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11款骁龙8Gen3手机大集合!年末旗舰机汇总推荐,哪款更适合你?
原標題:11款驍龍8Gen3手機大集合!年末旗艦機匯總推薦,哪款更適合你?
大家好,毒蘑菇來做8Gen3手機匯總啦~
之前分別和大家分享了高通驍龍8+手機大集合、驍龍8Gen2手機大集合,按熱度來看,還是很受大家喜歡的。之前8Gen2那篇文章成文于23年1月,本來我應該拖幾天再湊湊其他型號,可是再拖下去可能陸陸續續還有很多產品要出,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不等了,就趁現在吧!
在高通最新驍龍8Gen3平臺發布會上,高通公布的首批廠商包括:三星、華碩、榮耀、iQOO、魅族、蔚來、努比亞、一加、OPPO、真我、Redmi、紅魔、索尼、vivo、小米和中興。有的廠商搶了首發,有的廠商拖延了一個月,要這么算,我這文章似乎也不晚……畢竟從第一部驍龍8g3手機推出(小米14系列)到現在,也不過堪堪一個多月,還有好幾個“首發”廠家仍在路上。
正如剛剛說的,喊著“I am coming~”的廠家和產品有:老大哥華為咱就不想了,榮耀Magic6也只是剛剛拿到入網許可,總不能趕在月末上市吧?moto(聯想)這次可能懸了,首發名單沒有,拯救者系列砍掉而moto X50渺無音信;剩下的魅族還有個21 Pro沒發、蔚來多半是綠廠代工、華碩&索尼的關注度么……
掐指一算,現在發這篇正是好時機:
之前很多手機行業調研報告都說過,市場在萎縮,現在已經進入行業寒冬,所以這次各家對自家產品,特別是中杯產品都有了相對加強——或者換個說法就是這次對中杯產品割得都不是太狠。這當然不是良心發現,HOVM們只有努力討好消費者,才能保住自己的飯碗,同時盡可能的從“友商”碗里搶飯。
話不多說,下面我們按照列表順序分別點評!
一加12
披著羊皮的狼。
受限于廠家立項和產品定位以及成本利潤等七七八八的因素,消費者很難找到一款“完美”的手機,但是一加12做到了相對完美,這本身就很難得了。從上面對比圖中就可以輕易得出結論,這款手機就算不用“米氏對比法”,照樣也沒差過友商Pro機型,在預熱階段就有博主放煙霧彈,問價格怎么樣怎么樣,最后竟然價格和友商標準版是一樣的!
其實就一加做出的這個配置圖,信息十分有限。基本上自家產品優勢都沒寫多少,介于本文中所有手機都是驍龍8Gen3+LPDDR5X+UFS4.0性能鐵三角,所以性能上就不提了,差異化方面有:第一梯隊的2K分辨率京東方X1屏幕,高亮的同時還兼顧護眼與顯示效果;超薄屏下指紋識別比普通指紋位置設計更順手、不錯的LYT-808新主攝、能拍演唱會的潛望長焦鏡頭,遙遙領先于行業的仿生振感馬達、USB3.2數據接口等等,各方面非常均衡。
缺點方面個人覺得是重量:雖然硬件和Pro版差不多,但是重量也相近了。至于所謂的做工、品控問題,個人覺得大可不必被帶了節奏。一加這種與中框轉接+后蓋+蓋板的造型已經用了4款機型,前三款為什么沒事?答:因為前三款有明顯別的缺點(比如屏幕),這一款找不到明顯缺點,只能噴做工。實際上每款手機都會有公差,也都會有涂膠(除非一體后蓋),能抓住這點去噴,只能說商戰太臟。
小米14 Pro
不太香的大杯。
作為最早發布的驍龍8Gen3機型,小米14 Pro在硬件上給了很多,有朋友不太懂“徠卡三攝Summilux鏡頭”命名中,Summilux到底是什么,Summi代表“最高級”、lux代表“光”,其特色是大光圈。它和Summicron都是徠卡的不同鏡頭系列……換個叫法說是“徠卡三攝一號鏡頭”或者叫“徠卡三攝二號鏡頭”,也沒什么違和感,糾結名稱本身意義不大。
按照我正常的行文格式,這一段應該說優點。首發驍龍8Gen3、USB3.0接口的加入就是它最大的優點:如果把小米14 Pro和小米13 Pro放在一起對比,大家會發現除了處理器常規迭代以外,唯一的亮點可能就是從USB2.0接口換到了USB3.0。影像方面,光影獵人900(即豪威OV50H)也不太打得過13 Pro的那顆索尼IMX989,雖然小米那邊給出的解釋是為了加入可變光圈,但是掩蓋不了縮水的事實。所以現在這個時間點來看,首發紅利已經沒了、USB3.0大家都有,而作為今年唯一沒有潛望長焦的Pro機型,理所當然的就被友商拉出來各種吊打……所以小米14 Pro對上競品一加12只能算是55開,根本打不過iQOO 12 Pro。
這一代產品適合小米13以前用戶迭代,尤其是13 Pro和13 Ultra用戶完全沒有更換的必要,可以等14 Ultra或者小米15。
小米14
加料不加價,中杯更比大杯香。
可能看了剛剛對小米14 Pro的介紹,你會認為我是一個米黑。我黑只針對產品,而不針對品牌,所以小米14標準版這次做得的的確確比上代好很多,單獨放賣點圖很難有直觀的感受,這里就給小米14破個例。大家都知道,我這個系列的文章只在首圖做對比,到單款手機上則是其賣點匯總。
相比于舊款小米13來說,小米14除了處理器常規迭代以外,屏幕升級到華星C8材質,支持LTPO,主攝則是Pro同款光影獵人900(OV50H),超廣角和長焦鏡頭也不像小米13一樣嚴重閹割,只是少了可變光圈,充電規格90W也算符合主流,至于數據接口則是同樣升級到usb3.0,是不是顯得比上代劃算多了?這才叫“小屏旗艦”嘛!所以這一代標準版賣得比Pro款好很多。
當然了,這次小米14賣得好,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它主打小屏,6.36英寸屏幕帶來相對小巧的握持感;不過也有朋友嫌它小……這個就看個人需求了,畢竟如果喜歡大屏的話,同樣價格的一加12顯然性價比更高呢~
iQOO 12
從來沒打過這么富余的仗。
同樣是有著“被總公司收回”的經歷,iQOO的陣痛期比一加短了許多,機型迭代受影響不大。但是有個更大的問題,就是iQOO回到總公司后幾乎對旗下產品沒什么雙向奔赴的操作——一加回到綠廠,哈蘇反哺OPPO,OPPO Find算法下放一加,但是vivo X系列的算法一點沒給,還把自己的屏下雙壓感給割了。
這一代的iQOO和前幾代產品最大的差異可以用四個字代替:回歸主流。以前的iQOO有雙壓感,有一個功率高得離譜的快充,還有一個家族式鏡頭模組設計+賽道版彩條,現在都沒了。外觀上變得更容易被消費者們接受,充電功率的下降可以節約成本……對于老粉來說最大的差別在于屏下壓感的缺失,對于新粉來說倒是不要再去適應iQOO的特色,優略參半吧。
缺點方面就是標準版的iQOO 12屏幕調光一般,其高頻PWM是公版方案,高管承諾1月會適配新的方案不知道是來自維信諾還是藍廠自己調;另外一個缺點就是數據接口了,雖然上了潛望長焦,但是USB3.0卻沒給安排,略顯遺憾。
iQOO 12 Pro
改變與不變。
iQOO 12 Pro的屏幕要好過標準版,除了三星E7材質更好、更通透、更靈敏、響應速度也更快以外,2K分辨率也比標準版1.5K更加細膩。當然了,上面這些如果不是把兩款手機都用一陣子,可能感受不到。所以從參數上看,這兩塊屏幕最大的差別還是體現在……維修價格差了500塊。除了屏幕供應商差別,大杯還多了無線充電、超聲波指紋、IP68以及戰鼓大師揚聲器。說到揚聲器,標準版12的音質非常差,個人主觀上感覺還不如小米14,但是Pro款就完全沒這個問題,音質絕對是第一梯隊。
上一代的時候是標準版砍影像,這一代則是砍了屏幕:從賣點圖上就可以看到只畫出了屏幕的區別,所以只看紙面參數的話,iQOO 12 Pro就出現了和小米幾乎一樣的問題。小米是14Pro對比13Pro幾乎沒提升,iQOO是12 Pro對比12升級點太少,或者說是從參數上看標準版已經足夠強了,它沒有像小米一樣搞屏幕尺寸的差異化,直接影響到了自家大杯。個人覺得如果預算足夠,從體驗上Pro款能支撐1000元的差價;如果預算不足,原價的標準版可能真的不如一加12香。
為什么在這里又扯到一加12去了呢?那就是小標題所寫的“改變與不變”了。剛剛在標準版的介紹中我提到過,這一代改變很大,vivo想讓iQOO品牌走向主流,但是內部卻仍然抱著“理工男”的自我定位——區區1600萬像素的前攝,放在中端機上也有點拿不出手了。就算不主打拍照,定位成了旗艦機給個3200萬像素不算過分吧?
魅族21
為車機服務。
魅族這次的迭代有點良心,但是不多。看看小米14升級點、看看一加12升級點、再看看iQOO 12升級點就可以對比出魅族21差了多少。但是作為前煤油,我非常理解煤油這個群體其實和果粉一樣,是存在“自適應”能力的……硬件不夠,顏值來湊,魅族21白色面板的確是獨一無二的,Flyme也是獨一無二的。有朋友反饋這一代屏幕寬了,其實魅族的傳統屏幕比例就是比友商寬,個人覺得還可以再寬一點。
這一代的主攝升級到了兩億像素,拍照有提升,但是就像開頭所說,對比友商的提升,就顯得誠意不足了。這次的屏幕比上一代顯示效果好,不過別聽那些亂吹三星1080P好過國產1.5K,三星E6也就那樣。畢竟亮點不多,聊聊馬達吧,魅族的馬達調校能力的確要比友商強(非常慶幸當年昏頭的黃章沒有裁掉馬達團隊),這次魅族21的馬達僅次于一加12那顆,體驗超級好,雖然不會有人因為馬達好就去專門買這款手機,但是買到手之后的體驗絕對是個驚喜。
對于魅族的購買建議嘛……沒什么好說的,想買的煤油你可以隨便買,根本不需要我廢話推薦,但是我真心不太推薦非煤油買,這樣就可以保留你對魅族的最大好感。畢竟現在魅族的爸爸是車企吉利,為了服務車機互聯,手機產品線恐怕只是附屬品而已。喜歡小屏的可以去看小米14,喜歡便宜可以去看真我GT5 Pro,喜歡便宜的真旗艦去買一加12,如果嫌魅族21亮點不足可以等等魅族21 Pro。
紅米K70 Pro
有澎湃OS、有AI狂暴引擎、有2K屏、有冰封循壞冷泵。
大家都知道,小米這些年一直企圖在高端市場上站住腳,戰略上的深層含義不去探究,最簡單粗暴的原因就是賣高端機更能掙到錢。但是呢,小米一貫的殺手锏是性價比,其粉絲基礎也在這里,所以紅米品牌的用處就凸顯了,可以將“高端用戶”和“低端用戶”做到物理隔離,并且不會讓被劃分為“低端用戶”的米粉產生不適,更能避免這些“低端用戶”去流失到友商那邊。這里說的“高端用戶”和“低端用戶”我都打了引號,前者是指愿意支付品牌溢價的(華為的高端用戶超級多),后者是每次都在發布會上喊1999元的(雷軍:這一定是搗亂)。
咳咳,扯遠了,想聽我繼續聊廠商和品牌之間愛恨情仇的可以留個言,回頭有機會了我單獨寫一篇,這里繼續說產品。K70 Pro的性價比只表現在澎湃OS和2K直屏上。澎湃OS沒什么好說的,如果習慣了小米的系統、被小米智能家居綁定,又不想買小屏的小米14,那么紅米K70 Pro應該是不錯的選擇。其實從表格里就能看得出,K70 Pro的亮點寥寥,影像方面離小米14差太多,割了IP68和無線充電,USB3.0也沒有。
值得一提的是K70系列護眼方案,跟進了3840Hz高頻PWM調光,最新OTA也針對SVM值做出了深度優化,好評。至于購買建議方面,如果沒有品牌忠誠度,只看重硬件性價比,那么可以看看接下來的真我GT5 Pro。
真我 GT5 Pro
“我”只要略微出手,就已是這個分段的極限。
真我GT5 Pro這次也是下了血本,幸虧黃章早已套現離場,不然還會再飚出一句“J人J己J行業”的名句。從表格中的對比就能看出,真我對上任何一個友商都不虛,就算打不過,價格也能便宜上千元;至于直面競爭的紅米K70 Pro,不僅硬件全面超越(屏幕分辨率差一些),還便宜了一塊錢——這個蝦仁豬心的行為真的是……泰褲辣!
真我GT5 Pro的定價的確不負眾望,給了“錢少要求多”的我們一個更好的選擇,以至于很多買or不買or看熱鬧的消費者都跑到某品牌高管微博下喊“門破了”。所以說不要隨便立flag,標桿就是用來超越的,這一代的真我應該是繼“大探”之后再次性價比超高的一代。影像方面雖然超廣角湊數,但是主攝和潛望長焦都是主流水準十分能打;IP64防護能力聊勝于無,不過無線充電的確有用,對比同為低價8Gen3機型的魅族和紅米,真我簡直就是碾壓般的優勢。另外需要說的一點是,影像方面硬件和算法缺一不可,真我的影像硬件不錯,算法基本沒有。
至于真我的缺點嘛……老生常談的售后。全國沒幾家真我線下店可供用戶體驗,只能靠網銷,經過最近兩年布局,售后網點基本覆蓋了三線城市,本地售后和蜜雪冰城一樣大……所以無論售后返修還是真機體驗方便程度上都要大打折扣。
購買建議:最低配和最高配比較劃算。
紅魔9Pro
科技感拉滿,顏值No.1。
紅魔9 Pro和Pro+的差別僅在于充電和續航上,本文介紹為Pro款。
作為這一代的正面真·全面屏,背面真·全面平,紅魔9 Pro的設計和顏值沒得說,來自京東方Q9+材質的全面屏,支持2160Hz高頻PWM調光。渦輪風扇也是傳統藝能了,主動式散熱強勁有力,這次電池也有提升,達到了6500mAh;關鍵是這次前置鏡頭也提升到了1600萬像素,雖然屏下前置效果會大打折扣但是它帥啊~一句話,游戲體驗良好。
這一代不止魅族玩燈,紅魔玩起燈來也是賊溜,不僅把主動散熱風扇給弄上了RGB,這次全新肩鍵燈效。系統方面比前幾代完善了很多,但是離著top5還有很大差距;買這手機的大部分人不差錢,都是沖著游戲+續航去的,如果你的使用需求僅限于此,可以考慮入手。我游戲玩得少且爛,對游戲手機評價始終會有所偏頗,個人覺得有點貴,Pro+更貴。
缺點:前置清晰度欠佳、屏幕分辨率低。
努比亞Z60 Ultra
差異化到了極致就是成功。
對比上代Z50 Ultra,這次努比亞屬于增配加減價,它的主攝、超廣角和潛望鏡頭均有光學防抖,在18mm、35mm和85mm焦段上表現良好,沒有節省成本去湊數;再加上 IP68、6000mAh大電池等等,堆料屬實有點強,最直觀的結果就是重量達到246g,這個重量超過了很多折疊屏,勇奪23年,甚至可以預測在未來24年所有驍龍8gen3機型中,努比亞也重量No.1。努比亞始終是個小眾手機,它的打法實際上和魅族差不多,都是走的差異化路線,嫌重的多半不是目標客戶。
Z60 Ultra的全焦段相機和真我一樣存在算法一般的問題,上一代還叫拍星星的手機這一代終于給算法歸納成了泰山影像系統。實際上看中這款的一般是沖著全面屏+大電池,影像反而是錦上添花的東西。只是這個重量再加上直棱直角的設計,握持手感不會太好,甚至對于習慣了大曲率邊框的游戲玩家會有捧塊板磚的墜手感+割手感,需要自適應一下。
但是如果不把它當手機看,而是拿它當作一個能打電話能上網能刷小視頻的微單呢?是不是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想買就買吧,努比亞(包括紅魔)現在和魅族差不多,信仰無價。
寫在最后
文章寫到這里終于到了尾聲。23年的旗艦機都匯總到了一起,榮耀和OPPO新機要等1月份再和大家見面,屆時我會再更新文章。
估計有朋友看到這里,還會糾結你說了這么多,最后也沒說哪款值得買?其實各個品牌為了爭奪銷量也是下了血本,每款手機都有值得購買的地方:綜合性能最強的序列中一加12最便宜;最實惠的序列中真我GT5 Pro配置最高;有澎湃OS加成的里面小米14 Pro配置最高、K70 Pro價錢最低……每款手機都有自己出色的地方,如果預算足夠,多花錢肯定能得到更好的體驗。當然了,這里不是讓大家去盲目加錢,有的時候適當做減法,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快樂。
豐儉由己,念頭通達,最后祝大家選到自己喜歡的手機~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11款骁龙8Gen3手机大集合!年末旗舰机汇总推荐,哪款更适合你?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将Sublime Text 设置成中文版
- 下一篇: 饭圈用语mf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