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就业率不到20%?2023届本科生毕业数据公布,结果出人意料...
原標題:清北就業率不到20%?2023屆本科生畢業數據公布,結果出人意料...
距離畢業季快6個月了,最近,清華、北大等高校終于公布了2022-2023學年的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其中披露了各校的2023年應屆本科生畢業率、就業率、畢業去向等多項數據。
圖源 | 澎湃新聞
都說今年就業難,那么國內TOP學府畢業生們的情況又如何呢?
一起來看看吧~
清北復交畢業數據公布
直接就業率不到20%?
一直以來,清華北大作為中國備受關注的兩所高等學府,畢業生們在就業市場上相對吃香。
但從今年公布的數據來看,似乎也并不樂觀:
??清華本科畢業生總數為3609人,總體就業率達96%,其中80.8%選擇在國內外高校深造,直接就業人數僅為491人,占15.2%;
??北大本科畢業生為3835人,總體就業率達94.28%,主要畢業去向也是升學,占82.72%,直接就業率不到20%。
圖源 | 微博截圖
不光是清北,今年各大高校的直接就業率幾乎都很低,絕大多數學生都選擇了繼續升學。
復旦本科畢業生為3226人,總體就業率為88.69%,直接就業人數也只有583人,占18.07%。也就是說,直接就業人數不足兩成;
上海交通大學本科畢業生最主要的畢業去向也是升學,占應屆畢業生總數的72.61%;
浙江大學:66.39%升學;
南京大學:66.83%升學;
北京理工大學:學校本科畢業生中,整體深造比例為69.21%;
中國科技大學:共有1350人赴國內外高校深造,占本科畢業生總人數的75.3%;學校繼續深造的本科生中約80%前往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學深造。
圖源 | 封面新聞
那么,是應屆生們不想工作嗎?
有人說:不是留戀象牙塔里的生活,而是理想的工作門檻太高。
根據《經濟觀察報》對一位北大高校老師的采訪,近幾年應屆畢業生確定工作的時間延長已經成為大趨勢,從之前臨畢業半年就找好工作到現在還差三個月畢業,仍有小部分人沒確定工作,且手中握有offer的數量也從之前的四五個,變成了現在平均一兩個。
只能說,隨著中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逐年上漲以及高校擴招帶來的市場競爭,即使是清北畢業生,也難以獨善其身了。
畢業生人數突飛猛漲
“文憑通脹”如何破局?
常言道,如果要看就業風向,就看TOP學校的那波人去哪里。
如今,連這些“天之驕子”都紛紛暫緩就業、選擇升學,從某種程度上也揭示了當下教育的困境——學歷內卷加劇、文憑通脹嚴重。
根據相關數據,我國從1978年重新恢復高考一直到2002年以前,畢業生的人數都是緩慢增長,但是從2002年開始,畢業生人數突飛猛漲。
到2023年,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1158萬,同比增長了85萬,是13年前(575萬)的兩倍左右。
有專家預測,未來幾年高校畢業生的人數還會增長,就業壓力可能越來越大。
圖源 | 勾股大數據
不僅如此,獲得高學位的人越來越多,各類工作崗位對教育水平的要求也水漲船高。
廣東一個偏遠縣城的人才引進名單上: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有31名,全日制碩士研究生700多名;
西藏阿里地區的郵局某個崗位,只招1個人,但有2萬多人報名;
在杭州余杭區的街道辦,坐著十幾個來自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學歷不是碩士就是博士......
一個令人跌破眼鏡的事實是:許多名校碩士博士,開始加入到房產中介、外賣員、保姆的隊伍中......
當然,這里并不是說名校生就不能選擇基層崗位,如果能夠學以致用,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價值,還是值得鼓勵的。
但從現實來看,很多人可能都陷在“學無所用”的困境。
圖源 | 微博截圖
此前就有媒體采訪過多名重點大學的畢業生。其中,陳同學就畢業于北京一所985重點院校,但目前,她在別人家中做保姆,工作內容是瑣碎的穿衣、接送、陪讀、陪玩.....所學知識和工作技能之間的割裂尤為明顯。
從他們的口中,我們能感受到美國社會學家蘭德爾·柯林斯在《文憑社會》書中提出的“文憑通貨膨脹”現象,正在中國重現。
在書中,他指出,教育水平的攀升事實上遠遠超過了工作技能升級帶來的需求,存在“教育過剩”。
世界不斷變化
未來出路在哪里?
某種程度上,畢業生們難以找到理想的工作,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的發展沒有跟上技術的發展。
早在2019年,麥可思研究院就曾發布過一項調查報告,數據顯示:2018屆大學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僅為66%。
圖源 | 中國新聞網
為此,這幾年陸續掀起了多項教育改革。前不久,北京大學官宣取消績點,實行等級制的成績評定改革的措施,也是為了讓更多學生能有充分的時間去實踐探索、發現興趣,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分數高低。
圖源 | 視頻號截圖
我們能深切的感受到時代的發展帶來的巨大變化,傳統的教育模式逐漸失靈,不僅學校教育在不斷更新,對于個人來講,更需要及時調整,培養真正面向未來的能力。
1、對新事物保有好奇心
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心理學會原理事長張侃強調,當下所推進的早期家庭教育,并不是說讓家長早早地趕著教孩子數數、認字,而是希望父母早點意識到要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和興趣。
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保護他們探索的需求和欲望,和孩子所學的知識相比,這種對事物產生興趣、不斷探索的能力,更能和未來銜接起來,讓孩子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依然具備足夠的競爭力。
圖源|pexels
2、有創新、創造能力
《游戲力》作者勞倫斯·科恩認為,讓人尊敬的人是那些能夠創造產業、創造就業崗位的人。
保護孩子的創造力,能夠讓他們更清晰明確地認知自我,在不斷學習前人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和形成屬于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實現自我價值。
3、擁有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
未來遙不可及,或許如今學習的很多知識在不久的將來都會被淘汰。
面對這個變化中的世界,家長應該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學會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準確獲取有效信息,不斷自我學習。
說到底,在內卷的時代,作為個人,我們只能順應時代的洪流。
未來會有怎樣的變化?我們很難預測,但當下我們能把握住的,就是增強自己的能力,建造一條屬于自己的“護城河”。
名校生也逃不過內卷
普娃該如何規劃未來之路?
1月23日19:00·UIA聯合學院
京都學府東京分校副校長彭瑞哲
為你指點迷津!
識碼咨詢小助手,預約直播領資料
文章部分素材整理自澎湃新聞、毛毛蟲Claire、界面新聞、看天下實驗室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推薦閱讀
? 震驚!佛州發布留學禁令:大學不招中國學生,已有留學生被迫失學...
? 2024,更多幼兒園面臨關停!出生兒銳減、大學過剩,未來中高考不用再卷?
? 從中產到破產,只差一個留學?留子們的日常不要太離譜……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清北就业率不到20%?2023届本科生毕业数据公布,结果出人意料...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网友偶遇孙艺珍玄彬去日本,真夫妻眼
- 下一篇: 如何选择理想大学?济南大学本硕连读给你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