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车平衡车轨迹跟踪的Simulink仿真
最近做一些二輪平衡車的相關研究,做了一些分析,記錄如下。
文章目錄
- 一、二輪平衡車模型分析?
- 二、小車初始狀態分析
- 三、Simulink模型建立
- 四、軌跡追蹤
- 四、總結
一、二輪平衡車模型分析?
二輪車的動力學模型已在博客兩輪差速器了詳細的說明,這里不在贅述。需要說明的是,二輪差速平衡車的左右輪可以根據相應控制策略會具有不同的轉速,以調整不同的姿態信息。對應的動力學方程為:
那么小車的前進是速度為:
此時對應的角速度為:
由此可以求出左右輪速度與整個小車速度和角速度之間的關系。
二、小車初始狀態分析
對于任何動力學方程,都有初始解,假設小車的初始狀態為(80,85,0)即小車在x=80,y=85處,此時角速度w=0,速度vc=0;再進一步假設,小車要追蹤的軌跡為:
那么對應的程序為:
此時作圖為:
紅點對應的就是初始小車所處的位置,要是實現小車沿著上面的圓(我也不知道為什么看這像橢圓!!!哈哈哈)運動,就需要不斷給予小車位置信息,然后小車根據實時位置調整相應的姿態信息,實現實時跟蹤。
三、Simulink模型建立
根據第一節所建立的動力學模型,搭建相應的Simulink模型為:
假設左右輪速度相等時,其軌跡為:
可知,在速度相等時,其軌跡做直線運動,在速度不相等時,對應的軌跡為:
對應的軌跡為圓周運動,因此可以調整左右輪轉速調整姿態變化。
四、軌跡追蹤
在博客兩輪差速移動機器人對控制策略進行深刻描述,非常準確,一言以蔽之,就是通過對當前時刻小車的位置,與當前時刻理想的位置之間的距離差和角度差進行控制,以達到調整左右車輪轉速的目的。最簡單也是最易上手的控制算法就是PID控制,通過調整PID對應的參數達到軌跡追蹤的目的。其控制模型為:
得出的軌跡跟蹤圖為:
雖然的軌跡不是那么精確,存在一定的誤差,但可以通過相關控制參數對其進行調整。
四、總結
軌跡追蹤控制手段非常之多,PID控制是最簡單的,但其誤差較大,還需研究其他控制方法。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二轮车平衡车轨迹跟踪的Simulink仿真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番茄定时调光台灯触摸芯片-DLT8T10
- 下一篇: 还是关于apk文件的反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