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之02掌握记忆方法,在学习上就赢了一半
學習方法之02掌握記憶方法,在學習上就贏了一半
前言
最近在復習準備秋招,總覺得效率不高,可能學習方式哪里出了問題,思考了一下,決定先學習正確的學習方式(是否真的正確還有待)。在網上找了個學習方法教程 《劉媛媛 北大學霸教你高效學習的秘密》,不是托,還剛開始學習。
教程分享出來,需要可以下載,鏈接失效請留言,侵刪。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_f5Lp2L5yUsIR7MmCTTf1g
提取碼:td6g
目錄
關于接下來我們要講的記憶部分,主要分為三節課。
1. 記憶能力
每個人都有開發未盡的記憶能力。
那么為什么總有人感覺自己記東西很慢,或者記起來很困難呢?因為有些人之所以記不住,不是記憶能力出了問題,而是其他方面出了問題。
記憶是以閱讀理解能力為基礎的。
閱讀、理解、記憶、表達是互相作用的,很多人說自己的記憶能力不好,實際上是閱讀理解能力出了問題。例如看一段文字的時候條理分明,等于記住了一個很整齊的房間里,柜子在哪兒,桌子在哪兒,而且能理解為什么要這么擺放,所以記憶的負擔特別小,但是有些人因為閱讀理解能力有問題,看到需要記憶的材料的時候,就好像是看到了一個亂七八糟的屋子,這樣記憶的難度非常大。閱讀理解有問題,就會導致記憶的慢,腦子里存儲的信息越少,表達時材料就越少。
出問題不是記憶能力,而是注意力。
為什么我們總覺得小孩子記東西更快昵?因為小孩子的注意力更集中。如果成年人的注意力足夠集中的話,成年人肯定記得更快,或者更牢固。例如一群5歲到14的小孩背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他們根本不理解意思,他們的記憶其實是音和形的記憶,可以很專注的硬背下來,成年人記起來就容易得多,記的不是音和形,而是意思,但是成年人背《少年中國說》很難,因為他們不集中注意力。
2. 記憶的過程
我們記東西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存儲,一個是提取,就是希望看到這個東西的時候把它記住,然后需要的時候能想起來,也就是提取出來。我們平時說自己的記性差,一般是提取失敗。信信進入大腦的時候,首先是作為短期記憶被存儲,然后大腦會挑選,把哪些信思作為長期記憶去儲存。
我們為了考試記東西,一般需要存儲為長期記憶,因為短期記憶的容量很小,只能記住有限條的信息,而且短期記憶很容易被干擾,記憶的時間也,很快就會忘記,所以我們必須把重要的東西轉化為長期記憶。
短期記憶必須轉化為長期記憶,而不能被當做無用信息被忘記。
怎么把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而不是把他們直接忘記呢?
關鍵就在于重復,多提取幾次,這樣大腦就不敢輕易忘記了
牢固記憶的三要素:存放整齊+增加線索+多次提取=記得牢固。
除了多次提取,還可以從這兩方面來努力:存放的時候整齊一點,多增加一些線索。以上三方面構成牢固記憶三要素。
記了就是會忘。
無論是使用什么方法來記憶,總是會有一些遺忘的情況發生。大腦的遺忘實際上是好事,如果所有的記憶都是長期記憶,大腦會被各種瑣碎的信息塞滿,就沒辦法選出哪些對你是有用的,哪些是有意義的。所以遺忘是非常正常的,只有這樣大腦才會工作下去,一定要有這個心態。問題出在有一些東西沒那么重要,但是大腦記住了,我們要去挑選出來哪些是重要的,然后去重復。
忘可以促進記憶。
當第一遍記憶之后發現自己忘記了很多,完全不用氣餒,就當第一遍跟材料熟悉了一下,然后耐心地去做第二遍的復習,發現在回憶的時候很多都忘了,然后努力想想,想不起來,趕緊去翻書,這時候的記憶比第一遍要深刻得多,原理就在于當我們在提取某項記憶的時候越是大費力氣,那么在得到之后,該項記憶的提取能力以及儲存能力就飆升得越高,也就是學得越扎實。
3. 提高記憶效率的技巧
睡前記憶醒來回憶是很好的記憶方式。
影響記憶的其他因素例如什么時間去記東西最好,最好的記憶時間是在睡前,因為睡前不接受新的信息了,環境安靜容易集中注意力,神經元的新突觸就會生長加固記憶。
醒來之后記得重復之前記憶的東西,因為醒來之后頭腦清醒、思維活躍、精力充沛,可以加深記憶。
在原來的環境中回憶,可以想到更多內容。
環境對于記憶肯定是有影響的。心理學家們的假設認為,上次學習時的周遭環境,包括光線、墻紙、背景音樂等,能給大腦發出提示信號,從而能提取出更多的信息。
有兩位心理學家實驗明這件事情,招募了18名潛水員,在水下6米的地方學習一份有36個詞匯的單詞表,隨機把這些潛水員分作兩組,一個小時以后,組在干燥的地面上接受考試,另一組則帶上他們的潛水用具回到水下考核。結果證明,考試地點對考試成績的影響的確相當明顯:在水下接受考試的人與在地面接受考試的人相比,前者能回憶起的單詞數量比后者多出大約多30%。由此,兩名心理學家針對這次實驗得出結論:“如果能還原到最初學習時的場景中,記憶效果的確會更好”
同樣時間內,多次重復的記憶效果比較好。
如果有4個小時記憶一篇課文,只是讀4個小時,大約會記住16%內容;如果將五分之一的時間用來復習,會記住19%;如果將五分之二的時間用來復習,則會記住25%。我們用于記憶而不是單純地反復閱讀所花費的復習時間越多,就越合算。
分散記憶比集中記憶效果好。
每次記一點,連續記若干天(每次記10至15分鐘)比大量地記,記一兩天(每次記半小時至1小時)效果好。在學習間隙中,如果常變換休息的方式,就可以使我們的記憶得到更好的調整。
位置對于記憶的影響。
記的東西盡量位置不要變,例如我買了一本2017年教材某個知識點在其中一頁的位置,如果換了2018年版,這個知識點頁碼位置變化了,這個知識點的記憶會被打亂。其中兩個原理即相對位置可以促進記憶,圖片記憶好于對文字的記憶。
對記憶的材料要有看法。
在背東西的時候不要死記硬背被動狀態,而是需要一種主動的狀態,對所看內容要有自己的態度、看法、情緒在其中,有了想法記得更牢固,文科的東西和理科的一樣需要動腦。
用耳朵去學習。
記憶時不時地改變方法可以加深記憶印象。具體做法是:以瀏覽方式看過1遍的課文,第2次可仔細地閱讀,第3次參考有關書籍,第4次從后往前讀,第5次則將注意力轉移到課文后面的習題上…使同樣的內容每次都有不同的溫習方式。由于每次賦予的思考模式都不一樣,頭腦就會因為不斷地產生新鮮感而變得特別敏銳,記憶的吸收力也會超乎尋常數倍。
excel記憶法。
容易混淆的用excel表去記憶,以記憶歷史知識為例,在一個表格中,橫軸是年代,縱軸是每一個年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情況,通過對比、串聯等。
總結
今天給大家重點介紹了15句話,包括記憶能力、記憶過程的原理、提高記憶效率的技巧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学习方法之02掌握记忆方法,在学习上就赢了一半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学习方法之01高效学习方程式,你的学习到
- 下一篇: 学习方法之04提取练习,永远都不会忘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