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 矩阵取众数,时间序列分析的matlab统计量函数1
mad
功能:計算時間序列的平均絕對偏差
格式:
y =
mad(x)?%
計算時間序列x的平均絕對偏差,即mean(abs(X-mean(X))
y = mad(x, 1) %
等價于median(abs(X-median(X))
y = mad(x, 0) %
等價于mean(abs(X-mean(X))
例:
>> x = normrnd(0,1,1,50);
xo = [x 10]; % Add outlier
>> r1 = std(xo)/std(x) % 可以看到由于異常值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序列的標準差 r1 =
1.54835828624808
>> r2 = mad(xo,0)/mad(x,0)
% 平均絕對偏差減小了異常值的影響 r2 =
1.22955086918314
>> r3 = mad(xo,1)/mad(x,1)
% 中值絕對偏差很好的減小了異常值的影響 r3 =
1.02092052229879
kurtosis
功能:計算時間序列的峰度。
格式:
k = kurtosis(x) %
計算時間序列x的峰度,峰度用于度量x偏離某分布的情況,正態分布的峰度為3。當時間序列的曲線峰值比正態分布的高時,峰度大于3,當比正態分布的低時,峰度小于3.
k = kurtosis(x, flag) %
指定是否校正系統偏差,flag=0時進行校正,flag=1時不校正,缺省為不校正。
補充:峰度
峰度是用來反映頻數分布曲線頂端尖峭或扁平程度的指標。有時兩組數據的算術平均數、標準差和偏態系數都相同,但他們分布曲線頂端的高聳程度卻不同。
統計上是用四階中心矩來測定峰度的。因為實驗研究表明,偶階中心矩的大小與圖形分布的峰度有關。其中的二階中心矩就是數據的方差,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分布的峰度,但有時方差相同的數據卻有不同的峰度,因此就利用四階中心矩來反映分布的尖峭程度。為了消除變量值水平和計量單位不同的影響,實際工作中是利用四階中心矩與σ4的比值作為衡量峰度的指標,稱為峰度系數。但是在SPSS中的計算公式是四階中心矩與σ4的比值減去3后的值,這個值與0相比,如果為0,說明其峰度與正態分布相同。大于0,說明它是比正態分布要陡峭。
峰度系數(Kurtosis)用來度量數據在中心聚集程度。在正態分布情況下,峰度系數值是0。正的峰度系數說明觀察量更集中,有比正態分布更長的尾部;負的峰度系數說明觀測量不那么集中,有比正態分布更短的尾部,類似于矩形的均勻分布。峰度系數的標準誤差用來判斷分布的正態性。峰度系數與其標準誤差的比值用來檢驗正態性。如果該比值絕對值大于2,將拒絕正態性。
在matlab中,是不減去3的,公式則為
而根據flag的設定,公式亦不同,如下
即相當于上面公式的展開
如
>>?x =
randn(1,100000);
kurtosis(x)
ans =
3.01871336482003
>>?x =
randn(1,100000);
kurtosis(x)
ans =
2.99025499519812
skewness
功能:計算時間序列的偏度。
格式:
y = skewness(x) %
計算時間序列x的偏度,偏度用于衡量x的對稱性。若偏度為負,則x均值左側的離散度比右側強;若偏度為正,則x均值左側的離散度比右側弱。對于正態分布(或嚴格對稱分布)偏度等于0.
y = skewness(x, flag) %
指定是否校正系統偏差,flag=0時進行校正,flag=1時不校正,缺省為不校正。
補充:偏度
表征概率分布密度曲線相對于平均值不對稱程度的特征數。直觀看來就是密度函數曲線尾部的相對長度。
正態分布的偏度為0,兩側尾部長度對稱。bs<0稱分布具有負偏離,也稱左偏態,此時數據位于均值左邊的比位于右邊的少,直觀表現為左邊的尾部相對于與右邊的尾部要長,因為有少數變量值很小,使曲線左側尾部拖得很長;bs>0稱分布具有正偏離,也稱右偏態,此時數據位于均值右邊的比位于左邊的少,直觀表現為右邊的尾部相對于與左邊的尾部要長,因為有少數變量值很大,使曲線右側尾部拖得很長;而bs接近0則可認為分布是對稱的。若知道分布有可能在偏度上偏離正態分布時,可用偏離來檢驗分布的正態性。右偏時一般算術平均數>中位數>眾數,左偏時相反,即眾數>中位數>平均數。正態分布三者相等。
在matlab中,計算為
而根據flag的設定,公式亦不同,如下
如
>> x = randn(1,100000);
skewness(x)
ans =
0.0156183309078295
>> x = randn(1,100000);
skewness(x)
ans =
0.00508506228685203
std
功能:計算時間序列的標準差。
格式:
m = std(x) % 利用如下公式計算
m = std(x, 0) % 同std(x)
m = std(x, 1) % 利用如下公式計算
var
功能:計算時間序列的方差。
格式:
m = var(x) % 計算公式參考標準差的計算
m = var(x, 0)
m = var(x, 1)
moment
功能:計算時間序列的所有階次的中心距。
格式:
m = moment(x, order) %
計算時間序列x的order階中心矩,參數order為中心矩的階次。一階矩為0,二階矩計算除數為n-1,計算公式為
cov
功能:計算兩時間序列的協方差。
格式:
m = cov(x) % 計算時間序列x的方差
m = cov(x1, x2) %
計算兩時間序列x1和x2的協方差,得到2X2協方差矩陣。其中,主對角線的值分別為x1和x2的方差。x1和x2的長度應相同。
corrcoef
功能:計算兩時間序列的相關系數。
格式:
m = corrcoef(x) % 計算時間序列x的自相關系數,結果為1
m = corrcoef(x1, x2) % 計算兩時間序列x1和x2的相關系數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matlab 矩阵取众数,时间序列分析的matlab统计量函数1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50.(cesium之家)cesium实
 - 下一篇: maple 假设_Maple在假设检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