止跌企穩(wěn)。而一旦股價向下跌破這長期支撐區(qū)的話,其后續(xù)跌勢將更猛。
由于OBV的計算方法過于簡單化,所以容易受到偶然因素的影響,為了提高OBV的準確性,可以采取多空比率凈額法對其進行修正。 多空比率凈額= [(收盤價-最低價)-(最高價-收盤價)] ÷( 最高價-最低價)×V 該方法根據(jù)多空力量比率加權修正成交量,比單純的OBV法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CMO作為一個通用規(guī)則,把超買水平定量在+50以上,把超賣水平定量在-50以下。 CMO = (Su - Sd) × 100 / (Su + Sd) 其中:Su是今日收盤價與昨日收盤價(上漲日)差值加總。若當日下跌,則增加值為0;Sd是今日收盤價與做日收盤價(下跌日)差值的絕對值加總。若當日上漲,則增加值為0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股票指标SMA EMA WMA...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学习笔记-掌握
- 下一篇: 传真机色带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