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提案上“两会”?这些北京孩子做到了
原標題:中學生提案上“兩會”?這些北京孩子做到了
最近,全國政協委員、海淀區政協常委、中國林科院副院長崔麗娟將一份特殊的提案——“關于在商品包裝上印制垃圾分類標識的提案”,帶到了2024年全國兩會上。這份提案最特別之處在于,它是由北京交通大學附屬中學4名同學調研后形成的“模擬提案”轉化而來。
幾位同學大量查找了我國關于垃圾分類標準的法律條文、部分城市垃圾分類標準,以及常見商品外包裝印刷標識情況等相關資料,總計調查了219件各類型商品,調研人群涵蓋各個年齡段,收集了覆蓋12個省級行政單位共626個樣本數據,最終完成了這份《關于在商品包裝上印制垃圾分類標識》的模擬提案。
從設計問卷,到采訪調研,從繁雜的數據中找到關鍵信息,從而更加精準地識別問題,思考解決方案,制作ppt,把混亂的思路理清,最終呈現完整的思路清晰的提案,既鍛煉了個人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也鍛煉了團隊協作和溝通能力。
近年來,北京中學生做出的提案相繼被帶上北京兩會和全國兩會,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這些提案從小事出發,從熱點入手,與社會現實緊密相聯。
《關于進一步開展中小學節儉教育的提案》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模擬政協社團的同學們關注到身邊的浪費現象十分嚴重,中小學生節儉意識普遍缺失。他們選取了糧食浪費情況、資源的循環利用、節儉教育現狀三個角度,面向6類人群、40多所學校,開展了為期兩個多月的調研。
他們還收集了與節儉有關的中國古代文獻、政府部門文件、往屆政協提案、聯合國文件和國內外案例,結合調研結果和實際情況,向教育部提出了有關節儉意識的培養、節儉教育的具體措施、節儉教育的監督與評價三方面的建議。
這份提案最終獲得了全國青少年模擬政協活動的最佳提案獎,由全國政協委員協助提交給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
《關于給家長提供個性化指導,開展精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提案》
北京一零一中學的左家齊、劉宇涵、楊思宇等六位同學經過調研發現,身邊很多同學因為家長教育的失當而導致不能健康成長,因此在北京市“模擬政協”活動中,他們提出了《關于在北京市中小學建立家庭教育咨詢室的建議》,建議在幼兒園、中小學校建立家庭教育咨詢室,以咨詢室為依托,整合學校、社會各方資源,解決家長對于家庭教育指導的迫切需求。
最終這份建議經過修改和完善后形成提案,由時任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張雪遞交到全國“兩會”。
《關于優化小區停車場資源的提案》
昌平一中教育集團西關校區的于文軒、曹博雅、焦禹軒3名同學發現,北京很多小區特別是老舊小區存在大量“僵尸車”,車輛長期不使用,占用公共車位,導致小區停車場資源緊張和道路擁擠,急需停車車主不能利用這些公共資源。
同學們經過了調查和討論,創新思路,引入現已成熟的共享經濟模式,形成盤活“僵尸車”的解決辦法:在政府的指導下,增強社區有效管理力度,引入社會資本和社會力量,將長期不經常使用的車輛打造成共享汽車,在停車供給端和需求端尋求動態平衡,以緩解停車壓力。
帶著這些設想,指導老師帶領學生進入社區進一步訪談。在 “模擬政協”提案征集活動中,市政協委員吳革關注到了該提案,并指導學生做好調查研究,充實提案內容,細化提案建議。
同學們結合社區訪談和政協委員指導意見,對內容進行了修改完善。最終,該提案作為正式提案由政協委員提交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
《關于切實推進中小學生形體教育落實的提案》
北京亦莊實驗中學的李瑞源和余子禾同學在生活中觀察發現:周圍同學的走姿、站姿、坐姿、寫姿等體態形態不端正的問題較為普遍,其中寫姿問題尤為突出,學生們弓著背、低斜著身子寫字的情況十分嚴重,會影響青少年脊柱的發育。
為了全面了解現階段中小學生體態形態不端正的問題,進一步論證選題的價值和意義、提出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同學們成立了調查小組,設置詳細而全面的問卷并面向京內外中小學生定向發放,還隨機對20位來自北京的同學進行訪談。
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兩位同學撰寫模擬提案,并聽取專家建議持續修改完善。這份模擬提案也受到時任北京市政協委員王富均的高度關注,作為正式提案素材帶上了2022年北京“兩會”。
北京青少年“模擬政協”已連續進行多年,通過“模擬提案”“模擬議事”等方式,引導中小學生關心社會生活、關注現實問題,了解我國民主政治協商制度,提升協商能力,鼓勵同學們科學地表達自己的主張,建設性地推進問題解決。如今,青少年“模擬政協”已經覆蓋北京400多所中小學校,是北京市基礎教育階段人才培養方式創新的重要舉措。
“學生在參與模擬政協的過程中,或許會遇到有些內容聽不懂或似懂非懂的情況,但當學生結合學校里的道德與法治課、思政課以及物理、地理、音樂、美術知識去理解時,就能真切感受到書本知識在真實情景中的應用,會有不一樣的感受。”——第十四屆北京市政協常委、北京市教工委副書記、北京市教委主任李奕
“模擬政協是一個機會,能夠讓我們的學生睜開雙眼去看社會,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能將書本上學來的知識轉化成一種實踐,既鍛煉了自己,也扎根到人民群眾當中去,了解學校圍欄之外的社會。”——第十四屆北京市政協委員金英華
“學生們不僅關注垃圾分類、電動車等身邊的話題,也關注到北京中軸線、冬奧等熱點社會話題,更讓人欣慰的是還有學生關注到盲道建設等關愛弱勢群體的話題。從中不難發現,北京的孩子們關注的話題已經超越了學科學習本身,延展到身邊的社會發展問題。”——第十三屆北京市政協委員張毅
從課本上的名詞,到參與模擬政協活動、發現身邊問題、調研提出解決建議,對于同學們來說是一種生動的課堂。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走向社會,關注身邊事物和生活實際,培養了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家國意識和協商民主意識等重要品質。
來源:首都教育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中学生提案上“两会”?这些北京孩子做到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很多学生考研上岸后破防了,深圳英语
- 下一篇: 狂喜!又一美国TOP20大学官宣学费全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