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学习笔记-掌握时间的学习和实践
?
針對德魯克先生《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書中提到了掌握時間部分學習的一些記錄以及在日常工作中的實踐。
1、為什么學習掌握時間
2、如何掌握和管理時間
時間帶來的壓力:
這是因為這些壓力,我們需要診斷自己的時間,找出浪費時間的癥結,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2.1 學會記錄時間的使用情況
記錄時間的使用情況,而不是憑借記憶補充,因為回憶時間使用情況與真實的時間使用情況會存在很大差距。 管理者實現卓有成效的第一步,就是記錄實際的時間使用情況。通過對時間的記錄了解自己的時間都都用在什么地方. 下面是自己工作時間的實際記錄:
2.2 管理時間
2.2.1 找出浪費的時間
分析時間使用情況,從類別上找出根本毫無價值的事情,將此類事情從自己的任務列表中移除,減少非生產性工作占用的時間。尋找時間浪費,可以從兩方面入手:
診斷自己時間的消耗情況
診斷管理不善和組織機構缺陷造成時間浪費的情況
2.2.2 要事優先
重未來,而不是重過去
重機會,而不只看到困難
選擇自己的方向,而不盲從
目標要高,要有新意,不能求安全和方便
2.2.3 合理的指定日工作計劃
1)把能用于工作的時間列出來
2)把一天要做的事情列一個清單,并且按重要性排序
3)選出1-3件只能有自己做的重要的事
4)這幾件事放到適當的時間段,安排上充分的時間,確保無論如何也要完成且有成功
2.3 管理可自由支配的時間
管理者在做過了診斷自己的時間,消除浪費時間的活動后,可以將可自由運用的時間,有零星而集中成大塊、連續性的時段,也就是把自己的零星的時間給它節約下來,最有可能的是把它集中成大塊連續性的時段。
3、工作中的實踐
3.1 改掉喜歡同時做幾件事情的 ‘壞習慣’
原來:
日常測試工作中有新需求評審為了怕需求評審占用時間太長,就一邊測試一邊聽需求評審的情況,結果發現由于分心,測試進度并不快,而另一方面由于分心,導致對新的需求理解不充分,也沒有深思對系統的影響等需求的內容,結果等到測試時,發現有很多問題需要確認,需要重新梳理。
現在:
先確定當天測試的進度以及緊急程度,如果高且時間緊,則協調評審時間或者他人跟進新需求;如果進度可控,那就先全心參加新需求評審,保證每次只做一件事。
3.2 培養列日工作計劃的習慣
以前:
工作來一樣做一樣,沒有分出先后順序,也沒有具體劃分時間,針對臨時插入的事情,手忙腳亂,還有可能會被漏掉。
現在:
根據要事優先,每天早上會先列出一下自己已知的當天工作安排和必須要完成的工作項,做完一項,打上標記,如果有臨時插入,確定優先級以及時間后,加到自己的記錄中,可以一目了然看到自己當天的安排,也能看到新插入事情的影響有哪些,做到心中有數,每天下班前檢查一下必須完成的是否已經完成,以防遺漏。
3.3 學會找出浪費時間的事項
以前:總覺得每天不夠用,但是也說不清哪些事情不用做,哪些事情浪費時間啦
現在:分析記錄的日工作計劃,看哪些事項上花費的時間超過了自己的預期,是否是合理的,還有哪些事情是計劃之外的占用了時間,哪些事情做了跟沒做沒啥差別的
3.4 盡量消除會存在浪費時間的'隱患'
以前:
問題單獨和產品或者開發確認,或者開發跟產品單方面確認,結果都沒有同步出來,導致另一方不清楚,需要再次溝通確認
現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学习笔记-掌握时间的学习和实践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ssembly x64 Intro -
- 下一篇: 股票指标SMA EMA W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