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剧”当道,是编剧疯了还是粉丝入戏太深?
原標題:“癲劇”當道,是編劇瘋了還是粉絲入戲太深?
最近,“癲劇”這個詞被劇迷們用“瘋”了。
一部戲人物反常規、故事反類型,叫“癲劇”。一部戲,沖突極致、尺度擦邊,叫“癲劇”。一部劇,人物情感、故事走向,與劇迷想要的有差距,也會被叫“癲劇”。
“癲劇”當道,是戲瘋了,還是觀眾們入戲太深?我們拿最近兩部被貼上“癲劇”標簽的典型《一念關山》和《鳴龍少年》來說一說。
《一念關山》算是2023年末最后一部爆款古裝,盡管戲外紛爭不少,但熱度是實打實的好。
之所以會被劇迷稱作“高開癲走”,是因為全員BE的結局。
在最后6集里,六道堂的主角團全部戰死,這讓和角色做了幾十集朋友,投射了共情和共鳴,尤其是花了18塊錢提前解鎖大結局的觀眾,陷入了極大失落。
平心而論,在《一念關山》所設定的戰亂世代,主角們個個橫刀立馬、置生死度外,全員戰死并不算奇怪。之所以劇迷們反彈這么大很大程度上和劉詩詩飾演的任如意最后殉身的解釋有關。
這段戲,有的觀眾理解是殉情,有的觀眾理解是殉國。對于理解成殉情的粉絲,這個結局就很難接受。一個前期那么大女主的角色,后期怎么能成殉情小嬌妻呢?甚至有劇迷買來了劇本,說,原劇本寫的明明是任如意瀟灑打馬而去,怎么就拍成了降智戀愛腦?是不是改戲另有所圖?圈子風氣太差了,如此云云,大罵癲劇。
其實,根據《一念關山》最后結局出場的寧十三推斷,任如意和寧遠舟大概率是逃出升天、歸隱山林了,這是含蓄的開放結局。但在粉絲眼里,開放結局就是和稀泥,讓我喜歡的角色為愛而死,就是捧對家。
《鳴龍少年》所遭遇的“癲劇”輿情跟《一念關山》類似,也跟主角所謂戀愛腦有關。
這部劇本來主打一個燃,特立獨行的名師雷鳴,牽頭了一個實驗班,要帶5個問題學生逆襲青北。這戲放在中國的教育現實中,確實要把它當超現實、奇幻劇來看。但好在,這部劇以老師、學生為點,往外輻射出了很多關系線,用一個個不同階層、構成的原生家庭,切出了中國相當復雜的社會面。真實感給夠了。
但到20集之后,對幾個學生之間青春曖昧情感的表現,讓劇迷們不干了。
他們典型發言是:拼了命學習,能考上清華北大的都是鳳毛麟角,你這幾個問題學生談著戀愛就能考上了?Buff疊滿在這浪費資源,真的合適嗎?
劇迷這么說,當然跟想看更多燃爽劇情有關。但學霸就不能有點少年心事?同學并肩就不能有點曖昧情愫?
大女主絕對不能為愛上頭,學霸必須清心寡欲。這究竟是對浪漫過敏還是績優主義中毒太深?當評論里“癲劇”滿屏時,這才是我們要警惕的事。
【文/鐵皮小鼓】
The End
往期推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消息
↓↓↓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癫剧”当道,是编剧疯了还是粉丝入戏太深?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联想win7系统光盘安装-(联想win7
- 下一篇: 原创:快乐老友记又整活?俞灏明穿团服带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