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明文攻击和选择密文攻击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选择明文攻击和选择密文攻击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選擇明文攻擊和選擇密文攻擊
CPA,CCA
以對稱加密體系為例說明(實際對于非對稱加密體系也是同理)
實際在我們的網絡安全模型中一般假設所有的加密算法都是公開的,密碼體系的安全性依賴于秘鑰的安全性,秘鑰只有發送方和接收方知道,一旦第三方得知這個秘鑰,那他們的通信就被攻破了。
單說選擇明文攻擊和選擇密文攻擊你可能體會不深,所以我把攻擊強度不同的五種攻擊方式都寫出來對比一下你就可以明白這二者有何不同。
這里我們首先假設通信雙方,Sharon和Christopher已經完成了秘鑰交換,秘鑰k是雙方已知的,開始進行如下通信:
那么通信過程中一共產生的消息是三組明密文對(p1,c1),(p2,c2),(p3,c3)(p_1,c_1),(p_2,c_2),(p_3,c_3)(p1?,c1?),(p2?,c2?),(p3?,c3?)
- 唯密文攻擊:只知道密文,也就是,那只能通過統計特性分析其中有什么規律了
- 已知明文攻擊:得到了一些給定的明文和對應的密文,在這里可以是的任意非空子集。
- 選擇明文攻擊:除了上面的基礎,攻擊者還可以任意創造一條明文比如“Excited”,并得到其加密后的密文。比如用一定的手段滲透Sharon的系統,但是不能直接攻破秘鑰,于是只能以她的身份發“Excited”,然后用抓包或者別的方法得到她發送出來的加密的消息。
- 選擇密文攻擊:除了已知明文攻擊的基礎,攻擊者還可以任意制造或者選擇一些密文,并得到其解密后的明文。比如用一定的手段在通信過程中偽造消息替換真實消息,然后竊取Sharon獲得并解密的結果,有可能正好發現隨手偽造的密文解密結果是有意義的,比如naive。
- 選擇文本攻擊:可以制造任意明文/密文并得到對應的密文/明文,就是上面兩者的結合。
以上攻擊強度自上至下由弱到強。選擇密文攻擊和選擇明文攻擊的不同之處就是加解密方向不同。實際上這些攻擊都是Cryptanalyze,使用哪一種取決于攻擊者(cryptanalyst)掌握的資源和手段。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选择明文攻击和选择密文攻击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et 大脑接口_听说过大脑计算机接口
- 下一篇: Simulink 环境基础知识(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