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雍正最聪明的一个儿子,最后结局如何?
原標題:雍正最聰明的一個兒子,最后結局如何?
雍正的第五個兒子弘晝,乾隆的弟弟,因為行事荒誕不經而被人稱為“荒唐王爺”。貴為皇子的弘晝為何要裝瘋賣傻呢?這背后實則暗藏著弘晝極深的心機和極高的政治智慧。
弘晝都干了些什么荒唐事?
雍正帝本有十一位皇子,但其中7個都不幸早夭,最后只剩下4個,分別是:皇三子弘時、皇四子弘歷(即乾隆皇帝)、皇五子弘晝、皇六子弘曕。
雍正駕崩的時候,最小的皇六子弘曕才2歲,因為雍正的十七弟果親王沒有子嗣,乾隆便應允將將弘曕過繼給了果親王。
皇三子弘時雖無大才,卻有爭儲之心,因為嫉妒弘歷而與八皇叔胤禩來往甚密,犯了大忌,最終被以“少年放縱、行事不謹”的罪名逐出皇宮,后抑郁而終。
所以,弘晝成了乾隆唯一的弟弟了,乾隆對他十分仁愛,即位后便將雍和宮里的寶物全部賞賜給他。而且,弘晝自小是由乾隆的生母撫養長大的,所以也深受皇太后喜愛。
可就在這樣一位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王爺,卻經常干一些荒唐的事情:
1、驕奢放縱。據《嘯亭雜錄》記載,弘晝曾經因為一點小事,就在朝堂之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對果毅公大打出手,但因為太后偏愛,乾隆也無可奈何,此事便不了了之。
2、喜歡搞怪。史載其:
“最嗜弋腔曲文,將《琵琶》、《荊釵》諸舊曲皆翻為弋調演之,客皆掩耳厭聞,而王樂此不疲。”意思就是最喜歡弋腔,也就是高腔,曲調高昂,一個人獨唱,一群人在旁邊伴奏。常命人把《琵琶》、《荊釵》等舊曲子用弋腔來演奏,把別人難聽得捂住耳朵,而他自己卻樂此不疲。
3、他有一個奇特的嗜好,就是活出殯。“活出殯”顧名思義,就是給活人出殯。據《清史稿》記載,他喜歡在家里給自己辦喪事,自己坐在本該放棺材的地方,讓家人跪在院子里放聲大哭來祭奠,他自己卻端坐在那里開心地吃喝。
給活人辦喪事在清朝是一個禁忌,乾隆帝質問他,他卻回到“反正人都是要死的,我只不過是想提前看看死后的場景,有什么好忌諱的啊?”
4、公然搶劫庫銀。當時早前的機構叫寶泉局,從寶泉局把錢運到戶部,需要經過弘晝的王府。有一次,當運銀車裝著慢慢的銅錢經過的時候,他便帶著一幫手下把車子拉近了自己的府中,把滿車的錢搶劫一空。
乾隆知道后大怒,堂堂一個王爺竟然搶劫官銀,成何體統?但由于皇太后的偏愛,此事又不了了之。
弘晝為什么這么做?
作為乾隆皇帝的弟弟,弘晝的種種行為看似荒誕,實則暗藏著極深心機和政治智慧。
乾隆,可以說是歷史上登基之路最順利的皇帝,他幼年就深受康熙喜愛,并被帶進宮里由康熙親自調教,幾乎早早就確定了儲君的地位,雍正也因此受益,對乾隆寵愛有加。
可即便如此,縱觀歷代王朝,為了爭奪皇位而兄弟反目成仇的慘劇數不勝數,不到最后一刻誰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弘時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乾隆對這個唯一對自己有威脅的弟弟不能不防,聰明的弘晝對于乾隆的心思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他這一系列的荒誕行為都在表現自己的無能、昏庸,都為了向乾隆證明:我對你的皇位沒有威脅,你可以放心。
1、毆打朝廷重臣旨在表明自己獨善其身,無朋黨之心,與王宮大臣們沒有私交。
2、搶劫官銀說明自己貪財,貪財之人必無遠大抱負,即無僭越之心。
3、“活出葬”代表自己已經看淡生死,看淡生死之人不會再去爭名奪利。
當然,乾隆也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只是兄弟兩人心照不宣,所以對他的種種行為都整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得過且過。
后來弘晝病重,乾隆親自前來探望,弘晝起身磕頭之后就把雙手圍在頭上,比劃出帽子的形狀,意思就是想讓乾隆賞他“鐵帽子王”,想讓他的子孫后代都承襲親王。但乾隆卻裝作不知道,沒有給他機會。
總的來說,弘晝的一生是得以善終的,過得富貴瀟灑,比絕大多數阿哥都要強。
弘晝的后代如何?
雖然弘晝沒當上鐵帽子王,但后代過得都很不錯。
次子永璧,乾隆三十五年獲襲和碩和親王,乾隆三十七年逝世,享年四十歲,謚曰勤,即和碩和勤親王。
永璧長子綿倫,被封和謹郡王,四子綿循被封和恪郡王。
弘晝的后代里,還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那就是中國著名書法家、畫家、文物鑒賞家和鑒定家啟功先生,啟功先生曾擔任過著名的西泠印社社長,曾被稱為“詩、書、畫”三絕,對國家的文化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雍正最聪明的一个儿子,最后结局如何?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雍正王朝:难怪乔姐儿后来找不着了,
- 下一篇: 原创:明朝灭亡后,陈圆圆的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