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寿大师
延壽大師
釋延壽(公元904~975年),唐末五代僧,俗姓王,字沖元(據卍新續藏第 86 冊 No. 1599 永明道跡,五代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諱延壽,字沖玄,號抱一子),浙江余杭人,中國凈土宗第六代祖師,亦為法眼宗三祖。
自幼習儒,懷經世濟國抱負,先后任庫吏及鎮將,悟得“世事無常
”之理,三十歲依止令參禪師出家,后隨德韶禪師學習禪法,并得到印可。于國清寺修行法華懺,有所感悟,朝晚施食鬼神,誦讀法華,每天百八件佛事,勤修凈業。建隆二年(961)應吳越王錢俶之請,駐錫永明寺,永明延壽的禪法思想雖然繼承了達摩以來“以心傳心,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宗旨,但又隨應時代,有了新的發展,那就是于一心的基礎上折中法相、華嚴、天臺,三論等宗派以融合于禪,會通禪教,提倡禪教一致。
延壽大師啟發了后代提倡禪凈雙修,指心為宗,四眾欽服,被后世弟子尊奉為凈土宗第六祖,開創的禪凈雙修,使凈土宗普及于民間,著《萬善同歸集》、《四料簡》(出處存疑,不在《宗鏡錄》和《萬善同歸集》中)等, 為后世凈土宗依據典籍。
延壽大師居永明寺時,除了修行、弘法之外,同時也注重于將自己的修行體驗與對佛學的研究心得,整理成文字。數量達一百卷之巨的《宗鏡錄》即是在此時定稿刊行的。其它的著作如《萬善同歸集》六卷、《神棲安養賦》、《唯心決》、《受菩薩戒》、《定慧相資歌》、《警世》各一卷等書,也是相續在永明寺寫成而傳于世的。
總結
- 上一篇: 嵩山少林寺僧众举行浴佛节大法会
- 下一篇: 当冲动时怎么办?— 缘起缘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