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宾大ED录取后转投MIT的怀抱?惨遭毁约,同校生被坑惨
原標題:被賓大ED錄取后轉投MIT的懷抱?慘遭毀約,同校生被坑慘
繼前不久,MIT錄取的唯一大陸女孩被舉報后,又一位MIT中國學生遭到質疑!
起因是這位23屆中國學生,在ED輪拿到了賓大offer,又在EA輪拿到了MIT的錄取,最后她成功“解約”賓大,去了MIT……
有人疑惑,這就好比找工作時拿到兩份offer,當然是擇優去更好的那家,值得鬧得這么沸沸揚揚嗎?
但事實遠沒有那么簡單!
ED毀約造成的影響,不僅僅是賓大浪費了一個錄取名額,更在于中國學生的誠信遭到質疑,甚至這個學生所在高中后續可能都被賓大拉黑,再無錄取機會……
ED毀約事件屢次發生
這次的事件是從社交媒體上爆出來的。有人在小紅書上發帖稱,一個就讀TOP美高的女生,ED被賓大錄取,在EA階段,女孩因為收到MIT的橄欖枝而轉身投向后者的懷抱,與賓大毀約。
眾所周知,美國大學的申請批次有ED、EA、RD、RA,我們通常所說的早申請指的是ED和EA。
ED-提前決定:Early Decision,具有約束力,錄取一定要去。
EA-提前行動:Early Action,錄取可以不去。
RD-正常申請:Regular Decision,一般截止時間是1月1日。
RA-滾動申請:Rolling Admission,沒有明確申請或錄取截止日期,只要學生的申請材料全部提交完畢,招生辦就會開始對學生的申請進行評估并且通知學生錄取結果,直到錄滿為止。
根據ED的規定,ED階段學生只能申請一所大學,若被錄取,則必須入讀該校,無法再考慮其他選項。
這意味著申請ED時,學生就與目標大學簽訂了協議,默認他們將會選擇該校并入讀。
只有在學生遇到經濟困難而學校又無法提供獎學金的情況下,或者學生存在某種重大緊急情況(比如生病)需要休GAP,并向學校說明情況,和學校進行友好商議,在商議后學校明確同意的前提下,學生才可以“毀約”。
但據網上消息,撕毀賓大ED的女生家境殷實,就讀的美高是TOP私校,所以基本上不存在家境困難這樣的情況。
至于她是通過什么方法解約的,不得而知。盡管ED沒有法律約束力,學校不能強迫你入學,最后也可能通過各種流程達成雙方解約,但這些都不能否定你違約的事實。
近年來,因為美本申請不確定性加劇,很多學生為了保底,會多輪多申,所以ED被錄取,隨后又拿到更好學校offer的情況并不少見。
這也導致了ED違約的事件屢有發生。
今年早申時,就有長三角某一TOP校的學生被紐大ED錄取,后沒有及時撤回其他大學申請,隨即又收到了排名更高的伯克利分校的offer,于是這名學生就想以“沒錢交學費”為借口毀約紐大。后來,或許是迫于輿論壓力,該學生最終選擇遵守ED規定,入讀了紐大。
還有網友爆料,曾有一個學生ED錄取了康奈爾,隨后毀約又去了MIT,而且沒有GAP,新生秋季開學時直接入讀……
試想,誰如果同時拿著一個TOP30和一個“哈耶普斯麻”的offer,都會在ED解約的邊緣瘋狂試探。
然而,哪怕最后真的能與ED學校解約,造成的影響卻是大范圍的,甚至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ED毀約:坑的都是學弟學妹
那么,如果ED錄了不去會怎樣?
首先,你并不違法,但是違約,所有大學都有可能會因此撤回Offer。
很多美國大學之間會信息共享,包括常春藤盟校和約30所大學組成的聯盟,他們會相互分享ED學生名單與信息。阿默斯特學院招生和經濟援助部主任Katharine Fretwell在某次采訪中就證實了這份共享名單的存在。
卡爾頓學院的一位前招生官也曾表示,如果一個學生想撤回ED offer,學校會派人跟進TA,了解清楚原因,招生官會給學生申請的其他學校打電話告知,也會給學生的高中輔導員打電話。學校不想禁止所有大學錄取TA,但學生必須知道這個舉動讓學校很不高興。
這樣“廣而告之”的連鎖反應是,其他大學可能也都會拒絕你,因為你前面已經承諾就讀ED的大學。
其次,一個更嚴重的影響,就是ED被毀約的大學可能從此將你的母校拉進黑名單,再不考慮來自該校學生的申請。
美版知乎Quora有學生分享:“我附近一所高中,6年前有學生ED錄取到賓夕法尼亞大學但毀約了,迄今為止,賓大都拒絕錄取該高中的申請人。”
小紅書上也有學生分享:“我們(高中)上一屆有學生ED錄取范德堡大學,毀約去了新加坡的(大學),該學生解釋是家庭原因,但結果就是我們這屆沒人錄到范德堡大學。”
這也就是為什么,每當有ED毀約的事情被曝出來,大家都群情激憤,口誅筆伐的原因。
因為真的是害人害己啊!
盡管大家都知道ED好處多多,ED的錄取率要遠大于RD,而且早上岸早安心,但是若若老師還是要奉勸大家一句,ED申請需謹慎!
決定進行ED申請的前提,是充分了解自己、了解目標學校,一旦決定就意味著目標學校就是你的夢校,再無其它!
為何海外錄取難有“黑馬”校?
老牌牛校:我們講的是誠信
在賓大ED被撕事件曝出的同時,網上還流傳著另一個“傳說”:
有一所美高,可以說是“賓大”對口戶,僅今年賓大ED就錄取了該校20位學生!
這所學校是位于美國費城的一所高中,Central High School。
根據費城當地學生的反映,這所高中和另一所叫Masterman School的高中,與賓大之間的關系,就如同人大附中、北京四中之于清北,簡直就是妥妥的“對口高中”!
長期、穩定且優質的生源,讓賓大與這兩所美高之間建立了固定合作關系。來自這所學校的申請者,會得到賓大招生官更多的傾向。
這種現象,其實在國內外并不少見。
特別是在近年來作弊案頻出、毀約屢見不鮮的情況下,海外大學招生官的態度會更謹慎,更傾向于從之前已認可的“熟面孔”學校里去挑選申請者。
這也是為什么每年海外大學申請中難以見到“黑馬校”的原因,占據頭部位置的,基本都是北上廣深的TOP老牌牛校。
種種事實告訴我們:有時候選擇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在國內,有很多國際高中在辦學時十分注重升學渠道的維護與拓展,與海外大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或與本土的TOP高中建立姊妹校關系,學生可以注冊海外學籍,以本土學生的身份申請大學,擴大申請優勢。
比如江浙滬,有多所國際高中與海外高校、高中共建升學機制——
中加楓華國際學校,在2023年10月與加拿大里賈納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同時學校也是國內辦學規模較大、學生人數較多的加拿大BC省海外分校之一。
宏文學校上海校區,所背靠的遠東宏信,2023年5月與劍橋大學露西學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將為宏文學子的牛劍申請提供更強有力的助推。
BANZ(英澳美)全球校區與英國阿博茨霍爾姆學校合作辦學,學生可注冊阿博茨霍爾姆學校的學籍,同時學校與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英國約克、巴斯、利物浦、拉夫堡等世界TOP大學保持合作,為升學保駕護航。
還有很多擁有全球教育資源的國際學校——
圣華紫竹高級中學擁有三大主流國際課程,其中美高和AP課程是與美國加州費爾蒙特高中合作,每年費爾蒙特畢業生都保持著較高的美國TOP高校錄取率。
上海市燎原雙語學校與美國伍德斯托克學校合作,引進美國高中課程,學生在燎原就讀美國高中課程后,赴美國入讀伍德斯托克學校的12年級,最終修完學分并獲得美國高中文憑。
上海高藤致遠創新學校,與美國東部Niche排名A+的斯普林菲爾德康門威爾斯學校合作辦學,美高方向學生可注冊美國學籍并獲得美國高中畢業證書。
這些學校,以及更多類似的學校,與海外高校或建有合作項目,或共靠同一個集團辦學,對于海外大學來說,屬于“知根知底”的生源校,更安全更穩定,同時為學生也帶來全面的升學路徑。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被宾大ED录取后转投MIT的怀抱?惨遭毁约,同校生被坑惨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
- 下一篇: 原创:民办学校规范、集团办学扩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