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北洋政权收复外蒙古,150多万平方公里,为何仅维持1年多?
原標題:北洋政權收復外蒙古,150多萬平方公里,為何僅維持1年多?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于外蒙古的故事,例如外蒙古的人口、經濟等等。今天,我們聊聊外蒙古與北洋軍閥政權之間的復雜關系。在歷史長河中,外蒙古曾經是我國的一部分,1919年,北洋軍閥政權曾經短暫收復了外蒙古。但是,在1921年,外蒙古重新脫離了北洋軍閥政權的控制。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晚清地圖
首先,我們聊聊外蒙古的歷史。在我國古代歷史上,中原王朝與北方草原的游牧政權,一直處于反復較量的過程中。在中原王朝強盛的時期,肯定會對北方游牧政權,發動大規模的北伐,留下了封狼居胥、勒石燕然、蘇武牧羊等一系列典故。但是,一旦中原王朝陷入混亂或者國力衰敗之后,北方草原政權肯定會大舉南下,進攻中原王朝。
在古代歷史上,北方草原上出現了一系列赫赫有名的游牧政權,例如匈奴、柔然、鮮卑、突厥、回鶻等等。進入17世紀,清朝在崛起的過程中,為了與強大的明朝對抗,采用了滿蒙聯姻等戰略,逐步聯合了蒙古各部的力量。例如在清朝軍隊中,除了滿洲八旗之外,還有蒙古八旗和漢八旗。
尤其是1686年庫倫會盟以后,清朝確立了對外蒙古各部的管理,各部濟農、諾顏、臺吉、寨桑等60余人參加。清朝調節了各方的矛盾,并將喀爾喀八旗改編為十四旗,以加強對外蒙古的控制。清朝組建了烏里雅蘇臺將軍,坐鎮外蒙古,管理土謝圖汗部、賽音諾顏部、車臣汗部、札薩克圖汗部等各部軍政事務。
時間進入清朝統治的后期,西方列強對清朝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例如鴉片戰爭、清法戰爭等等。清朝一敗再敗,對邊疆各地的控制力越來越弱。尤其是在外蒙古各地,清朝總計僅僅駐扎了幾百名官兵,力量非常有限。在沙俄的支持和滲透下,早在清朝統治的末期,外蒙古的蒙古貴族們,已經開始蠢蠢欲動。
沙皇尼古拉二世
1912年,統治了200多年的清朝滅亡以后,在沙俄的慫恿和支持下,外蒙古宣布“獨立。”請注意,外蒙古這次“獨立”,北洋軍閥政權并不承認,并且回復:“外蒙同為中華民族,數百年來儼如一家,現在時局阽危,邊事日棘,萬無可分之理。”對于外蒙古的所謂“獨立”,連內蒙古各部都表示無法接受。
但是,由于內部軍閥混戰,再加上國力貧弱,北洋軍閥政權雖然不承認外蒙古“獨立”,可是也無力出兵平定,只能與沙俄、外蒙古進行十分艱難的談判。1915年6月7日,中國、沙俄、外蒙古正式簽訂了《中俄蒙協約》,規定外蒙古取消獨立,中國、俄國承認外蒙古自治,為中國領土之一部分。
軍閥混戰地圖
在這份條約中,俄國承認中國在外蒙古的主權,但中國需要承認外蒙古的自治權,北洋政權不能干涉外蒙古內政,不能向外蒙古派駐官員、軍隊,也不能向外蒙古移民。在這份條約之后,雖然沙俄承認外蒙古的主權屬于中國,但外蒙古已經淪為了沙俄的勢力范圍。對于這樣的情況,國力貧弱的北洋政權,無可奈何。
請注意,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爆發,沙俄深陷歐洲戰場,而且一敗再敗。1917年,沙俄內部先后爆發了二月革命、十月革命,陷入了長期的內戰,新生的蘇俄政權,與白俄勢力開始了反復較量。在這一階段,沙俄根本無力控制外蒙古。對于北洋軍閥政權來說,機會終于來了。
當時,北洋軍閥政權在皖系軍閥首領段祺瑞的控制之下。北洋軍閥政權一方面積極加入干涉俄國革命,另一方面開始積準備收復外蒙古。西北籌邊使徐樹錚開始積極準備,例如提前準備汽車、后勤物資、器械裝備等等。時間進入1919年,北洋軍閥政權不得不加快收復外蒙古的步伐。因為從各方面的消息來看,沙俄對外蒙古失去控制以后,日本對外蒙古虎視眈眈。
日本對外蒙古小動作不斷,并且支持外蒙古貴族們再次“獨立”,甚至在外蒙古秘密駐扎了100多人的部隊。1919年10月,徐樹錚開始了收復外蒙古的行動,率領3個混成旅北上。面對徐樹錚的絕對兵力優勢,駐扎在外蒙古的100多日本部隊被“送出了外蒙古”。同時,迅速包圍外蒙古武裝部隊的駐地,以最快的速度,將上萬外蒙古軍隊繳械。
在收復外蒙古的軍事行動中,基本上沒有發生大規模的作戰,堪稱兵不血刃。1919年11月17日,外蒙古遞交了取消自治的呈文。對于徐樹錚收復外蒙古的軍事行動,當時的國人盛贊,稱之為“吾國久無陳湯、班超、傅介子其人,執事于旬日間建此奇功,以方古人,未知孰愈。”
徐樹錚在外蒙古積極墾荒,同時種植蔬菜,減輕部隊的后勤壓力。就在外蒙古進入發展正軌的時候,1920年,直皖戰爭爆發,作為皖系集團的主要將領,徐樹錚迅速返回。同時,為了打贏戰爭,將駐扎在外蒙古的大部分軍隊,也陸續調回了中原各地。隨著大部分部隊調回,造成了外蒙古的駐軍銳減。
徐樹錚收復外蒙古
1920年冬天,戰敗的白俄軍隊,陸續進入了外蒙古境內,并且逐步擊敗了為數不多的我國駐軍。1921年3月,我國在外蒙古的剩余駐軍,不得不全線撤退。1921年夏天,蘇俄紅軍隨著進入了外蒙古,消滅了盤踞當地的白俄軍隊。1921年7月,外蒙古第二次“獨立。”
對于外蒙古的第二次“獨立”,雖然北洋軍閥政權仍然不承認,但是已經無法改變外蒙古的實際狀態。這一時期,蘇俄已經基本上穩定了國內的局面,北洋軍閥政權不可能再次出兵收復外蒙古。同時,皖系軍閥戰敗之后,直系軍閥與奉系軍閥的矛盾,進一步加劇,最終雙方爆發了第一次直奉戰爭。
徐樹錚
從1919年11月到1921年7月,北洋軍閥政權短暫收復了1年多的外蒙古地區,得而復失,而且再也沒有更好的機會。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了1945年。當時的政權,與蘇聯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不得不承認了外蒙古獨立。
關于外蒙古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北洋政权收复外蒙古,150多万平方公里,为何仅维持1年多?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贺子珍胞兄贺敏学,职位曾比粟裕高,
- 下一篇: 实用帖!故宫博物院推出开年三大展: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