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推“一案一策”成都人工智能产业“换道超车
“刷臉卡”進小區,因為有人臉識別;手術間里,主刀醫生如釋重負,“手術機器人”正在剝離、切割、止血、縫合、打結;輔導孩子作業不再麻煩,因為“AI+教育”……
科幻電影里,人工智能是生活“標配”。如今,正在逐步變成現實。
因為“AI+”的無窮想象,人工智能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技術,也是國內國際城市競爭的新焦點。
成都正在“搶跑”新機遇。日前,成都連續推出人工智能“一案一策”——產業推進方案給出“時間表”,到2022年,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帶動關聯產業規模突破5000億元;12條專項政策劃出“路線圖”,加快夯實人工智能產業基礎、不斷提升人工智能產業能級、全面營造人工智能產業生態。
成都人工智能正在“換道超車”,努力從“搶跑”到“領跑”。
“人工智能+”的杠桿作用
帶來10倍關聯產業
日前,成都印發《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推進方案(2019—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但這不是成都第一次提“人工智能”。
成都正在構建現代化開放型產業體系,謀劃“5+5+1”細分領域,其中之一,就是全面構建“人工智能+”為核心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開放型產業體系。
“人工智能+”也是這一次《方案》的深意之處。《方案》提出,到2020年,以行業融合應用引領的人工智能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加速涌現,形成50個以上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場景;人工智能(行業融合應用)產業規模突破200億元,關聯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到2022年,建成國家級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示范區,打造最具行業融合特色的“中國智谷”、國際知名的工業智聯網典范城市、世界一流智能無人機和車聯網基地,人工智能(行業融合應用)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帶動關聯產業規模突破5000億元。
“+”的意義,就體現在關聯產業上。人工智能技術不斷更新迭代,并向日益豐富的應用場景滲透。相比人工智能產業本身規模,關聯產業規模有10倍之大。
“一案一策”的背后,是成都的“搶跑”機遇——人工智能產業人才、技術和產業優勢。
成都已經基礎扎實。在成都雙流機場,商湯科技的人臉識別系統方便快捷;在通威太陽能公司的生產車間,送貨機器人在車間來回穿梭,向生產線運送材料,自動機器臂在快速抓取著電池片;在小區里,成都考拉悠然設計的物業門禁安防一體化平臺則實現了人臉門禁、異常行為分析等功能……
以成都商湯科技有限公司為例,去年12月4日,公司在天府新區新經濟產業園舉行公司落成揭牌儀式。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徐立稱,將在不久的將來與成都一起筑就人工智能產業高地,共同打造中國智能經濟發展的城市樣本。
成都商湯已涵蓋智慧城市、智能硬件、交通、地產、金融、教育等多個領域,范圍輻射四川、云南、陜西、貴州等多個省市自治區。下一步,公司還計劃進一步探索與本地高校組建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人工智能創新產業園以及深度學習超算中心的建設。
目前,成都市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接近200家,人工智能產業上下游關聯企業已達上千家,覆蓋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無人機、計算機視覺、智慧醫療、智能家居等多個領域,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數十億元,年增速超過50%。
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是在成都本土成長起來的AI智能安防創業企業,在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研究尤其是多模態識別領域均取得多項技術突破,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人臉識別算法。去年8月,公司獲千萬元級Pre-A輪融資,用于團隊擴充、產品研發和市場拓展,目前團隊已經擴展至60余人。
在創始人和首席科學家申恒濤看來,基于機器深度學習突破性的進展,第三次AI熱潮即將出現,“下一波是人類腦還是量子我們不知道,但它一定是在創新基礎上。”
據介紹,考拉悠然將多模態識別和大數據分析技術結合,自主研發了“考拉大腦”AI平臺,能夠實現實時人車軌跡追蹤、跨模態檢測識別分析、視頻內容精準搜索、異常行為及事件的識別預警。同時,其可在低功耗嵌入式設備上運行,已經在多個小區應用。
公司將視野開放至國際領域,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覓得機遇。去年11月,公司的智能安防技術應用到了中東國家機場、酒店等場景,并與其國家級研究院成立聯合實驗室。
本土優勢的疊加效應
多產業融合應用創新
作為國家IT產業重要基地和中國軟件名城、首批智慧城市、信息消費和信息惠民試點示范城市,成都一直將人工智能作為重點發展的未來產業之一,先后出臺了《關于營造新生態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意見》《成都市推進智能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和《關于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實施意見》,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對比而言,這一次的“一案一策”涉及面更廣,特別涉及到多行業多領域融合應用創新。《方案》提出,推動人工智能與5G、超高清視頻、VR/AR、集成電路、車聯網等重點領域的融合應用創新,建設集產業監測、評估測試、應用示范為一體的市人工智能融合創新中心。支持企業開展“人工智能+”行業融合創新,定期發布人工智能行業融合創新應用優秀產品和案例,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示范企業。
成都立足本土優勢。《方案》提出,選擇一批有代表性的“AI+健康醫療”示范項目,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應用示范醫院和智慧健康養老示范基地。
成都擁有華西醫院等優良醫療資源,正在構建“15分鐘健康服務圈”,智慧醫療生態基礎良好,“獨角獸”醫療解決方案提供商醫聯就誕生在成都。
再比如,成都將遴選一批特定應用場景的“AI+交通物流”示范項目,進行無人機自主控制、無人物流配送與遠程作業、綜合智能交通管控、智能網聯汽車封閉測試等新產品新場景應用示范,打造世界一流智能無人機和車聯網基地。
現代物流業是成都另一個千億級產業。成都正在聚焦城市配送、冷鏈物流、汽車物流、快遞物流等領域,全面增強樞紐集疏中轉能力,統籌實施綜合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提升國際通道、國際貿易和國際交往功能。
如何融合?《方案》提出,加快數據資源集聚與開放共享。具體來看,成都將支持建設一批行業訓練數據資源庫、標準測試數據集。搭建數據資源交易中心和交易平臺。建立完善公共數據開放平臺,推動政務、信用、交通、醫療、教育、旅游等領域公共數據向社會開放。
《方案》出臺后,《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專項政策》(以下簡稱《專項政策》)也正式出爐。
《專項政策》專門提到,融合應用創新是產業發展重點。成都支持面向5G、超高清視頻、VR/AR等融合應用領域,建設集產業監測、評估測試、應用示范為一體的市人工智能融合創新中心。對企業投資的人工智能+“軍民融合”“健康醫療”等行業融合創新應用示范項目,按照投入的20%給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一次性補貼
“換道超車”的領跑思維
借智行業專家和企業
此次推出“一案一策”前,成都市經信局曾廣泛調研,還組織召開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圈建設座談會,聽取企業代表、特邀專家建言。
專家提到了“對標國際”。四川省人工智能聯盟秘書長任志宇表示,成都應對標國際,學習借鑒硅谷、倫敦、德國等人工智能發展領先城市和國家的成熟經驗和做法,同時要用好用活歸國專家,明確成都人工智能發展與國際的差距和優勢。
中科院成都計算所研究員、博導鐘勇則表示,“成都的優勢是有大量的學校和科研機構,有研究和應用基礎,核心的當然是人才優勢。同時成都有產業優勢,特別是在公共醫療、裝備制造、城市運行等領域優勢明顯,為人工智能研究和應用提供了土壤。”
這種建議,為“一案一策”提供了思路。“就在這場座談會上,我們提出了‘換道超車’思路:以場景撬動市場、以市場聚集產業,著重通過‘產業沙箱’模式,梳理傳統產業中價值鏈成本最高、效率最低或價值最重要環節,進行人工智能改造提升或拓展評估試點,并重點在智能制造、健康醫療、交通物流等領域率先探索場景應用具象化工程建設,力爭在新一輪產業變革中換道超車。”成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因此,除了“揭榜掛帥”工作機制,成都還探索“產業沙箱”模式,更好地發揮企業自主權,政府僅提供環境和服務支撐保障。
此次的“一案一策”中,也有諸多政策鼓勵領先創新。《方案》提出,推進“AI+企業培育”工程。制定全市人工智能產業鏈全景圖和產業招商地圖,瞄準世界500強、大型跨國企業和行業領軍企業,鼓勵已落地企業加大在蓉人工智能產業鏈布局。
《專項政策》則提出,支持高校院所、行業龍頭企業牽頭建設人工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緊密結合市場需求開展技術研發、技術轉移、成果轉化和人工智能領域創新型企業孵化,按照產業貢獻度市本級給予最高2億元支持。
大連那家醫院看婦科好 http://www.0411fuke.com/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连推“一案一策”成都人工智能产业“换道超车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生命科学50讲》课程笔记9--自我
- 下一篇: C++高阶必会操作--模板元编程