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作证后,为什么宾大校长黯然离职、哈佛校长却稳如泰山?
原標題:國會作證后,為什么賓大校長黯然離職、哈佛校長卻穩如泰山?
看點 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美國高校內沖突情緒不斷。因卷入“縱容校內反猶主義”的爭議,3所世界級名校:哈佛、賓大、MIT的校長深陷輿論風波,她們的去留也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這場史上最大規模的美國頂級大學校長去留的大討論,或許也是社會撕裂美國大學校園里的縮影。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視角學社 (ID: my_perspectivee)
文丨成長視角 編丨May
長期以來,美國大學校園一直是政治爭議的熱點,10月爆發的巴以沖突不但嚴重影響全球政治,更在美國大學校園內引發了各種前所未有的騷亂。
作為這場混亂的頂點,三所世界級名校的校長在一場國會聽證后遭遇職業生涯的巨大危機,其專業操守問題引發全美關注。
這場可能會造成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美國頂級大學校長連鎖辭職的大討論,究竟是傾聽民意的一種進步,是堅守道德,還是違背了學校關于獨立和言論自由的價值觀?
緣起:遲疑就是罪不可恕
12月5日,在美國眾議院教育委員會聽證會聆訊中,哈佛校友、紐約共和黨眾議員·斯特凡尼克(Elise Stefanik)質問包括母校哈佛在內的三所美國頂級名校校長“在校園呼吁種族滅絕猶太人的言論是否該受到保護 ”,
”
“如果你們的學生呼吁對猶太人進行種族屠殺,這是否違反了學校在霸凌和騷擾方面的行為規范?是還是不是?”
答:“如果這番呼吁有特定對象,而且嚴重、具有普遍性,那這就是騷擾。”
“所以,你的回答是 ‘是’ ?”
答:“……這是一個需要根據語境判斷的問題。”
賓大校長麥吉爾(Elizabeth Magill)的上述回復讓斯特凡尼克議員極為不滿,她反問道:
”
(種族屠殺)言論只要沒有變成行動就不算犯罪,“這就是你今天的表態?(學生)呼吁對猶太人種族屠殺是否違反行為規范取決于語境的?”
隨后,當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校長在被問及這個問題時,也表達了類似的“視情況而定”的閃爍其詞回答。
圖源:Pixabay
對校長不同的態度
12月8日,74名美國眾議員共同簽署了一封要求賓大、哈佛、MIT立即解雇在國會應詢的三名校長的公開信。
美國眾議院教育和勞動力委員會 (House Committee on Education and labour) 上周四宣布,他們將就 “反猶主義猖獗” 對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展開正式調查。
麻省理工學院的態度最為明朗,很快發聲力挺校長。
而兩位剛剛走馬上任的美國常春藤名校的女性校長——哈佛校長克勞迪婭-蓋伊和賓夕法尼亞大學校長麥吉爾處境相當艱難。捐贈金主、校友和學生紛紛要求她們下臺。
隨后兩人的遭遇就天差地別了。國會聽證后,賓大校董會決定拋棄麥吉爾,后者于周六辭職。哈佛大學管理機構遲疑數天后,于10日晚間向蓋伊校長投出信任票!
哈佛校董會11日上午表示,“經過廣泛深入的討論,我們堅信蓋伊校長是哈佛社區的正確領導者,有助于我們社區愈合創傷、解決校園面臨嚴重社會問題。”
導致兩位校長截然不同結局的那些行動、變數或關系本身或許并不那么重要,但結合在一起的天壤之別就是留任和辭職!
全美校董和校友理事會(American Council of Trustees and Alumni)系一個支持大學校園觀點多元化和思想自由交流的非營利組織,該理事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波利亞科夫(Michael Poliakoff)表示,蓋伊至少有三個方面優勢是麥吉爾所無法企及。
首先,蓋伊是自己人,2006就加入哈佛大學,隨后成為文理學院院長。在長達17年的服務期間,她與教師團體和決策者建立了深厚的社交和專業聯系。本周一,700余名教職員工聯名簽署請愿書并遞交至管理委員會以表達對校長的支持。
在眾院教育委員會的聽證會上,大學校長承認其校園內反猶主義日益猖獗。哈佛大學是因種族和宗教騷擾而接受聯邦調查的十余所高校之一。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麥吉爾2022年才從弗吉尼亞大學跳槽到賓大。與哈佛不同的是,國會聆訊后賓大教師并未集體表達對她的支持。
圖源:Pixabay
雖然兩位校長都是女性,在最精英的高等教育領導層同樣引人注目,但蓋伊是首位出任哈佛校長的黑人女性。掙扎在自身的種族主義歷史中的哈佛社區成員無法對這一里程牌成就無動于衷。波利亞科夫指出,這就意味著哈佛大學不想讓她半途而廢。
對蓋伊最為關鍵的因素或許是其所領導的那個大學的自命不凡。波利亞科夫說:“我認為真正的原因是因為哈佛的傲慢。他們當然不會名言應該承擔更大的領導責任,但內心感覺的是自己并未虧欠任何其他高等教育機構,他們挺身而出是為了成為別人學習的榜樣。”
校長的回應
麥吉爾和蓋伊起初均因對哈馬斯恐怖襲擊以色列事件的評論而遭到強烈抨擊,在共和黨參議員、哈佛校友斯特凡尼克問及呼吁種族滅絕猶太學生是否屬于騷擾時,兩位校長含糊其辭的回復備受指責。
聽證會結束數天后,兩位校長通過不同途徑回應這些指責。
上任僅六個月的蓋伊通過哈佛校報致歉。她在接受校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很抱歉,態度很重要!”
麥吉爾不但道歉,還發布一段近兩分鐘的懺悔視頻,她透過屏幕吞吞吐吐地承諾為保護學生而考慮進一步限制言論自由權利。該承諾削弱了言論自由倡導者對她的支持力度,使她更為孤立和脆弱。
麥吉爾稱,“數十年來,正如其他高校那樣,賓大在各位校長的領導下其政策一貫以憲法和法律為導向。然而如今,賓大‘應仔細審視我們的政策’并‘即時’啟動啟動該進程。”
佩里諾指出這個插曲凸顯麥吉爾欠缺核心理念。他表示,“如果想討好所有人,那么你最終無法取悅任何人。”他認為這個道歉聲明使得麥吉爾的核心理念彷佛憑空產生。”
圖源:Pixabay
雖然蓋伊部分學術成果被指剽竊,但校長寶座至今依然穩如泰山。
哈佛公司(Harvard Corporation,哈佛大學最高治理機構)表示已在10月底獲悉上述剽竊指控,校方對蓋伊發表的成果進行了獨立審計。他們稱審查顯示“一些引用不夠充分”,但分析發現“沒有違反哈佛的不當研究行為規范”。
委員會表示,蓋伊已要求對兩篇文章進行四次更正,添加原來被忽略的引文和引用。
好不容易坐穩校長寶座的蓋伊日子并不好過,她目前領導的大學成員意見分裂。上周一,1100名校友、學生和教師聯名發信要求蓋伊下臺,指責她 "故意利用言論自由原則保護某些特定群體,而非其他群體"。
包括億萬富翁、對沖基金首席執行官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在內的部分哈佛校友和捐贈者也對蓋伊所作所為表示不滿。周日,阿克曼致信學校管理機構稱,"由于蓋伊校長未能執行哈佛自身規定,猶太學生、教師和其他成員擔心自己的安全,因為即便對學生造成人身傷害也不會受到懲處。”
盡管壓力重重,但在10月11日晚上至12日的閉門會議中,哈佛還是選擇了站在蓋伊一邊!
參考資料:
https://www.wsj.com/us-news/education/harvard-president-claudine-gay-dd8346a7?mod=education_more_article_pos2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国会作证后,为什么宾大校长黯然离职、哈佛校长却稳如泰山?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瞬间让人泪崩的句子
- 下一篇: 蒲公英X4C路由器:无需网线,租房上网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