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川芎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炒川芎
功
活血祛瘀、祛風止痛、行氣開郁
宜
胸脅疼痛、風濕痹痛、感冒頭痛者
忌
陰虛火旺、上盛下虛、月經量過多者
營養功效 注意事項 食用方法
功效作用
川芎是一種中藥,炒川芎一般情況下是將灶心土粉置于炒制容器中,隨后倒入洗凈切片的川芎,炒制川芎片上沾滿細土時取出,再篩去土、晾涼。炒川芎具有活血祛瘀、祛風止痛、行氣開郁的功效。 1、活血祛瘀 炒川芎能活血祛瘀,適用于各種瘀血阻滯之病癥,尤為婦科調經要藥,可用于治月經不調、經閉、痛經及胎前產后病等癥。 2、祛風止痛 炒川芎辛香善升,能上行頭目巔頂,具有祛風止痛作用,可用于治療感冒頭痛、偏頭痛等,還可用于治療跌打損傷、風濕痹痛,藥效較好。 3、行氣開郁 炒川芎有行氣開郁的功效,可用于治療情志不舒所致的上腹脅肋脹痛及吐酸燒心。
營養價值
炒川芎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藁本內脂、正丁烯、內酯、當歸酮等,并含阿魏酸、棕櫚酸、香莢蘭醛、亞油酸、蔗糖、多糖、氨基酸、維生素B12、維生素E及錳、鋅、銅、鎳等微量元素。其中所含的阿魏酸及川芎內酯有解痙的作用。
不宜同食 1、山茱萸 炒川芎與山茱萸不宜同吃,山茱萸性味酸澀,能補血固精、補益肝腎,與炒川芎同用,能減輕炒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藥效。 適宜和禁忌 適宜:胸脅疼痛、風濕痹痛、感冒頭痛者 炒川芎具有活血祛瘀、祛風止痛、行氣開郁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療胸脅疼痛、風濕痹痛、癥瘕結塊、瘡瘍腫痛、跌撲傷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后瘀痛、感冒頭痛、偏正頭痛以及各種瘀血阻滯。 禁忌:陰虛火旺、上盛下虛、月經量過多者 炒川芎有行氣的功效,陰虛火旺、上盛下虛、氣弱者大量服用后易走散真氣,加重不適癥狀。炒川芎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月經量過多及出血性疾病者服用后,易導致出血量增加,嚴重時可導致貧血。 母嬰宜忌
孕婦應謹慎食用。因為炒川芎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婦應謹慎食用,以免導致流產,影響胎兒健康。
嬰幼兒應謹慎食用。炒川芎屬于一種中藥,而且藥性較強,不建議給嬰幼兒食用,以免影響身體健康。
溫馨提示
所有食物都需要適量、適度食用,過多食用可能不僅會導致身體不適,更會危害到身體健康。因此,炒川芎也不可過多食用,否則不僅發揮不了其原有的功效作用,更會使得本身的真氣走散,危害人體健康。
食用方法
1、燉湯 將當歸、熟地、炒川芎、白芍四樣藥材加玫瑰、紅糖一起放入鍋中燉煮,出鍋即可食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炒川芎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党参泡酒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 下一篇: 鲍鱼菇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