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的人口并不多
轉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cbafc00100ktdx.html
北京、上海的人口并不多
?
????新京報8月3日文章《北京市人大建議清理小門店縮減低端勞動力》:針對北京人口持續快速增長,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專題調研,建議對吸納大量流動人口的小企業小門店實行強制退出機制,而對那些在京擁有住房、具有穩定職業、連續居住的流動人口,應研究采取新的管理模式。
????很清楚,這幾個人大代表的意思是要把一部分外地人,即所謂“低端勞動力”趕出北京。
????筆者常常覺得奇怪,中國的一些人民代表、委員及一些專家,頭腦非常簡單,看問題非常表面,就如同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他們的邏輯就是:城市人多了,就趕走一部分唄!全國人口多了,就計劃掉一部分唄!
????筆者要說的是,北京,包括上海,其實人口并不多。
????我知道我的說法會讓很多人不理解,以為我是胡說八道。不要緊,人口多不多,一比就知道。
????直轄市是省級行政區,不是一個標準的城市。作為一個省級行政區,上海、北京的人口并不多;但作為城市,他們的市區則非常擁擠。
????北京的面積是16410平方公里,上海的面積是6300多平方公里。在這么大的面積范圍內,容納2000萬人口并不多。
????我們對比一下日本的類似的行政區,中國直轄市相當于日本的“都”和“府”,但其人口密度遠大于上海、北京。
????東京都,下轄23個特別區、27個市、5個町、8個村以及伊豆群島和小笠原群島;總面積2187平方公里,約是北京面積的八分之一,上海面積的三分之一;人口約1300萬。
????大阪府,包括31市,13町、村;面積1867平方公里,約是北京的九分之一,不到上海的三分之一;人口882萬(2007年)。
????東京都和大阪府的人口密度遠大于直轄市北京和上海。因此,我們可以斷言,在北京和上海等直轄市那么大的面積內,完全可以容納比現在多的多的人口。對于目前的人口形勢,北京完全沒有必要緊張。
????再看新加坡,僅700平方公里的地方,500萬人口,卻是聞名世界的花園城市,而且郊區還有不少人跡罕至的空地。
????但是,為什么北京、上海市民的感覺會如此擁擠?交通會如此不便?
????這不是人口過多造成的,而是制度設置和城市規劃的錯誤造成的。我們在城市規劃上犯了太多的、愚蠢得不可思議的錯誤,造成了太多的遺憾。難怪許多人談到中國的城市規劃時,都要痛心疾首,嘆惜連連。??
我如果說北京上海不是城市,你可能會很驚訝,實際上,作為直轄市的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本來就不是一個城市,而是一個省級行政區。你看看重慶就明白了,重慶的農業人口比城市人口還多,能叫城市嗎?甚至重慶的面積比寧夏、海南都大,怎么能叫城市?重慶市萬州區離市區237公里,這還能算是同一個城市嗎?中國的城市基本上是名不副實的,中國的直轄市類似于日本的“都”和“府”,而地級市相當于古代的“州”、“府”,都是行政區劃中的一級。
這種體制下,這么龐大的一個地區,全都圍繞一個市中心來建設,市區怎么會不擁擠呢?
?
市管縣制度,這是一個遺禍無窮的制度。我還沒有發現世界上有其他國家實行這種制度,這是一種非常不合理的行政區劃制度。即使是韓國的廣域市,也不像中國的直轄市和市管縣這樣變態。
這種制度是歷史形成的,是中國的獨特特色。我們剛建國的時候,一窮二白,先要解決吃飯問題,特別是要保障上海、北京、天津等工業城市、經濟中心、政治中心的食品供應問題,所以把周圍的一些農業縣劃給這些市代管,其實就是讓郊區農民為城里的人們種地,供應糧食、蔬菜、副食品等。當時工業落后,僅有的工業基地當然要好生保護。但到了80年代后,市管縣成了一窩蜂,席卷全國。
?
1.市管縣造成城市中心城區規模龐大,城市病日趨嚴重。
市管縣的結果是很多縣、區共同建設一個城市中心。北京、上海也是如此,只有一個城市中心,這個中心城區一圈圈地朝外擴,導致城市建設成了攤大餅,中心城區規模越來越龐大,已經給交通、環境等造成了沉重的壓力,城市病越來越嚴重。
要改變這種狀況,就需要在直轄市的郊區設立小城市、衛星城市,要給這些小城市足夠的行政權力,分流中心城區人口和企業。并在在中心城區和衛星城區之間,形成緩沖地帶,就能減輕人口、環境、交通等各方面的壓力。
雖然現在北京、上海都在郊區建所謂的新城,但是,大量的商務區都是市中心,要上班、工作還要到市區。所以,北京、天津的許多新城入住率很低。這樣的新城很難起到分流人口的作用。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取消市管縣制度,讓郊區獨立成一個個的小城市,有較大的行政權權力來建設自己的城市。但很明顯,這很難做到。但我們可以在郊區設二級市,給這些城市較大的權力。不要談什么憲法規定這樣的借口,我們不是沒有修改過憲法。
如果不這樣做,這種攤大餅式的城市發展就難以改變。改得越晚,問題越大。
?
2.市管縣嚴重制約周圍小城市的發展。
設立市管縣的初衷,是希望城市富了之后帶動鄉村發展,但結果往往卻是城市富了之后不管縣或是少管縣,而只管建設中心城市,因為建設好了中心城市能夠較快地顯示政績。市管縣是對縣財政的剝削,縣級財政收入減少,無錢建設縣級城市,阻礙縣域經濟發展。。
直轄市也是如此,上海郊區如嘉定等區,成了一個個四不像的地方,沒有自己的中心城區,不能形成人口合力。
90年代初時,嘉定曾是全國財政收入第一的縣,比江蘇昆山要好得多,但20年過去了,嘉定成了四不像,昆山成了一個現代化的發達城市。不論是經濟總量、還是城市建設,幾乎每個方面昆山都比嘉定要發達得多。
在明清時代,松江是與蘇州齊名的非常繁榮的大都市。再看現在劃給上海之后,松江連昆山都不如,別談蘇州了。
上海郊縣1958年劃給上海,在計劃經濟時代還是好事,在市場經濟時代就是壞事,因為這阻礙了部分郊縣的發展,也造成了上海中心市區的城市病。北京同樣是如此。
3.市管縣是對農村的掠奪。
市管縣的實質就是城市管農村。讓城市來管農村,結果卻是只收錢不做事。城市和農村的地位不平等,城市高高在上,農村只能被管,被掠奪。農業縣本來就不發達,就沒錢,還要把從農民手中征集來的僅有的一點財力分給市財政,雪上加霜。
農村建設很難,搞高農民收入更難,農業在現代經濟中、在GDP中占的比例很小,農村建設遠不如城市建設能夠出政績、樹形象。我們能看到,很多城市發展很快,建設也很漂亮,但是郊縣的農民卻依然貧困。
北京這個國際大都市,很多遠郊的農民,生活非常貧困,與市區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
要想解決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人口問題,不能簡單地把人趕走了事,這是不負責任的,也是愚蠢的。我們應該從城市規劃上、制度設置上做深入地反思和改革。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北京、上海的人口并不多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五大评价偏误 | 管理者如何做到客观评价
- 下一篇: Uber提交IPO招股书 披露持有滴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