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寒迎年,十事不能忘!今日大寒,要做哪10件事?不忘传统纳吉祥
原標題:大寒迎年,十事不能忘!今日大寒,要做哪10件事?不忘傳統納吉祥
大寒大寒,無風自寒。大寒是冬季最后一個節氣,因處在“三九四九”天之中,也是一年中最冷,降水最少的時段,在《三禮義宗》中解釋道: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大寒節氣一過,冷的“極點”也就要成為過去式了,下一個節氣就是立春了,氣候會逐漸轉暖,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四季輪轉,又會是新的一年。
大寒是臘月歲末的最后一個節氣,年味也越來越濃,民俗中也會多了很多辭舊迎新的意味,雖然并不是農忙時節,但家家戶戶都在忙,忙著腌臘肉,忙著買年貨,忙著回家,按照老一輩的說法,有“大寒迎年”的風俗,迎年的風俗歸納起來大概有十個,老傳統分享給大家。
一、食糯
大寒節氣這天,古人有吃糯米制品的習慣,一般是提前做的年糕、糯米糍之類的東西,寓意迎接新年的時候,家里豐衣足食,年貨不缺,能安穩的渡過年關。
二、縱飲
在東漢蔡邕《獨斷》中記載:“臘者,歲終大祭,縱吏人宴飲也”。臘月里有開宴席,縱情喝酒的風俗,酒精也能讓人暖和起來,在極寒的天氣里不那么難熬。
三、做牙
“做牙”的意思不是讓去整牙,而是說的“做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的活動,祭祀完了大家在一起吃一頓,也稱之為“打牙祭”,過去大戶人家雇傭的長工,新年放假之前必須要聚在一起“打牙祭”,感謝他們這一年的付出,打牙祭的菜品必須豐富,硬菜里也必須有一只雞,還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雞頭對著那個長工,這個工人下一年就不用來了,如果不想“裁員”,戶主會在雞子上桌之前將雞頭去掉。
四、掃塵
掃塵就是大掃除,老話說“臘月不除塵,來年招瘟神”,一般到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這兩天就要掃塵了,掃塵的時候要把家里的垃圾、不用的東西都扔出去“送窮”,打掃的時候也不能說話,講究悶聲發大財。
五、糊窗
過去新年了要重新糊一遍窗戶紙,堵住風雪,讓新年過的更暖和一些,現在都是玻璃窗了,可以買一些窗花貼上圖個吉利。
六、臘味
臘月的名字就是因腌制臘味而來,這段時間天氣干冷,非常適合制作臘肉,這也是節氣食品之一,臘味一掛起來,這新年的氣氛馬上就拉滿了,臘味也是年夜飯上少不了美食。
七、趕婚
趕婚是民間一個風俗,臘月底,傳說中的老神仙都上天去匯報工作了,人間百無禁忌,這時候婚嫁,大家也都有空閑時間,好日子又多,又沒啥忌諱,都是好事,所以民間有“歲晏鄉村嫁娶忙”的景象。
八、趁墟
墟也叫墟市,墟場,是古代人們購物的地方,也就是現在說的趕集、買年貨,這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年貨充足不充足,準備的齊全不齊全,才是一家人過好新年的基礎。
九、洗浴
洗浴和除塵一個意思,給房間打掃干凈了,也要把自己清洗干凈,洗去一年的晦氣和煩惱,有錢沒錢,洗澡過大年,再忙也要在年底好好洗個澡,理個發。
十、貼年紅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貼“年紅”,又稱貼“揮春”,現在叫貼春聯,這是中華民族的最主要的過年習俗之一,年紅一換上,辭舊迎新,也為節日添加了不少的喜慶氣氛,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不管房子暫時有沒有人住,春聯都是必須要貼上的,表達了大家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老井說——
大寒一過,就要開始“忙年”了,過新年要做的事情很多,在外的游子們也要趕緊買好車票,回家過年了,陪伴一下父母,見一見朋友,把酒言歡,聊聊天,談談心,享受闔家歡樂的氛圍。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譜和市井生活,關注我,享受舒適生活不迷路。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大寒迎年,十事不能忘!今日大寒,要做哪10件事?不忘传统纳吉祥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JanuaryandMay才不是“一月和
- 下一篇: 原创:午时三刻是几点钟?古时行刑为何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