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雍正王朝:四阿哥很阴坏,为什么康熙却说他人品贵重,深肖朕躬?
原標題:雍正王朝:四阿哥很陰壞,為什么康熙卻說他人品貴重,深肖朕躬?
《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非常經典,一開始看的時候,雍正帝給人的印象也一直是正面的。但是看的次數多了后,就會赫然發現,他在劇中的表現還是相當陰險加腹黑的。
事實上,原著的作者二月河就曾經評價過這部劇,說唐國強演的雍正帝未免太好了一些:
“我認為你演的雍正有點太好了一點,我認為他應該更陰壞一點。”這也從側面表明,劇中的雍正帝確實陰壞陰壞的,至少原著就是這么設定的。當然,在劇中,尤其是還沒奪得皇位的老四胤禛,也確實干過太多陰險的事。
可是,知子莫過父,康熙帝臨終前都能把各個皇子的優缺點全都點一個遍,為什么卻看不透他的陰險,還要將皇位傳給他呢?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文章:看懂了康熙帝留下的遺詔,才明白雍正帝為啥這么陰險?
一、
老四胤禛在奪嫡的過程中,確實背地里干了很多秘事,見不得人,也不夠光明正大!
單就把一個蹲大牢的鄔思道偷偷弄到自己府上,就已經犯了大忌了,而且這個軍師給自己出的主意,大都以陰謀著稱,經不起推敲,也見不得陽光。
如果說前期的老四胤禛還一心辦事,替皇上解憂的話,那么自刑部冤案開始,他就開始謀劃奪嫡大業了。
他聽從鄔思道的意見,不接這個刑部冤案的差事,還給自己弄了個冰火兩重天。單就他前后向康熙帝的表態不一致來看,就可定他個欺君之罪,也難怪多疑的康熙帝還特意派李德全去探視一番。
后面的事就不用多說了,為報江夏鎮下馬之辱,不惜派年羹堯去血洗了整個莊園;為了讓老八胤禩和太子胤礽對掐,不惜犧牲掉跟隨自己多年的坎兒,為此還逼反了太子胤礽;甚至于在奪嫡的關鍵時刻,他擔心自己入不了康熙帝法眼,從而試探鄔思道,看他能否助自己武力奪嫡:
“先生有房杜之才,無奈胤禛無李世民之命,委屈你了,這點東西不成敬意,送給你安度后半生吧!”就連好兄弟老十三胤祥辛辛苦苦保下來的鄭春華,也被他悄無聲息借助王掞之手,潛入自己府中送她上了西天,回頭還去宗人府請求老十三胤祥的原諒,以便獲得其老部下的名單:
“十三弟啊,這事你得原諒我!”二、
即位后的雍正帝就更腹黑了,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簡直是不擇手段!
是啊,即位當晚連守孝都不守了,急著回府想干掉一直幫自己做秘密事的鄔思道。若不是鄔思道提前部下了五路人馬,當晚的他,恐怕就跟后面的高毋庸,以及其他干秘密差事的人一起被干掉了。
人家也有自知之明,直接告知雍正帝,自己以前出的主意全都是陰招,以后你是皇上了,要行正大光明之事:
“如有公事,請他轉告張廷玉處置。要是關防的事,就請十三爺處置。要是私事,你就說‘天子沒有私事’。”只不過,當上皇上的雍正帝,再干這種私事的話,已經開始打著公事的名頭了。
年羹堯不是不可一世嗎,好啊,不僅讓你的妹妹“卸甲”,還特意把你的死對頭孫嘉誠弄到西北去,就不信你倆掐不起來;三王爺胤祉不是御前免跪,不是敢收李紱的雞血石嗎,好啊,看朕怎么收拾你們這群清流;張廷玉不是知道科場舞弊案的真正主謀,不想讓自己的弟弟張廷璐冤死嗎,那朕就點名讓你去觀刑,不信你不服……
就連自己的親兄弟老十四胤禵,不僅擼了你的職務,還得把你的愛人喬引娣弄自己身邊,而且,還想方設法讓她愛上自己!
最后被當膿包擠掉的老八胤禩,都在感慨,你這樣無情無義之人,若不是有頭銜加持,根本贏不了我:
“你如果不是皇上,你是贏不了的!”三、
對,問題的關鍵就在這里,要知道康熙帝臨終前,也點出了老四胤禛的問題:
“戴著這串念珠,朕不放心的,是你常常過于急躁,待人有欠寬和,善待你的兄弟、善待你的臣民,不是萬不得已,不要傷害他們。”也就是說,康熙帝早就知道老四胤禛做事操切,待人比較苛刻,也預感到他會對自己的兄弟和臣民大開殺戒。
而且,老四胤禛府上請了鄔思道當世子老師,康熙帝是一清二楚的。雖然劇中沒說,但在原著中是明確提到康熙帝曾去過老四胤禛府上,還特意提到要見鄔思道。甚至,跟康熙帝隨行的方苞,還跟鄔思道有過一段精彩的交鋒。
不然的話,康熙帝也不會在熱河狩獵后,特意把弘歷留在自己身邊。原因就是鄔思道教的東西太陰,不夠正大光明,擔心他把弘歷教壞了。
事實上,弘歷還是得了鄔思道真傳,看看他怎么搞死的弘時就知道了。
也就是說,康熙帝是很清楚老四胤禛的為人的,也知道他背地里干過很多事。甚至,有些事情,還是康熙帝給他擦的屁股。
比如,血洗江夏鎮的年羹堯,康熙帝不僅沒有治他罪,還給他升了官;比如老四胤禛火燒百官行述,不僅不受影響,還讓他手持關防大印,配合自己逼反了太子胤礽;就圈禁了老十三胤祥整整十年時間,其實都是在給老四胤禛鋪路,還特意留了個張五哥在自己身邊當“臥底”。
四、
這就奇了怪了,康熙帝究竟看上老四胤禛哪一點,為什么要將皇位傳給他呢?
事實上,康熙帝的這么多皇子中,最適合當皇帝的既不是老八胤禩,也不是老四胤禛,而是兩次被廢的太子胤礽!
這一點,我們之前也闡述過很多次了,這里就不再重復了。總之,康熙帝中晚期很少處理朝政,真正在理政的是太子胤礽,以及內閣大學士們。而太子胤礽兩次被廢,既不是個人品質出現問題,也不是能力不足以升任皇上,亦或者犯上謀亂啥的。
而是因為,自古皇權這種東西就是自私的,一山還不容二虎呢。太子胤礽表現差勁,康熙帝不高興,覺得他不勝任皇帝。太子胤礽表現的太出色,康熙帝也不高興,又擔心自己被架空。久而久之,也就變得疑神疑鬼,對太子胤礽越看越不順眼了。
當然,劇中的太子胤礽被降智降的厲害,跟個二傻子似的,被廢也就理所當然了。
可是,就算太子胤礽被廢了,康熙帝還有那么多兒子呢,為啥非要選陰險的老四胤禛呢?
這就得從康熙帝的生平說起了,他這一生,實在是太精彩了。從還是個小孩子呢,就能生擒鰲拜,親政之后,更是平三藩、收臺灣、戰沙俄、征葛爾丹……憑借一己之力,奠定了整個大清的疆域基礎,他也成了大清貢獻最大的皇帝。
可是,精彩終會落幕的,晚年的康熙帝突然就發現,國庫沒錢了。
五、
所以,我們會發現,《雍正王朝》這部劇一開始,就是從國庫沒錢談起的。
二月河的帝王三部曲,其實很有意思的,我們看《康熙王朝》的時候,就一個感覺,那就是爽!實在是太爽了,康熙大帝在主角光環的加持下,簡直像開了掛一樣,一路披荊斬棘啊。
可是,再看《雍正王朝》的時候,也給人一個感覺,那就是憋屈,特別壓抑。而且這種感覺不僅在雍正帝身上有所體現,在康熙帝身上同樣如此,都是那么無能為力。
為什么會這樣?
很簡單,一個是青年時代朝氣蓬勃的康熙帝,一個是老年時代久病不愈的康熙帝,能一樣嗎?
是的,大清朝在晚年康熙帝的統治下出現了大問題,這個問題要是不解決,大清危矣。
所以,我們就會很明顯的發現,整部《雍正王朝》就是圍繞著“錢”展開的。不管是江南賑災,還是追繳戶部欠款,亦或者刑部冤案,西北戰事,都離不開“錢”字。
雍正帝更是將搜刮錢財的本領發揮到極致,你看他重用的幾個大臣就明白了,李衛也好,田文鏡也罷,甚至張廷玉,都在想方設法的增加稅收。
而且,他推行的幾條新政,往好聽了說,是整頓吏治,杜絕腐敗。但往白了說,其實是違背了祖制,比如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這條規定原本是給漢人定的,士紳就是指有功名的士子和退休的官員,當年順治帝入關,為了安撫大家,才給予了免稅和免役福利。
可惜,雍正帝一上臺,為了攬錢,已經不管不顧了。
六、
甚至,為了快速攬錢,劇中的李衛還隨意查抄了幾個江南大戶的錢,這里面就包括了曹雪芹家。
所以說,晚年的康熙帝最頭疼的事情就在這里,國庫空虛,收不上錢。開篇的時候,他站在龍椅下面,抬頭看的那副對聯,就說明了一切:
“表正萬邦,慎厥身修思永;弘敷五典,無輕民事惟難。”而且,這種國庫的空虛,可不僅僅是被官員借走這么簡單,而是收入趕不上消耗的速度。
這一點在劇中也有體現,當時老四胤禛去揚州賑災回來,康熙帝就說了:
“從鹽商身上弄那么一點兒,一次可以,兩次行嗎?”是啊,就像雍正朝支持年羹堯在西北剿滅叛軍一樣,又有幾個曹家能抄啊?要知道水災年年有,今年是黃河,明年又是淮河,今年是水災,明年可能就是旱災,還有蝗災:
“治國的根本不在于此!”可是,各地報上來的土地一年比一年少,稅收同樣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康熙帝幾次想丈量全國的土地,按照土地收稅,卻阻力極大,沒有辦法實行。
更讓他苦惱的是,即使這樣,還有很多官員挖空心思去掏空國庫,自己還沒辦法應對:
“朕這么多兒子,就沒有一個愿意,承擔追款的差事!”換句話說,康熙帝這么多兒子,就沒有一個愿意刷新吏治,改變現狀的!
七、
有人可能就有疑問了,既然康熙帝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為什么不自己去推動改革呢?
很簡單!
康熙帝太在乎自己的名聲了,就像他評價老八胤禩處處學他一樣,同樣也是太過愛惜自己的羽毛,處處寬仁。
像追繳戶部欠款時,老四胤禛在前面拼死拼活的干,甚至都逼死了老臣魏東亭。
可康熙帝在干嘛?
在安撫那些老臣,甚至還自掏腰包,替這些欠錢不還的主償還戶部欠款,這其中就包括了魏東亭的幾十萬兩。要知道魏東亭不是沒有錢,而是因為他的錢全都被自己的兒子敗光了,這一點老四胤禛就明確點出過:
“要不是你們這些不孝子,肆意揮霍,花天酒地,你老爺子會欠這么多債嗎?”是啊,才三十不到的年齡,竟然娶了四房媳婦,就這樣,還要在外面醉生夢死養妓女呢,若是問誰逼死的老爺子,就是你這個不孝子!
老四胤禛隨便一打聽,都知道魏東亭的兒子,上個月給第四個小妾花五千兩銀子打戒指。康熙帝都能查到老四胤禛漏掉的三條大魚,會不知道魏東亭家的情況?
他太知道了,可惜,卻不敢跟這些老臣撕破臉。
為啥?
也很簡單,這些老臣可都是跟隨自己出生入死,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戰沙俄、征葛爾丹……哪一項不是靠人家在前面拼命?
這也是為什么金陵副將馬國成,敢脫掉衣服,露出傷疤,國罵田文鏡的原因所在!
八、
人家在戰場上拼命的時候,你康熙帝承諾的好好的,現在用不著了,卻讓人家把到嘴的土地和銀子吐出來,憑啥呢?
別說這些老臣們康熙帝不敢動了,就連接二連三辦蠢事,不得圣心的太子胤礽。他想廢掉他,都得猶豫再猶豫,就怕人家說他是“不教而誅”!
甚至在太子胤礽越來越不像話,忍無可忍的時候,康熙帝擔心的還是別人怎么看他:
“如果朕再次廢了太子,那么千秋萬代之后,史書會怎么評述?”等到張廷玉給了明確答復后,這康熙帝才龍顏大悅,逼反了太子:
“那么列祖列宗在前,千秋史冊在后,就都怨不得朕了。”所以,他這么愛惜名聲,又怎么可能愿意像《雍正王朝》主題曲唱的那樣,盡力改革,不管背后的滾滾罵聲呢?
“千秋功罪任憑說,海云天風獨往來。一心要江山圖治垂青史,也難說身后罵名滾滾來。”這也是為什么康熙帝幾次跟老四胤禛對話,都有想讓對方當“孤臣”的想法,一開始是想讓他去得罪人,協助太子上位。到后期太子不爭氣,就變成了一心扶持老四胤禛上臺,完成自己沒法完成的任務。
這一點在雍正帝處死弘時的時候,就特意提到了,先帝不是不知道大清的弊端,只是沒辦法解決。所以才將皇位傳給了他,希望他能克服困難,刷新吏治。
九、
可是,康熙帝那么多兒子,他怎么就確信只有老四胤禛能完成這個任務呢?
“朕把這千斤重擔交付于你,朕相信你一定能夠刷新吏治,匡補朕的過失。”也很簡單!
因為只有老四胤禛表現出了,嫉惡如仇,一心要跟那些貪官污吏抗爭到底的決心!
更關鍵的是,只要涉及改革,還是革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命,先決條件就是你的統治基礎就不能是這些人。這一點上,老八胤禩鐵定出局,因為他的基本盤就是這群人。若是將皇位傳給他,他根本就沒辦法去處理這群人,難度比康熙帝都大。
是啊,動不了這些人,改革就是一句空話!
而老四胤禛呢,本就一個孤臣,朝中跟他關系好的就一個老十三胤祥,還被圈禁著呢。這也是為什么每次他遇到發愁的事,總是不知不覺走到宗人府的原因所在,因為他實在沒有其他人可以商量。
就算是老十三胤祥,若是干涉到他正在干的事,同樣是一點情面也不留。比如追繳戶部欠款的時候,都不肯見老十三胤祥,氣得他當著面罵老四胤禛:
“你是冷面冷心!”對,只有冷面冷心之人,才能推動這項工作,才能完成康熙帝的遺志!于是,在正大光明的牌匾后面,康熙帝留下的傳位詔書:
“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即傳位皇四子胤禛,欽此。”是啊,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畢竟生母現在已成了皇貴妃。更重要的是,他的人品跟旁人不同,物以稀為貴,固然貴重。其次,他又能深刻理解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就像康熙帝一樣,定能克承大統。
至于陰險!
哼哼,那叫手段,就跟當初康熙帝坑太子,坑老十四,坑老八,抗老十三一樣,心慈手軟,哪能成事?
再說了,雍正帝要不陰險點,怎么對付老八胤禩,又怎么對付那些貪官污吏,甚至全天下的讀書人?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雍正王朝:四阿哥很阴坏,为什么康熙却说他人品贵重,深肖朕躬?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唐朝不良人:曾经的恶迹者,如何蜕变
- 下一篇: 想要超越大爷很难,拿破仑的侄儿重建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