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青春期孩子一说就急?这位妈妈的做法绝了
原標題:和青春期孩子一說就急?這位媽媽的做法絕了
↑ 點擊上方“現代教育報”即可關注我們
經常收到新入初高中的學生家長發來的咨詢信息,大意往往是“孩子開學成績一團糟,也不愿意和父母溝通,一說就急……”
青春期是一個人生命中比較特殊的時期。父母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了解自己的孩子,因為孩子到了青春期,一般會羞于對父母表露內心,而不當的溝通方式又加劇了這一點。我和高一的女兒至今還是可以沒完沒了地交流,她會不斷加碼:“再說一件”“還有一件”“我又想起一件事”“對了這事兒想征求一下你意見”……彼此能夠共鳴的、有意義的話題,讓交流忘記時間。
家是教養的起點,溝通是教育的關鍵。和青春期孩子有效減壓、無話不談的秘訣,其實很簡單:能聽消極的事,會說積極的話。
不否定不評論 能聽消極的事
我和女兒常常并頭躺在床上,或是下午茶溫柔相對,開啟一場又一場大型閑扯。八卦,青春期,吐槽,讀書的體會,影評,課業學習,當前國際國內新聞,過節計劃……簡直是漫天花雨五彩繽紛,舌花凋盡眼花迷離,兼具無主題無中心,任何話題都可以放開談。
比如談粉愛豆,她說:“我粉愛豆最多只能一個半周,有的三天就忘記了。媽媽你呢?”我說:“我是不會對一個人一無所知就喜歡這個人、去粉這人的,我是個超級馬拉松選手,需要經過漫長的時間才會產生感情。不過小孩子崇拜偶像很正常,這是開始成長、和父母分離的表現,只要不過度就行。”
孩子們愿意敞開心扉,很大原因在于家長并不大驚小怪、如臨大敵、進行價值判斷,而是愿意傾聽,能夠理解,態度誠懇尊重,并設身處地給出建議。
智慧的家長要能聽消極的事。一是聽孩子抱怨或有情緒,不要否定或打雞血說“你思想怎么這么消極”“這有什么呀,至于嘛”,更有甚者不允許孩子哭,認為這是脆弱的表現。我們直接共情就可以:“這事兒的確令人難受。”二是聽他們說到煩惱事煩心事,不要立刻開導他們要有積極心態,積極心態不是靠家長說培養出來的;也不要急于給出建議,因為很多時候孩子只是需要傾訴和傾聽,不是來需求建議的。這個時候傾聽就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三是聽他們說到不好的事或犯了錯誤,不要批評指責或過度擔憂,否則以后他們就會隱藏或報喜不報憂了。
根據不同場景 會說積極的話
家長會說積極的話,并不意味著所用語言都是積極正面的詞匯,因為說話沒有一定之規,重要的不是話語的內容,而是內心的態度——你是真的在乎孩子,還是在乎孩子的外在表現尤其是學習成績。不管孩子處于怎樣的狀態,都要讓他們切實感受到,父母就是他們的后路,是最堅強的后盾。
女兒本來很少哭,然而初三下學期哭過好幾次,都是因為學習焦慮。說什么可以緩解她的情緒呢?我會根據不同情形采用不同的話語方式。
有時采用調侃法,這種方法適用于女兒的情緒是有理性、有目的、可控性的,也是我很喜歡的一種方法,覺得輕松有趣,當然必須要用得恰當,不然會引發哭者惱羞成怒。比如女兒有一次哭了,為自己幾年初中沒有好好用功,悲憤道:“我真想回到過去,把不好好學習的自己胖揍一頓!”我就大笑道:“繼續哭,還不夠。你在哭上沒有天賦,不過最近進步了,因為學習成績不好主動哭了,以前都是被我罵了才肯哭。你再繼續說說情況,我來決定是否罵你,這樣你就能哭得更久點。”女兒忍不住笑起來,一場情緒就化解了。
有時還會采用訓斥法,這種方法適用于對方情緒軟弱、自怨自艾,像稻草人一樣扶不起來時;若使用恰當,可以發揮強大的支撐力量。比如女兒中考一模前一天晚上,情緒崩潰,覺得自己復習不好,肯定考不好了。被我劈頭蓋臉一頓訓斥,說:“別唧唧歪歪的,能考什么樣是什么樣,連這點承受力都沒有的話,以后面對更大的事豈不是要嚇死了!人可以戰死,但不能嚇死!”一頓猛批完,女兒不僅止住了眼淚,還雀躍地說:“媽媽,被你這一頓罵,我突然覺得充滿了信心和力量,我要去學習了。拜拜,不和你聊了!”一模時她考出了初中以來的最好成績,中考又考出了比一模更好的成績,考入了重點高中的重點班。
理解、尊重、鼓勵、支持、贊許、愛……這些應該成為交流的常態。每個人都渴望被很深地看見,對每個人真正有意義的關系,應該是真實而深入的,即便對一個孩子來說也是如此。尤其是父母和青春期的孩子之間,依然保持著順暢的溝通,這背后除了真摯的愛,還需要在彼此獨立的基礎上建立起深入、坦誠的連接。
文字:叢綠(上海交通大學科研專家)
編輯:付磊
編審:張秋穎
終審:冉陽 郝彬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和青春期孩子一说就急?这位妈妈的做法绝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蔚来智能电动ES6正式上市 起售价36.
- 下一篇: 员工每天带薪上厕所3至6小时被解雇: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