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促織文言文翻譯及原文是為您推薦的內容,希望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1、促織文言文翻譯及原文
原文:
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此物故非西產;有華陰令欲媚上官,以一頭進,試使斗而才,因責常供。令以責之里正。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之,昂其直,居為奇貨。里胥猾黠,假此科斂丁口,每責一頭,輒傾數家之產。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久不售。為人迂訥,遂為猾胥報充里正役,百計營謀不能脫。不終歲,薄產累盡。會征促織,成不敢斂戶口,而又無所賠償,憂悶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覓,冀有萬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歸,提竹筒銅絲籠,于敗堵叢草處,探石發穴,靡計不施,迄無濟。即捕得三兩頭,又劣弱不中于款。宰嚴限追比,旬余,杖至百,兩股間膿血流離,并蟲亦不能行捉矣。轉側床頭,惟思自盡。
時村中來一駝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資詣問。見紅女白婆,填塞門戶。入其舍,則密室垂簾,簾外設香幾。問者爇香于鼎,再拜。巫從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詞。各各竦立以聽。少間,簾內擲一紙出,即道人意中事,無毫發爽。成妻納錢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頃,簾動,片紙拋落。拾視之,非字而畫:中繪殿閣,類蘭若。后小山下,怪石亂臥,針針叢棘,青麻頭伏焉。旁一蟆,若將跳舞。展玩不可曉。然睹促織,隱中胸懷。折藏之,歸以示成。
成反復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細瞻景狀,與村東大佛閣真逼似。乃強起扶杖,執圖詣寺后,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見蹲石鱗鱗,儼然類畫。遂于蒿萊中側聽徐行,似尋針芥。而心目耳力俱窮,絕無蹤響。冥搜未已,一癩頭蟆猝然躍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間。躡跡披求,見有蟲伏棘根。遽撲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狀極俊健。逐而得之。審視,巨身修尾,青項金翅。大喜,籠歸,舉家慶賀,雖連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養之,蟹白栗黃,備極護愛,留待限期,以塞官責。
成有子九歲,窺父不在,竊發盆。蟲躍擲徑出,迅不可捉。及撲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須就斃。兒懼,啼告母。母聞之,面色灰死,大驚曰:“業根,死期至矣!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兒涕而出。
未幾,成歸,聞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兒,兒渺然不知所往。既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夫妻向隅,茅舍無煙,相對默然,不復聊賴。日將暮,取兒藁葬。近撫之,氣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復蘇。夫妻心稍慰,但蟋蟀籠虛,顧之則氣斷聲吞,亦不敢復究兒。自昏達曙,目不交睫。東曦既駕,僵臥長愁。忽聞門外蟲鳴,驚起覘視,蟲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鳴輒躍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虛若無物;手裁舉,則又超忽而躍。急趨之,折過墻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顧,見蟲伏壁上。審諦之,短小,黑赤色,頓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顧,尋所逐者。壁上小蟲忽躍落襟袖間,視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長脛,意似良。喜而收之。將獻公堂,惴惴恐不當意,思試之斗以覘之。
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一蟲,自名“蟹殼青”,日與子弟角,無不勝。欲居之以為利,而高其直,亦無售者。徑造廬訪成,視成所蓄,掩口胡盧而笑。因出己蟲,納比籠中。成視之,龐然修偉,自增慚怍,不敢與較。少年固強之。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納斗盆。小蟲伏不動,蠢若木雞。少年又大笑。試以豬鬣毛撩撥蟲須,仍不動。少年又笑。屢撩之,蟲暴怒,直奔,遂相騰擊,振奮作聲。俄見小蟲躍起,張尾伸須,直龁敵領。少年大駭,急解令休止。蟲翹然矜鳴,似報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雞瞥來,徑進以啄。成駭立愕呼,幸啄不中,蟲躍去尺有咫。雞健進,逐逼之,蟲已在爪下矣。成倉猝莫知所救,頓足失色。旋見雞伸頸擺撲,臨視,則蟲集冠上,力叮不釋。成益驚喜,掇置籠中。
翼日進宰,宰見其小,怒訶成。成述其異,宰不信。試與他蟲斗,蟲盡靡。又試之雞,果如成言。乃賞成,獻諸撫軍。撫軍大悅,以金籠進上,細疏其能。既入宮中,舉天下所貢蝴蝶、螳螂、油利撻、青絲額一切異狀遍試之,無出其右者。每聞琴瑟之聲,則應節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悅,詔賜撫臣名馬衣緞。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又囑學使俾入邑庠。后歲余,成子精神復舊,自言身化促織,輕捷善斗,今始蘇耳。撫軍亦厚賚成。不數歲,田百頃,樓閣萬椽,牛羊蹄躈各千計;一出門,裘馬過世家焉。
異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過此已忘;而奉行者即為定例。加以官貪吏虐,民日貼婦賣兒,更無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關民命,不可忽也。獨是成氏子以蠹貧,以促織富,裘馬揚揚。當其為里正、受撲責時,豈意其至此哉?天將以酬長厚者,遂使撫臣、令尹,并受促織恩蔭。聞之:一人飛升,仙及雞犬。信夫!”
2、促織文言文翻譯
譯文:
明朝宣德年間,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賭博,每年都要向民間征收。這東西本來不是陜西出產的。有個華陰縣的縣官,想巴結上司,把一只蟋蟀獻上去,上司試著讓它斗了一下,顯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級于是責令他一直供應??h官又把供應的差事派給各鄉的公差。于是市上的那些游手好閑的年輕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籠裝著喂養它,抬高它的價格;儲存起來,當作珍奇的貨物一樣等待高價出售。鄉里的差役們狡猾刁詐,借這個機會向老百姓攤派費用,每攤派一只蟋蟀,就常常使好幾戶人家破產。
縣里有個叫成名的人,是個念書人,長期未考中秀才。為人拘謹,不善說話,就被刁詐的小吏報到縣里,叫他擔任里正的差事。他想盡方法還是擺脫不掉(任里正這差事)。不到一年,微薄的家產都受牽累賠光了。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沒有抵償的錢,憂愁苦悶,想要尋死。他妻子說:“死有什么益處呢?不如自己去尋找,希望有萬分之一的的收獲?!背擅J為這些話對。就從早上出去晚上回家,提著竹筒絲籠,在毀壞的墻腳、荒草叢生的地方,挖石頭,掏大洞,各種辦法都用盡了,?終究沒有找到。即使捕捉到二、三只,也是又弱又小不符合規格。縣官嚴定期限,嚴厲追逼,成名在十幾天中被打了上百板子,兩條腿膿血淋漓,連蟋蟀也不能去捉了。在床上翻來覆去只想自殺。
這時,村里來了個駝背巫婆,(她)能借鬼神預卜兇吉。成名妻子準備了禮錢去求神。只見紅妝的少女和白發的老婆婆,擠在門口。成名的妻子走進巫婆的屋里,只看見暗室掛著簾子,簾外擺著香案。求神的人在香爐上上香,拜了又拜。巫婆在旁邊望著空中替他們禱告,嘴唇一張一合,不知在說些什么。大家都肅敬地站著聽。?一會兒,室內丟一張紙條出來,上面寫著求神的人心中想問的事,沒有絲毫差錯。成名的妻子把錢放在案上,像前邊的人一樣燒香跪拜。約一頓飯的工夫,簾子掀動,一片紙拋落下來。拾起看,不是字而是一幅畫:當中繪著殿閣,像寺院;(殿閣)后面的山腳下,奇形怪狀的石頭到處橫臥,在叢叢荊棘中,一只蟋蟀藏在那里;旁邊一只蛤蟆,像要跳起來的樣子。她展開琢磨,不能理解。但是看到上面畫著蟋蟀,暗合自己的心事,就把紙片折疊好裝起來,回家后交給成名看。
成名反復思索,恐怕是指給我捉蟋蟀的地方吧?細看圖上面的景物,和村東的大佛閣很相像。于是他就忍痛爬起來,扶著杖,拿著圖來到寺廟的后面,(看到)有一座古墳高高隆起。成名沿著古墳向前跑,只見一塊塊石頭,好像魚鱗似的排列著,真像畫中的一樣。他于是在野草中一面側耳細聽一面慢走,好像在找一根針和一株小草似的;然而心力、視力、聽力都用盡了,結果還是一點蟋蟀的蹤跡響聲都沒有。他正用心探索著,突然一只癩蛤蟆跳過去了。成名更加驚奇了,急忙去追它,癩蛤?。ㄒ呀洠┨氩葜小K愀]蛤蟆的蹤跡,分開叢草去尋找,只見一只蟋蟀趴在棘根下面,他急忙撲過去捉它,蟋蟀跳進了石洞。他用細草撩撥,蟋蟀不出來;又用竹筒取水灌進石洞里,蟋蟀才出來,形狀極其俊美健壯。他便追趕著抓住了它。仔細一看,只見蟋蟀個兒大,尾巴長,青色的脖項,金黃色的翅膀。成名特別高興,用籠子裝上提回家,全家慶賀,把它看得比價值連城的寶玉還珍貴,裝在盆子里并且用蟹肉栗子粉喂它,愛護得周到極了,只等到了期限,拿它送到縣里去繳差。
成名有個兒子,年九歲,看到爸爸不在(家),偷偷打開盆子來看。蟋蟀一下子跳出來了,快得來不及捕捉。等抓到手后,(蟋蟀)的腿已掉了,肚子也破了,一會兒就死了。孩子害怕了,就哭著告訴母親,母親聽了,(嚇得)面色灰白,大驚說:“禍根,你的死期到了!你父親回來,自然會跟你算帳!”孩子哭著跑了。
不多時,成名回來了,聽了妻子的話,全身好像蓋上冰雪一樣。怒氣沖沖地去找兒子,兒子無影無蹤不知到哪里去了。后來在井里找到他的尸體,于是怒氣立刻化為悲痛,呼天喊地,悲痛欲絕。夫妻二人對著墻角流淚哭泣,茅屋里沒有炊煙,面對面坐著不說一句話,再也沒有了依靠。直到傍晚時,才拿上草席準備把孩子埋葬。夫妻走近一摸,還有一絲微弱的氣息。他們高興地把他放在床上,半夜里孩子又蘇醒過來。夫妻二人心里稍稍寬慰一些,但是看到蟋蟀籠子空著,成名就急得氣也吐不出,也不敢再追究兒子的責任。從晚上到天明,連眼睛也沒合一下。東方的太陽已經升起來了,他還直挺挺地躺在床上發愁。他忽然聽到門外有蟋蟀的叫聲,吃驚地起來細看時,那只蟋蟀仿佛還在。他高興得動手捉它,那蟋蟀叫了一聲就跳走了,跳得非??臁K檬终迫フ肿∷中目帐幨幍睾孟駴]有什么東西;手剛舉起,卻又遠遠地跳開了。成名急忙追它,轉過墻角,又不知它的去向了。他東張西望,四下尋找,才看見蟋蟀趴在墻壁上。成名仔細看它,個兒短小,黑紅色,立刻覺得它不像先前那只。成名因它個兒小,看不上它。(成名)仍不住地來回尋找,找他所追捕的那只。(這時)墻壁上的那只小蟋蟀,忽然跳到他的衣袖里去了。再仔細看它,形狀像螻蛄,梅花翅膀,方頭長腿,覺得好像還不錯。他高興地收養了它,準備獻給官府,但是心里還很不踏實,怕不合縣官的心意,他想先試著讓它斗一下,看它怎么樣。
村里一個喜歡多事的年輕人,養著一只蟋蟀,自己給它取名叫“蟹殼青”,(他)每日跟其他少年斗(蟋蟀)沒有一次不勝的。他想留著它居為奇貨來牟取暴利,便抬高價格,但是也沒有人買。(有一天)少年直接上門來找成名,看到成名所養的蟋蟀,只是掩著口笑,接著取出自己的蟋蟀,放進比試的籠子里。成名一看對方那只蟋蟀又長又大,自己越發羞愧,不敢拿自己的小蟋蟀跟少年的“蟹殼青”較量。少年堅持要斗,但成名心想養著這樣低劣的東西,終究沒有什么用處,不如讓它斗一斗,換得一笑了事。因而把兩個蟋蟀放在一個斗盆里。小蟋蟀趴著不動,呆呆地象個木雞,少年又大笑。(接著)試著用豬鬣撩撥小蟋蟀的觸須,小蟋蟀仍然不動,少年又大笑了。撩撥了它好幾次,小蟋蟀突然大怒,直往前沖,于是互相斗起來,騰身舉足,彼此相撲,振翅叫喚。一會兒,只見小蟋蟀跳起來,張開尾,豎起須,一口直咬著對方的脖頸。少年大驚,急忙分開,使它們停止撲斗。小蟋蟀抬著頭振起翅膀得意地鳴叫著,好像給主人報捷一樣。成名大喜,(兩人正在觀賞)突然來了一只雞,直向小蟋蟀啄去。成名嚇得(站在那里)驚叫起來,幸喜沒有啄中,小蟋蟀一跳有一尺多遠。雞又大步地追逼過去,小蟋蟀已被壓在雞爪下了。成名嚇得驚慌失措,不知怎么救它,急得直跺腳,臉色都變了。忽然又見雞伸長脖子扭擺著頭,到跟前仔細一看,原來小蟋蟀已蹲在雞冠上用力叮著不放。成名越發驚喜,捉下放在籠中。
第二天,成名把蟋蟀獻給縣官,縣官見它小,怒斥成名。成名講述了這只蟋蟀的奇特本領,縣官不信。試著和別的蟋蟀搏斗,所有的都被斗敗了。又試著和雞斗,果然和成名所說的一樣。于是就獎賞了成名,把蟋蟀獻給了巡撫。巡撫特別喜歡,用金籠裝著獻給皇帝,并且上了奏本,仔細地敘述了它的本領。到了宮里后,凡是全國貢獻的蝴蝶、螳螂、油利撻、青絲額及各種稀有的蟋蟀,都與(小蟋蟀)斗過了,沒有一只能占它的上風。它每逢聽到琴瑟的聲音,都能按照節拍跳舞,(大家)越發覺得出奇?;实鄹酉矚g,便下詔賞給巡撫好馬和錦緞。巡撫不忘記好處是從哪來的,不久,縣官也以才能卓越而聞名了??h官一高興,就免了成名的差役,又囑咐主考官,讓成名中了秀才。過了一年多,成名的兒子精神復原了。他說他變成一只蟋蟀,輕快而善于搏斗?,F在才蘇醒過來。巡撫也重賞了成名。不到幾年,成名就有一百多頃田地,很多高樓殿閣,還有成百上千的牛羊;每次出門,身穿輕裘,騎上高頭駿馬,比世代做官的人家還闊氣。
我(蒲松齡)說:“皇帝偶爾使用一件東西,未必不是用過它就忘記了;然而下面執行的人卻把它作為一成不變的慣例。加上官吏貪婪暴虐,老百姓一年到頭抵押妻子賣掉孩子,還是沒完沒了。所以皇帝的一舉一動,都關系著老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視?。∥í氝@個叫成名的人因為官吏的侵害而貧窮,又因為進貢蟋蟀而致富,穿上名貴的皮衣,坐上豪華的車馬,得意揚揚。當他充當里正,受到責打的時候,哪里想到他會有這種境遇呢!老天要用這酬報那些老實忠厚的人,就連巡撫、縣官都受到蟋蟀的恩惠了。聽說‘一人得道成仙,連雞狗都可以上天。’這話真是一點不假??!”
3、馬說文言文翻譯及原文
原文: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譯文:
世上(先)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貴的馬,只是辱沒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以千里馬著稱。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
里而(像普通的馬一樣)來喂養它。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質也就不能表現出來,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目做不到,怎么能夠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鞭打它,喂養它卻不能竭盡它的才能,聽千里馬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著鞭子面對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大概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吧!
4、嫦娥奔月文言文翻譯及原文
《嫦娥奔月》文言文翻譯:
很久以前,羿到山中狩獵的時候,在一棵月桂樹下遇到姮娥,二人便以月桂樹為媒,結為夫妻。
到了帝堯的時代,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燒焦了莊稼,烤死了草木,人民沒有了食物。同時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等也開始危害百姓。于是帝堯命令羿將鑿齒處死在疇華之野,將九嬰誅殺于兇水之上,將大風戰敗于青邱之澤,射十日,殺死猰貐,將修蛇斬于洞庭,在桑林逮住封豨。萬民歡喜,擁戴堯為天子。
后來,羿從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藥,交給姮娥保管。逢蒙聽說后前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姮娥。情急之下,姮娥吞下不死藥飛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離開羿,姮娥滯留在月亮廣寒宮。廣寒宮里寂寥難耐,于是就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藥,想配成飛升之藥,好早日回到人間與羿團聚。
羿聽說姮娥奔月之后,痛不欲生。月母為二人的真誠所感動,于是允許姮娥每年在月圓之日下界與羿在月桂樹下相會。據說民間有好多人都曾經聽到羿與姮娥在月桂樹下竊竊私語呢。
《嫦娥奔月》原文:
昔者,羿狩獵山中,遇姮娥于月桂樹下。遂以月桂為證,成天作之合。
逮至堯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豖希、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于疇華之野,殺九嬰于兇水之上,繳大風于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
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托與姮娥。逢蒙往而竊之,竊之不成,欲加害姮娥。娥無以為計,吞不死藥以升天。然不忍離羿而去,滯留月宮。廣寒寂寥,悵然有喪,無以繼之,遂催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欲配飛升之藥,重回人間焉。
羿聞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月母感念其誠,允娥于月圓之日與羿會于月桂之下。民間有聞其竊竊私語者眾焉。
5、秋水文言文翻譯及原文
秋?水(節選)
【作者】莊子及門徒 【朝代】先秦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涘,觀于大海,乃知爾丑,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吾在于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
譯文:
秋天的水按時到了,各條河都注入黃河,黃河的水徑直涌流而浩大, 從河的兩岸到河中的小洲之間,連牛馬這樣的大動物都分辨不清。在這 種情況下,河伯非常高興,沾沾自喜,認為天下的美好之處都在自己一邊 了。河伯順著水流向東行,到了北海,向東面看,看不見水邊。于是河伯 就轉過他的臉,抬頭看著海,對海若嘆息說:“俗語有這樣的話:‘懂得了 一些道理,就認為誰也比不上自己’,這樣的人,說的就是我。我曾經聽 說有認為孔子的知識少、伯夷的仁義輕的人,一開頭我不相信;如今我看 到你的涵量是如此難于窮盡,(假如)我不是到你的門下請教,就非常危 險了。我就會長時間地被真正的大名家恥笑了?!?/p>
北海若說:“井里的青蛙不能和它談論大海,因為它受所住地方的限 制;夏天的蟲子不能和它談論冰,因為它受時節的限制;不能和見識淺陋 的人談論大道理,因為他被自己所受的教育給限制住了。如今你從海邊 往外看,觀覽大海,就知道了你自己的淺薄,這樣我就可以和你談論大道 理了。天下的水,沒有大過海的,所有的河流都歸向這里,不知道什么時 候才會停息,海水卻不見增多滿溢;尾閭將海水泄漏出去,不知道什么時 候才停止,海水卻不見減少枯竭;無論春天還是秋天,大海都不起變化; 無論水澇還是干旱,大海都不受什么影響。它的蓄水量超過江河,簡直 不是用一般數字所能計算的。但我卻從來沒有因為這個自滿,因為我自 知是自然的產物,由天地賦予我形貌,并且稟受到陰陽之氣,我在天地之 間,就跟小石塊、小樹木在大山里一樣。我正以為自己所見太少,又哪里 敢自以為多而驕傲呢?算起來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間,不就像小螞蟻穴存 在于曠野之中嗎?算起來中國存在于海內,不就像一顆小米粒存在于大 谷倉中嗎?世人每用“萬物”的說法來稱事物數量之多;而人類不過只是 萬物中的一種罷了。九州之內,人們都是靠著谷食生存、乘舟車來往,熙 熙攘攘,作為每一個人來說,只是所有的人之中的一分子而已。個人與 萬物相比,不就像馬身上的一根毫毛嗎?五帝所禪讓的,三王所爭奪的, 仁人所憂慮的,仕士所操勞的,也不過是像一根毫毛罷了! 伯夷以讓天 下求取名聲,孔子以能談天下事被人視為博學。他們因此感到自滿,不 就跟你原來看到河水上漲而自滿一樣嗎?”
6、李廣射虎文言文翻譯及原文
翻譯:
李廣出門打獵時,看見草叢中的一塊大石,以為是老虎,所以一箭射去,石頭吞沒了箭頭。于是,李廣在原地多次重復射箭,但是箭沒有能夠再次射進石頭里。李廣以前住過的郡里曾經有老虎,曾他親自射殺了它。在右北平住時,李廣射過老虎,老虎跳起來傷了李廣,李廣最終也射殺了它 。
《李廣射虎》這篇課文采用“以文包詩”的形式,介紹唐代詩人盧綸所寫的著名詩篇《塞下曲》,大意是:將軍夜晚外出巡邏,見樹林深處風吹草動,以為是虎,便彎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進一塊石頭中去了,表現了李廣將軍的力大無功籂哆餃馨祭鵝熄琺隴窮和武藝高超.
7、木蘭詩文言文翻譯及原文
原文;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唯 一作:惟)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譯文:
嘆息聲一聲接著一聲,木蘭對著房門織布。聽不見織布機織布梭的聲音,只聽見木蘭在嘆息。問木蘭在想什么?在惦記什么?木蘭答道:我也沒在想什么,也沒在惦記什么。昨天晚上看見了征兵的文書,君主在大規模征兵,征兵的名冊有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我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子,我沒有兄長,木蘭愿意為此到集市上去買馬鞍和馬匹,從此開始替代父親去征戰。
在集市各處購買駿馬、馬鞍、鞍下的墊子、馬嚼子、韁繩和馬鞭。早上辭別父母上路,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叫女兒的聲音,只聽見黃河水奔騰流淌的聲音。早晨離開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叫女兒的聲音,只聽見胡人戰馬啾啾的鳴叫聲。
不遠萬里奔赴戰場,飛一樣跨過一道道的關隘,越過一座座的山峰。夜晚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將士們的鎧甲上。將士們身經百戰有的為國捐軀,有的轉戰多年得勝歸來。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論功行賞。給木蘭記了很大的功勛,賞賜了很多的財物。天子問木蘭想要什么,木蘭說不愿做尚書郎,希望能騎著千里馬,快馬加鞭送我回故鄉。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開我東閣、西閣的門,坐在我的床上。脫去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以前的女兒裝,面對窗戶和鏡子梳理像云一樣柔美的頭發,額上貼上花黃。出門去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們都很吃驚,征戰同行這么多年,竟然不知木蘭是個女子。
提著兔子的耳朵懸在半空時,雄兔兩只前腳時常動彈,雌兔兩只眼睛時常瞇著,所以容易辨認。雄雌兩只兔子貼著地面跑,怎能辨別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8、治水必躬親文言文翻譯及原文
原文:
治水之法,既不可執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輕信人言。蓋地有高低,流有緩急,潴有淺深,勢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詢不窮其致,是以必得躬歷山川,親勞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緩帶,冒雨沖風,往來于荒村野水之間,親給錢糧,不扣一厘,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hèn)索一錢。必如是而后事可舉也。如好逸而惡勞,計利而忘義,遠嫌而避怨,則事不舉而水利不興矣。
譯文: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執一端,不知變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隨意相信別人的話。因為地勢有高有低,水流有慢有快,水塘有淺有深,河道有彎有直。不經過觀察和測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實情況,不經過探訪就不能徹底摸清它的情況。因此必須親自登山涉水,親自勞動不怕吃苦。
從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時候,輕裝便服。冒著風雨,在荒村亂流中間來來往往,親自發給民工錢糧,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隨同管理的差役也不曾橫行勒索一文錢財。必須要像這樣而后才能辦成事情。如果貪圖安逸而害怕辛勞,計較私利忘記公益,只想遠遠躲開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修不好了。
9、論語十二章文言文翻譯及原文
《論語》十二章
【作者】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朝代】先秦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薄稙檎?/p>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薄队阂病?/p>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薄妒龆?/p>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薄妒龆?/p>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薄蹲雍薄?/p>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薄蹲訌垺?/p>
譯文:
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后按必須的時刻復習它,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惱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曾子說:“我每一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了呢?”
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于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五十歲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一樣的意見,到七十歲才做事才能隨心所欲,不會超過規矩?!?/p>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能夠從中獲得新的明白與體會,那么就能夠憑借這一點去做老師了。”
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疑惑。”
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一竹籃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 ?/p>
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p>
孔子說:“我整天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做枕頭,也自得其樂。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p>
孔子說:“多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能夠做我的老師。我選取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p>
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像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
孔子說:“軍隊的主帥能夠改變,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
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思考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0、捕蛇者說文言文翻譯及原文
[譯 文]:
永州的野外產(一種)不尋常的蛇,周身黑色,(上有)白色的花紋;(這蛇)觸及草木,(草木)都干枯而死;如果咬了人,沒有(能夠)抵擋的。但是把它晾干做藥,可以治好麻風、痙攣、頸腫、毒瘡(等惡病),(還能)除去(患者的)腐肉,殺死(人體內的)寄生蟲。當初,太醫奉皇帝的命令征集這種蛇,每年收兩次。招募能捕蛇的人,(允許用蛇來)頂替他應交的租稅。于是永州人都爭先恐后地為能捕蛇頂租而奔忙。
有家姓蔣的人,獨享這種(捕蛇頂租的)好處已經三代了。(我)問他怎樣,(他)就說:“我祖父死在這事上,我父親也死在這事上。現在我已經繼承祖業干這差事十二年了,好多次差一點死了。”說起這些,樣子像是很悲傷。
我很同情他,就說:“你抱怨這種差事嗎?我可以告訴管這事的官吏,換掉你現在的差事,恢復你的租稅,那怎樣?”蔣氏(聽了)大為悲傷,流著汪汪的眼淚說:“您打算憐憫我讓我活下去嗎?那么我干這差事的不幸,遠遠不如恢復我租稅的不幸啊。如果我不干這差事,那么早就困苦不堪了。自從我們姓蔣的三代前住到這個村,累計到現在六十年了。我的鄉鄰們的生活卻一天比一天窘迫艱難,(他們)把自己地里的全部出產和家里所有的收入盡數拿去(交租仍然不夠),(只好)號啕痛哭地輾轉逃亡,(他們)又餓又渴,跌倒在地,(一路上) 冒著狂風暴雨和嚴寒酷暑,呼吸著致病的濁氣,到處都可以見到如此死去的人尸體互相枕壓著。原先跟我祖父同住(本村)的,現在十家剩不下一家了;跟我父親同住(本村)的,現在十家剩不下兩三家了;跟我同住過十二年的,現在十家中剩不下四五家了。不是死了就是逃荒(去了)??墒俏铱坎渡邊s幸存下來。(每當)兇暴的官吏來我們村(催租時),到處叫罵和搔擾,亂亂哄哄令人提心吊膽,即使雞狗(也)不能安寧,(每當這時)我就有點不放心地(從床上)起來,(去)看看我那(放蛇的)瓦罐,如果我(捕)的蛇還在,就放心地躺下。(然后)精心地喂養它,按期獻給官府?;貋硪院缶涂梢越蚪蛴形兜爻灾约旱乩锏某霎a,來度過我的天年,(這樣)一年之中冒死亡(的危險只有)兩次;其余(的時光)可以安閑自在地過快活日子。哪像我的鄉鄰天天有這(被官吏逼死的危險)啊!現在即使我死于捕蛇,比起我已死去的鄉鄰就已經是靠后的了,又怎么敢抱怨呢?”
我聽了(他的哭訴)更加難過??鬃诱f:“苛政猛于虎?!蔽以泴@話有所懷疑?,F在拿蔣氏(的遭遇)來看,(這話)還是真實可信的。唉!誰知道租稅(給百姓的)毒害比這種毒蛇還厲害呢!所以寫了這篇《捕蛇者說》,以便留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看到它。
11、人琴俱亡文言文翻譯及原文
人琴俱亡文言文翻譯及原文
原文
王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子猷問左右:“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闭Z時了不悲。便索輿來奔喪,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擲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慟絕良久,月余亦卒。
譯文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王子猷問手下的人說:“為什么總聽不到(子敬的)消息?這(一定)是他已經死了?!闭f話時完全不悲傷。就要轎子來去看望喪事,一路上都沒有哭。子敬一向喜歡彈琴,(子猷)一直走進去坐在靈床上,拿過子敬的琴來彈,幾根弦的聲音已經不協調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說:“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庇谑峭纯蘖撕芫茫瑤缀跻柽^去。過了一個多月,(子猷)也死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促织文言文翻译及原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鸿门宴特殊句式及翻译
- 下一篇: 鲁滨逊漂流记第一章读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