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成绩落后,我很焦虑怎么办?|精选
原標題:我家孩子成績落后,我很焦慮怎么辦?|精選
能夠不被教育焦慮所裹挾,對孩子的未來更多的是祝福而不是擔心,這是一種為人父母的大智慧。
平時總聽到有家長或朋友抱怨,孩子學習成績一直落后,令人犯愁。
如果孩子學習落后,父母該以怎樣的心態來調整自己、對待孩子呢?
近日,一位父親在家長會上的發言在網絡上受到關注,筆者從中看到了這位父親在面對孩子學習落后時的育人智慧。
這位父親說,他的兒子目前學習成績很差,但是他依然相信孩子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原因之一是孩子雖然成績差,但仍然能吃能喝能玩能睡,說明孩子的心態非常強大,“將來走向社會之后,一個人心理強大和情商高,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這位父親的勇氣的確令人佩服,在如今這個普遍教育焦慮的時代,他敢于跳出唯分數論的束縛,用長遠的眼光看到了孩子的潛力和優勢。
他認為孩子憑借豁達自如、從容樂觀的心理優勢,也能在社會上立足。
父母的這種認知和格局對在應試教育中不占優勢的孩子是一個極大的鼓舞。
有了父母發自內心的接納和賞識,孩子也會辯證看待自身的不足,在面對學業上的挫折時不會自暴自棄,或者由此產生自卑感和自我否定心理,反而能以積極自信的心態去面對挫折,去放大自身優勢,大膽追求屬于自己的夢想和未來。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鮮活的生命,每個孩子也必然有自己的個性與優勢,不能用同一標準去評價和要求他們,這就是生命的多元性。
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類至少存在八項智能,即語言智能、數理邏輯智能、音樂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交往智能、自我認識智能、認識自然的智能。
每個孩子都有一種或數種優勢智能,只要教育得法,每個孩子也都有可能發展某方面的專長,成為某方面的人才。
有智慧的父母不要只盯著孩子的成績不放,應該充分看到并挖掘孩子的優勢智能,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自信,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
遺憾的是,很多家長都知道這個道理,但還是會身不由己陷入唯分數論的思維中,將考試分數作為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對孩子學業以外的多元化能力賞識不足。
不少家長在沒有認清孩子特點和成長規律的前提下,從幼兒園階段就開始拔苗助長,很早就和孩子一起陷入教育“內卷”,從眾心理和不正確的教育理念戰勝了客觀、理性、獨立的思考。
于是出現了很多令人痛心的現象,甚至有的小學生都開始出現抑郁傾向和睡眠障礙,因為他們背負的學習壓力和父母對學業成績的期望太重了。
能夠不被教育焦慮所裹挾,對孩子的未來更多的是祝福而不是擔心,這位父親在家長會上的發言彌足珍貴,這是一種為人父母的大智慧,值得學習。
本文來源|中國教育報2024年1月7日03版
本文作者|河南省開封市信息工程學校教師 耿銀平
責任編輯|王佳實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下方圖片,下載中國教育報APP、中國教育報好老師APP吧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我家孩子成绩落后,我很焦虑怎么办?|精选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这四个策略一定要
- 下一篇: CV跟resume都叫简历,到底有什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